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7篇
  23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研究碱提酸沉法浸提时间对青皮中橙皮苷提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青皮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橙皮苷组分,分光光度法测定橙皮苷含量并计算提取率.试验结果显示:用碱提酸沉法提取橙皮苷的最佳浸提时间为1h,橙皮苷提取率可达1.06%,操作工艺稳定,成本较低,适合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我国南亚热带滨海沙地3种林分类型凋落物的养分动态及养分归还量,揭示南亚热带滨海沙地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方法】在广西防城港滨海沙地的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天然林、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天然林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3种林分类型中设置凋落物收集网和分解袋,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每月月底收取样品,对样品按叶、枝、花果和杂物进行分组,80 ℃烘干后测其质量及各组分C、N、P、K、Ca、Mg等养分元素的含量,对所测数据按需求经过整理计算后,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年凋落物量、各养分含量及其月动态变化、各养分的年归还量特征和月动态变化以及不同组分各养分年归还量特征,最后对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的C、N、P、K、Ca、Mg含量,C/N、C/P、N/P以及C、N、P归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种林分类型年凋落物量表现为高山榕/假苹婆天然次生林>红磷蒲桃天然林>马占相思人工林,凋落物中各养分元素含量大小均表现为C>Ca>N>K>Mg>P;3种林分类型凋落物间除C、Mg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4种元素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2)3种林分类型凋落物各养分含量的月动态变化曲线分别呈双峰型、三峰型和多峰型,峰值一般出现在春季和秋冬季。3)3种林分类型凋落物的养分年总归还量和各元素归还量分别与其年凋落物量及养分含量大小排序相同,高山榕/假苹婆凋落物C、N、P、K、Mg归还量均最大;马占相思凋落物C、P、Ca归还量显著(P<0.05)小于红鳞蒲桃和高山榕/假苹婆,凋落物N、K、Mg归还量在3种林分类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凋落叶的养分归还量在凋落物组分中占绝对优势。4)3种林分类型凋落物N含量与C/N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含量与C/P、N/P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3种林分类型的生长器官在行使功能的过程中对N、P的依赖性较强,且对P元素敏感性更大;高山榕/假苹婆和红鳞蒲桃凋落物中P含量对C、N、P养分归还起促进作用。【结论】2种天然林的凋落物总量、养分含量和归还量均明显高于人工纯林,因此在滨海沙地的植被恢复中,根据乡土树种特性采用多树种营造近自然混交林更有利于植被和地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3.
杭州湾北部沉积物中磷形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杭州湾北部沉积物中总磷,SMT分级提取方法对沉积物中无机磷进行提取并分析无机磷中各形态磷的含量,有机磷的含量则为总磷含量与无机磷含量的差值,探讨了不同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总磷TP的范围为722.25-874.49μg/g,整体呈现靠近海岸逐渐增大的趋势,无机磷(IP)占63%,钙结合态磷(Ca-P)、有机磷(OP)、铁铝结合态磷(Fe/Al-P)、可交换态磷(Ex-P)为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Ca-P沿杭州湾北部自南向北呈减小趋势;Fe/Al-P在杭州湾北面含量较高,随着向外海延伸,其含量逐渐降低;Ex-P的空间分布与铁铝结合态磷的分布相似,随着远离海岸方向基本呈现出减小的趋势。OP在海岸至外海的方向上无明显规律,其空间分布与IP的空间分布呈现近似相反的结果。生物有效磷(BAP)占总磷比重为42.22%~56.99%,含量较高,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被释放出来,从而被水生生物所利用。因此,推测杭州湾北部磷具有一定的释放风险,需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04.
总结了包头市沼气建设基本现状、主要创新点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106.
为了低成本解决普通超市清点大量硬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小型硬币清分机。该清分机根据硬币直径的不同来清分硬币。该硬币清分机造价低、结构简单、小巧方便,不但可以轻松地清分大量硬币,而且还可以在市场中得到很好的普及。  相似文献   
107.
阐明水稻品种演进过程中植株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对高产高效协调的水稻品种选育和稻作技术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本研究以1950-2010年间辽宁省的12个水稻主栽品种为材料,探讨氮肥施用对不同年代水稻品种植株生产力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s及之后品种的最高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1980s及以前的品种,1990s及之后品种产量的递增主要归功于穗粒数的增加。其最高产量的施氮量显著高于1980s及以前的品种,低氮条件下不同年代品种间的生产力差异不显著。随年代的递进,水稻品种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呈现递增趋势,但生理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茎叶氮含量变化不明显,但籽粒氮含量呈下降趋势。随施氮量的递增,各年代品种植株含氮量均呈现递增趋势,但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生理利用率、吸收利用率均呈下降趋势。在低氮条件下1990s及之后品种的氮肥利用效率与1980s及以前品种的差异不明显,但高氮下前者的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后者。上述结果表明,虽然辽宁水稻植株生产力提升是品种改良和施肥水平提高的双重作用的结果,但在今后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改进中要进一步协调好高产与资源高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大黄鱼选育子二代生长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选育和未选育2个群体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繁育得到的子代的卵径、油球径和口径进行测量,以及对其子代养殖过程中的生长性状进行测量比较,分析选育效果。结果显示,选育大黄鱼子代(XY-F2)和未经选育大黄鱼子代(HB-F1)平均卵径、平均油球径和平均口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拟合1~10月龄XY-F2和HB-F1的体长(x)、体质量(y)的生长曲线及体长(x)与体质量(y)的关系表明,两群体间体长(x)与体质量(y)的关系存在差异;XY-F2在体长(x)和体质量(y)的生长在后期高于HB-F1。分析其数量性状,选育子一代(XY-F1)2龄鱼体长、体质量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6、0.18,而XY-F2的体长、体质量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029、0.134。结果说明选育具有一定的作用,今后选育应该结合家系选择和家系内选择进行。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非洲菊组织培养快繁和雌核离体诱导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综述了离体雌核诱导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0.
以百合3个野生种和8个商业品种组织培养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胁迫,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类(SOD,CAT,POD)活性,研究其耐寒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所有供试百合相对电导率和抗氧化酶类活性逐渐增强,丙二醛含量变化随不同百合品种而有所不同。综合分析表明,3个野生种和8个商业品种的耐寒性依次为玫红百合>兰州百合>淡黄花百合>查理>回归线>王室之夏>黄天霸>雷山1号>白狐狸>皇族>埃及。该研究为选择百合露地栽培品种,降低生产成本及筛选培育耐寒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