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7篇
  23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简述了内蒙古葡萄生产现状,从区位优势、适生优势、效益优势、品牌优势等方面分析内蒙古葡萄产业发展的优势,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内蒙古葡萄产业发展关键是培育主导品种,加大科技投入和扶持力度,调整品种结构,整合现有资源,壮大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优势,延长产业链,发挥名牌效应,拓宽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62.
溯源冲刷是水库冲刷的重要方法之一,发生溯源冲刷时坝前水位与非汛期水库平均运用水位有密切关系,水库非汛期运平均用水位每升高1.5m,发生溯源冲刷需要的坝前降水就减小1~2m;溯源冲刷的发展范围与流量等因素有关,当流量大于1500m/s时,冲刷发展到黄淤36断面以上。  相似文献   
63.
种子包衣是在种子外面包上一层药剂,这层药剂称为种衣剂。种衣剂包括分散剂、成膜剂、扩散剂、稳定剂、防腐剂和警戒色料等配套的助剂,集农药、微肥、激素、粘合剂为一体,涂在种子外面形成一层薄膜,具有一定牢固度,又能透水通气。包衣的种子种下后,种衣剂遇水吸胀但几乎不溶解,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究新型尿素对作物氮素吸收及去向的影响。  【方法】  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河北省辛集市河北农业大学马庄试验站进行小麦15N田间微区试验,微区面积为1 m2,设置施用普通尿素、普通尿素 + 硝化抑制剂 (Nr)、控失尿素、聚能网尿素和腐植酸尿素5个处理,各施肥处理氮素施用量均为N 225 kg/hm2,并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  【结果】  5个氮肥处理相比,控失尿素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最高,为8123 kg/hm2;腐植酸尿素处理次之,为8083 kg/hm2;再次为聚能网尿素处理,为8049 kg/hm2。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聚能网尿素、普通尿素 + Nr、普通尿素的15N当季利用率分别为43.6%、41.1%、37.8%、34.2%、32.2%;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的15N当季利用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 + Nr和普通尿素处理,聚能网尿素的15N当季利用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普通尿素 + Nr处理则与普通尿素处理的15当季利用率无显著差异;控失尿素的15N当季利用效果最为突出,较普通尿素15N当季利用率提高了35.4%,腐植酸尿素、聚能网尿素较普通尿素15N当季利用率显著提高了27.6%、17.4%。后茬玉米能吸收利用前茬小麦残留在土壤中的氮素,但后茬玉米的土壤残留15N利用率仅为2.98%~3.62%,4种新型尿素处理间后茬玉米15N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小麦收获后,4种新型尿素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上层 (0—40 cm) 硝态氮残留量,有利于后茬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减少氮素淋溶的可能性。肥料氮总损失表现为控失尿素、聚能网尿素 < 腐植酸尿素、普通尿素 + Nr < 普通尿素。  【结论】  新型尿素显著促进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减少氮素损失,获得高产。4种新型尿素相比,控失尿素增产增效最为突出,土壤中氮残留少,损失率低,其当季利用率、残留率和损失率分别为43.6%、40.8%和15.6%;腐植酸尿素氮当季利用率仅次于控失尿素,而损失率较高达19.8%;聚能网尿素有利于氮素固持在土壤中,其残留率、损失率分别为46.1%、16.1%;普通尿素 + Nr处理的氮素当季利用率偏低而土壤残留率最高,分别为34.2%和47.4%。  相似文献   
65.
66.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与人口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rcGIS技术,以1km×1k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选取了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因子,构建了基于人居环境指数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对人口分布做了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临界适宜地区的适宜性与限制性因素。研究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人居环境指数介于21.51-84.62之间,整体分...  相似文献   
67.
水稻旱育稀植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8.
浅析转基因育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 《种子世界》2004,(10):56-57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关于转基因的研究和对其安全性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因为转基因育种技术可以把任何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转入某种生物,人们对转基因育种技术和转基因生物并不了解,无法预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由此产生许多疑问和担心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69.
【目的】包膜和稳定性尿素肥料的氮素释放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残留特征不同于普通尿素,本研究评价了长期施用包膜和稳定性尿素肥料对土壤相关性质的影响。【方法】不同包膜和稳定性尿素肥料的定位试验始于2007年。将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氢醌(H)]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双氰胺(D)]按常用添加量添加到大颗粒尿素中制备6种稳定性尿素,供试包膜尿素肥料包括树脂包膜尿素(PCU)和硫包衣尿素(SCU)。试验共9个处理,具体为普通大颗粒尿素(U)、H+U、N+U、D+U、DM+U、H+D+U、N+DM+U、SCU和PCU。于2021年收获期采集0—20 cm耕层土样,分析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指标及与氮转化相关的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结果】与试验前(2007年)土壤相比,施用包膜和稳定性尿素增加了棕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增幅达34%~48%,以SCU和U处理的全氮含量最高,为1.26 g/kg,增幅为88%。稳定性尿素处理的土壤pH较常规尿素处理有所提高,其中DM+U处理的土壤pH最高(5.83),较U处理升高了10%...  相似文献   
70.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稻田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CH4)的最大排放源之一,水稻丰产与甲烷减排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领域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不同水稻品种和稻作技术的产量与碳排放差异显著,因此,掌握品种更新与技术改进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可以为高产低碳稻作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文系统分析了1960s—2010s,我国水稻品种和稻作技术的演变特征及其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影响。总体而言,我国近50年来在品种不断更新和稻作技术显著改进及农用化学品大量投入下,水稻单产提高了37.0%,尽管单位面积碳排放增加12.2%,但是单位产量碳排放下降了18.1%,是一个增产减排的协同发展历程。基于情景分析,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条件下,综合水稻品种、灌溉方式、化肥减量以及稻作系统调整,以2010s为基线,我国2030s稻田温室气体总排放将下降17.0%以上,其中稻作技术改进和化学品增效减量的减排潜力最大。本研究可以为我国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及农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