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河西走廊水资源变化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对河西走廊干旱系统的主要制约要素——水资源的变化进行了纵向比较研究,探讨了水资源变化对环境生态的影响,提出了干旱系统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重点讨论了实现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2.
铝胁迫与小麦叶片的内肽酶活性及活性氧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内自然光下小麦种子培养实验 ,研究了Al3 胁迫下和H2O2 处理时小麦幼苗叶片中的内肽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Al3 的胁迫和H2O2 处理均使小麦幼苗叶片中的内肽酶活性升高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Al3 的胁迫下 ,H 2O2 的清除剂ASA(抗坏血酸 )的加入使内肽酶活性明显下降 ,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明显增加。Al3 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中的内肽酶活性升高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产生了活性氧—H2O2。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Cd2+(10 mg·L-1、30 mg·L-1)胁迫下不同浓度Ca2+(0、80、160、320 mg·L-1)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幼苗抗氧化酶系统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a2+(80、160 mg·L-1)可缓解Cd2+毒害,显著提高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促进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提高SOD、POD、CAT活性,且160 mg·L-1 Ca2+缓解效果最好,缓解能力随Cd2+浓度的升高有所下降;高浓度Ca2+(320 mg·L-1)与Cd2+作用,反而抑制了板蓝根种子的萌发,幼苗的POD、SOD、CAT活性及蛋白质含量下降。低浓度Ca2+可以显著提高板蓝根的抗性,对Cd2+毒害起缓解作用,高浓度的Ca2+与Cd2+对板蓝根种子起协同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4.
水分胁迫对彩椒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色彩椒花仙子幼苗为试材,研究了桶栽称重控水条件下水分胁迫对彩椒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彩椒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呈上升趋势,但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强,彩椒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根长、根体积、地上部干鲜重和地下部干鲜重明显降低,而根冠比增大。2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彩椒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最小荧光(Fo)、暗适应下叶片PSⅡ的最大量子产额(Fv/Fm)和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均呈下降趋势,而叶片PSⅡ光合性能指数(PI)和叶绿素含量升高,但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强,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Pn、Gs、Ci、Tr、Fv/Fm、Fv/Fo和PI均明显下降,而Fo明显升高。3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与彩椒幼苗受水分胁迫密切相关的生长指标为叶面积、根长、株高、根冠比和根体积;与光合指标密切相关的为Ci和Pn;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密切相关的指标为Fv/Fm、PI和Fo。轻度(75%的田间持水量)和中轻度(65%)水分胁迫对彩椒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影响较小。综合分析,75%~65%之间的田间持水量可以满足彩椒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55.
铜镉胁迫下水稻幼根中金属硫蛋白基因ricMT被显著诱导,通过构建ricMT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及大肠杆菌转化,进行ricMT基因的耐性分析.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后,转入ricMT的菌株比转入空载体的对照菌在铜、镉和H2O2胁迫下生长旺盛,说明ricMT的表达有利于增加大肠杆菌对重金属胁迫的耐性.  相似文献   
56.
舍饲养羊有利于降低生产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养羊的效益;有利于秸秆过腹还田,为农业提供更多的有机肥,增加粮食生产,减少对自然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现就我市肉羊舍饲育肥技术谈一些浅显的看法,力求为群众在舍饲养羊方面增加养殖效益,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57.
栽培方式对菘蓝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栽培方式对中药材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本研究为了探讨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区菘蓝的最佳栽培方式,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栽培模式(平作和垄作)和覆膜方式(不覆膜、覆白膜和覆黑膜)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6个处理。按照播种至收获每月一次定期采集菘蓝植株样品,测定了6种栽培方式下菘蓝根农艺性状指标、板蓝根产量及检测成分(R,S)-告依春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菘蓝根长、根直径、单株根干重的累积动态、板蓝根产量和质量均具有显著影响。垄作覆黑膜栽培菘蓝根的快速生长持续期最长,根系最发达,根长、根直径和单株根干重均较高。板蓝根产量以垄作覆黑膜栽培最高(4 514.4 kg·hm~(-2)),垄作覆白膜产量最低(3 116 kg·hm~(-2));(R,S)-告依春含量以垄作覆白膜最高(2.61 g·kg~(-1)),垄作不覆膜最低(1.37 g·kg~(-1))。在不同栽培方式下,菘蓝主根长、根直径和单株根干重生长随生长时间均呈现"S"型生长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菘蓝收获板蓝根适宜栽培方式为垄作覆黑膜栽培。  相似文献   
58.
采用以甘肃省境内某地区化肥厂、造纸厂的工业废水以及此两厂的混合废水作溶剂的培养液(分别记作废液1、废液2和废液3)培养黄瓜幼苗,研究了其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及其叶组织中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1)培养5 d后,生长在废液1中的幼苗,叶片组织中的几种抗氧化酶除APX的活性显著增加外(P<0.01),CAT、SOD和GR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生长在废液2中的CAT和GR的活性基本未变,APX和SOD的活性分别在P<0.01和P<0.05的水平上增加。在废液3中,CAT和SOD及APX的活性分别在P<0.05和P<0.01的水平上增加,而GR活性降低(P<0.05)。(2)培养13 d后,无论在哪种废水中,黄瓜幼苗的伸长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及叶片组织中APX、SOD、CAT和GR活性、GSH和AS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H2O2、O2、MDA含量和电解质泄漏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果表明,化肥厂、造纸厂的工业废水以及此两厂的混合废水对黄瓜幼苗叶组织中的抗氧化系统有明显的破环作用,最终影响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化肥厂、造纸厂的工业废水以及此两厂的混合废水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其叶片中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废水均提高了黄瓜叶中的H2O2、O2·、MDA含量和电解质泄漏率;造纸厂以及两厂的混合废水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组织中的抗氧化酶的活性;3种废水以及分别以其作溶剂的3种废液最终均抑制黄瓜幼苗的生长。可以推测,这些废水及其废液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与其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60.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浓度镉(0、5、25、50、100μg·g-1)胁迫下红果龙葵和少花龙葵幼苗根、茎和叶的生物量变化、镉吸收量、镉转移率、镉富集系数和叶片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叶片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比较2种基因型龙葵富集镉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基因型龙葵富集重金属镉存在明显差异。与对照相比,在Cd胁迫浓度≥25μg·g-1时,2种龙葵的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而少花龙葵的下降趋势较红果龙葵小;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2种龙葵根、茎和叶的Cd吸收量显著上升(P〈0.05),且根部Cd含量高于茎和叶,而少花龙葵的根、茎和叶中的Cd含量均高于红果龙葵,2种龙葵的镉转移率和富集系数除5μg·g-1Cd胁迫外,均小于1,且少花龙葵对镉转移率和镉富集系数均大于红果龙葵。2种龙葵叶片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均表现为少花龙葵上升幅度大而下降幅度较小。综合各项指标表明,2种龙葵均不是Cd的超积累植物,少花龙葵的耐Cd胁迫能力较红果龙葵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