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病虫害一直都是温室花卉栽培中需注意的一个大问题,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也是当前花卉种植户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温室花卉栽培病虫害发生特点,然后给出了具体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解淀粉芽胞杆菌Jt84菌株对水稻真菌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开发一种生防菌新剂型杀菌剂。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及Box-Behnken试验,对解淀粉芽胞杆菌Jt84干悬浮剂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了优化。结合生产实际确定干悬浮剂制备条件分别为:进风温度118.9℃,进样速率25.7 r/min(约为680 mL/h),热风流量28.56 M3/h,压力0.2 MPa,出风温度80℃,喷头口径0.7 mm。经喷雾干燥试验验证该理论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差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水稻破口期喷施解淀粉芽胞杆菌Jt84干悬浮剂75 g/667 m2,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为79.3%,防治效果与三环唑相当,能够有效防治稻瘟病。  相似文献   
43.
西瓜枯萎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蒙古、新疆、安徽、河南、江苏、江西6省的西瓜、黄瓜和茄子3种作物根际土壤和病健组织中,共获得样本64份,分离得到细菌1050株。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9株细菌分离物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niveum、甘蓝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均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其中菌株NBT-15和PL-82对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抑制率分别为60.5%和55.3%。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NBT-15和PL-82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4%和75.6%。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菌株NBT-1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PL-82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44.
生防菌Bs-916对水稻纹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分泌的脂肽类化合物bacillomycin L是其抗真菌活性的关键因子之一.Bacillomycin L抑菌活性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对常见的12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其对不同病原真菌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Bacillomycin L对番茄灰霉Botrytis cinerea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毒力最强,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28μg·mL-1和0.35μg·mL-1;对大多数病原真菌IC50在1~3μg·mL-1;对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fujikuroi和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毒力最差,IC50分别为28.99μg·mL-1和45.92μg·mL-1.显微观察表明bacillomycin L能致畸病原真菌菌丝和抑制孢子萌发.Bacillomycin L对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当使用浓度为500μg·mL-1时,对水稻纹枯病和苗瘟的防效分别为70.8%和56.3%.研究结果表明,bacillomycin L具有广谱高效的抗真菌活性,具有开发为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45.
江苏省水稻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江苏省水稻条斑病菌致病力分化状况和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条斑病抗感特性,在孕穗期采用针刺接种法对徐淮稻区2007—2009年采集分离获得的45株条斑病菌进行致病力测定,根据病原菌在6个水稻鉴别品种IRBB4、IRBB5、IRBB14、IRBB21、IR24和金刚30上的抗感反应划分致病型,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种不同致病型条斑病菌,并鉴定了240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条斑病的抗感性。根据菌株在鉴别品种上的抗感反应将供试菌株划分为8个致病型,其中优势致病型为C3致病型,所占比例为35.5%;大多数菌株与鉴别品种间表现出弱互作关系,少数菌株表现出强互作关系。粳稻品种对条斑病的抗性明显高于籼稻,但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对强致病力菌抗性比例仅为59.8%和37.5%。表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流行仍具有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46.
前期研究中分离获得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菌株TA-9,其在田间试验中具有较好生物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及Box-Behnken设计-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深绿木霉TA-9菌株发酵的培养基和培养...  相似文献   
47.
 为筛选新型水稻纹枯病菌GlmS活性抑制物质,采用3′RACE和5′RACE克隆了水稻纹枯病菌GlmS的基因组DNA序列和完整的cDNA序列。GlmS基因组DNA序列全长2 529 bp,含有8个内含子;GlmS cDNA序列全长2094 bp,推测编码一个含有697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76.7  kD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水稻纹枯病菌GlmS含有1个谷氨酰胺氨基转移酶结构域和2个葡萄糖异构酶结构域。采用大肠杆菌重组融合表达GlmS,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经过葡聚糖凝胶层析和SDS PAGE电泳测得分别为306 kD和77 kD,表明GlmS是由4个相同大小亚基组成的多聚酶复合体。重组蛋白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其最适反应温度为37℃,最适pH为6.4,42℃下的半衰期为1 h,在pH 5.5~7.5时比较稳定。GlmS催化反应能被己糖胺通路末端产物鸟苷氮乙酰葡萄糖胺反馈抑制。  相似文献   
48.
[目的]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T-500是1株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通过优化其摇瓶发酵工艺,从而提高发酵液中脂肽类抗生素的含量,为T-500菌株生防制剂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为指示菌,利用酸沉淀法提取T-500菌株发酵液中的脂肽类抗生素,并进行脂肽抗生素粗提液的抑菌效果分析,筛选影响抑菌效果的发酵培养基主成分;随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优化T-500菌株高产脂肽类抗生素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结果]T-500菌株高产脂肽类抗生素的最佳培养基为:黄豆饼粉7.00 g·L~(-1),蛋白胨4.92 g·L~(-1),酵母粉1.90 g·L~(-1),小麦粉5.00 g·L~(-1),玉米糊5.00 g·L~(-1),NaCl 1.00 g·L~(-1),MgSO_40.20 g·L~(-1),MnSO_45.0 mg·L~(-1),FeSO_40.5 mg·L~(-1)。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装液量500 mL三角瓶装105 mL,接种量0.87%,发酵时间41.35 h,温度28℃,转速180 r·min~(-1)。利用最佳摇瓶发酵工艺,T-500菌株所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对纹枯病菌的抑菌带最宽,达(11.23±0.15)mm,菌含量达(7.41±1.18)×109CFU·mL~(-1)。经摇瓶发酵试验和抑菌活性验证,理论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差异。质谱和色谱检测表明:优化发酵工艺后产生的Surfactin含量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48.2%,Iturin含量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180.9%;优化发酵工艺后检测到了Fengycin的产生,但优化前未发现Fengycin的产生。[结论]利用响应曲面法成功优化了枯草芽胞杆菌T-500产脂肽类抗生素的摇瓶发酵工艺;优化后,T-500产脂肽类抗生素产量增加,抑菌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49.
目前芽胞杆菌微生物杀菌剂的剂型主要以水剂和可湿性粉剂为主,芽胞杆菌干悬浮剂作为芽胞杆菌类杀菌剂的新剂型,其安全性及特性需要研究。本文分析了解淀粉芽胞杆菌T429、JT84、Lx-11、B-916干悬浮剂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抑菌带宽分别为12.00、10.33、7.67和7.50 mm;使用20 mL甲醇萃取2 g干悬浮剂,发现其对稻瘟病菌抑菌带宽分别为7.00、6.33、5.50和5.00 mm。显微观察后发现稻瘟病菌菌丝明显膨大,表明在解淀粉芽胞杆菌干悬浮剂中存在脂肽类物质;在水稻破口期喷施解淀粉芽胞杆菌T429、JT84、Lx-11、B-916干悬浮剂75 g/667 m~2,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2%、79.3%、79.6%、78.9%;使用4株解淀粉芽胞杆菌干悬浮剂对水稻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当稀释500倍时,对水稻种子安全,且具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上述4株菌株干悬浮剂室内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存放90 d时活菌数减少不显著,存放180 d时T429与B-916变化不显著,Lx-11与JT84下降30%左右,存放360 d时4株解淀粉芽胞杆菌干悬浮剂活菌数不低于1×10~9 cfu/mL。  相似文献   
50.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时期喷施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研究生防菌Lx-11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Lx-11具有一定的内吸作用,保护作用下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为62.7%,显著高于治疗作用下的防效;生防菌Lx-11防治水稻条斑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为初发病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