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7篇
  26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江淮丘陵区土壤侵蚀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江淮丘陵区土壤侵蚀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植被、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的关系,为确定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开展水土保持规划、制定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淮河流域江淮丘陵区为研究区,以2015年15m分辨率的Landsat 8影像为基础信息源,基于"3S"技术平台,采用综合评判法和实地调查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坡度、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结果](1)江淮丘陵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 409.60km2,约占总面积的10.20%,侵蚀强度以轻度侵蚀为主,局部以中度侵蚀为主。(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下垫面起伏度较大、条件较为恶劣的坡耕地,以及坡度相对较大、植被盖度较差的林地和荒草坡中;不同坡度下,主要发生在5°~15°的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带;不同植被覆盖度下,主要发生在45%~75%的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下,主要发生在暗色土、水稻土以及黄棕壤等土壤类型中。[结论]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植被、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与淮河流域江淮丘陵区土壤侵蚀分布关系紧密,坡耕地、坡度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低、土壤抗蚀性较差等下垫面更容易发生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122.
为分析河八王及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遗传模式变化,以河八王及其后代F_1和BC_1为材料,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分析亲本及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遗传模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母本‘GT05-3256’的MSAP比率是59.6%,父本‘GXN1’则是60.5%,其杂交种F_1的MSAP比率是56.4%~59.0%,均低于双亲;BC_1的母本‘YC94-46’的MSAP比率是59.4%,父本‘T6-3’则是59.0%,BC_1MSAP比率是56.9%~69.8%,整体平均为62.8%,平均值高于双亲。BC_1世代总甲基化水平略高于F_1世代水平。F_1和BC_1基因组CCGG位点发生甲基化的方式整体上以内部胞嘧啶双链甲基化为主。在F_1和BC_1中均检测到70种甲基化类型,并进一步分为A、B、C、D和E等5大类,其中A类是亲本向杂交种的甲基化遗传类型;B类是去甲基化类型,表示杂交种相应于其亲本的甲基化减弱;C类是过或超甲基化类型,表示杂交种相应于其亲本的甲基化增强;D类是次甲基化类型,杂交后代甲基化水平比双亲均要低;E类为不定类型。结果显示,B、C、D、E是杂交种的甲基化变异类型;F_1的甲基化遗传类型(A类)比例明显低于BC_1,但变异类型B、C、D、E高于BC_1;杂交形成F_1和BC_1过程中,基因组DNA普遍发生了超甲基化修饰。  相似文献   
123.
1990年小麦条锈病在我省大流行,尤其是鄂北麦区发病早、为害时间长、为害重、损失大,一般未防治的田块比防治好的要减产50~60%。大面积调查发现,减产因素主要是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我们在谷城县定点测定了小麦条锈病为害损失率,明确了不同发病程度对小麦产量损失情况,为测报和防治决策提供了依据.一、测定方法在小麦条锈发病后期(5月中旬),以“鄂恩一号”品种为测定对象,选择肥力长势一致的重病田和轻病田各一块,按八级标准(0.5%、10%、20%、40%、60%、80%、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分析现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弊端,阐述了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旧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大学英语四步问题式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想与理念,并进行了实践。四步法课堂教学模式为:1、以提问方式教学语言点,掌握课文主要内容。2、学生分组讨论问题。3、展示与评价讨论成果。4、根据问题自由发言。  相似文献   
125.
为对比不同ELISA试剂盒评价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苗免疫效果的差异,选取市面上3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口蹄疫ELISA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3个免疫不同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苗羊场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3种试剂盒检测不同场口蹄疫O型抗体合格率均在70%以上,符合率为72.41%~100%;S2试剂盒检测3个场的A型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0%,S1和S3试剂盒各有2个场的合格率低于70%,且3种试剂盒符合率较低,为48.28%~68.97%。结果表明,不同ELISA试剂盒评价口蹄疫免疫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检测A型抗体试剂盒差异显著(P<0.05);3种ELISA试剂盒均可用于口蹄疫O型抗体检测,但并不全适合于A型抗体检测。本试验为相关实验室选择合适试剂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6.
赤眼蜂生长发育与温度关系的种间及种内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这是昆虫对环境适应性的一种反映。赤眼蜂也不例外。在大量繁殖利用赤眼蜂时,掌握温度对赤眼蜂生长发育的影响尤其重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将赤眼蜂置于适温下饲养,则发育快,生活力强,繁殖率高;得知赤眼蜂的发育起点,就能在低于发育起点的温度下贮存蜂种;知道低温或高温对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就可事先采取措施,加温或降温繁蜂;求得有效积温,就可预料在某温度下繁蜂所需要的天数,以便计划繁蜂。在进化适应过程中,对温度的反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7.
在赤眼蜂体外培育中,由于人工蜡卵不具备自然卵壳保湿和透气的特性,在悬滴制片中发育的赤眼蜂多因氧气不足、水份调节差、营养过剩,多数幼虫不能化蛹,长期“泡”在培养液中,不再发育,且易于长霉;能发育成蜂的,也因蜂体沾满粘稠的培养液,影响展翅与活动。反之,若培养液过少,则不能满足其需要而干瘪死亡。其次,接蜂时蜂数多,每腊卵中的产卵数亦多,蜂卵过多,则不利于子蜂的发育,也极易长霉。因此有必要摸清蜂幼虫数与培养液量的最适比例以及通气需求。  相似文献   
12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昭苏马场天然草地质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昭苏马场天然草地可食牧草产量、载畜量、牧草覆盖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量养分含量为主要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该场11个草地资源类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昭苏马场质量最好的草地是中山山地草甸的穗三毛(Trisetum spicatum(L.)Richt)+山地糙苏(Phlomisoreophila Kar.et Kir.)+杂类草(Herbarum variarum)草地型和高寒草甸的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Dec-ne.)Clarke)+天山羽衣草(Alchemilla tianschanica Juz.)+杂类草草地型(Herbarum variarum),其关联度分别为0.736、0.691;质量最差的草地是河谷草甸的白尖苔草(Carex oxyleuca V.Krecz)+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Leyss.)草地型和低山丘陵草原的羊茅(Festuca ovina L.)+草原苔草(Carex liparocarpos Gaudin)+针茅(Stipacapillata L.)草地型、羊茅+针茅+草原苔草草地型和针茅+草原苔草+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草地型,其关联度分别为0.475、0.461、0.475和0.465。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昭苏马场天然草地质量分级的方案,划分5个等级,为今后昭苏马场草地资源充分、有效、合理的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意义]实现复杂的自然环境下农作物害虫的识别检测,改变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依赖于专家人工感官识别判定的现状,提升害虫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农作物害虫目标检测具有目标小、与农作物拟态、检测准确率低、算法推理速度慢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复杂场景下农作物害虫目标检测算法。[方法]首先通过引入GSConv提高模型的感受野,部分Conv更换为轻量化的幻影卷积(Ghost Convolution),采用HorBlock捕捉更长期的特征依赖关系,Concat更换为BiFPN (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更加丰富的特征融合,使用VoVGSCSP模块提升微小目标检测,同时引入CBAM (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来强化田间虫害目标特征。然后使用Wise-IoU损失函数更多地关注普通质量样本,提高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整体性能。之后,对改进后的YOLOv8-Extend模型与YOLOv8原模型、YOLOv5、YOLOv8-GSCONV、YOLOv8-BiFPN、...  相似文献   
130.
就红河州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的机构建设、人员、仪器设备、承检能力等作了现状分析,指出了导致上述现状的根本原因,即体系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提出了健全和完善红河州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及措施,即健全完善兽药饲料监测体系,加强以州兽药饲料监察所为中心,弥勒、建水、个旧、蒙自四县为监测站点,石屏、泸西和屏边六县为网络的监测体系建设;强化监测机构的资源整合和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兽药饲料法律法规;创建兽药饲料信息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