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5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中暑是家畜在炎热季节服重役或厩舍闷热,体热不能充分散发以致体内过热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和全身血液循环高度障碍的急性病.笔者在2000年7月至10月间,共收治牛中暑病例4例,采用香薷散加减配合西药疗法,全部治愈. 1 病因病机 多因夏季高温闷热,通风不良或烈日暴晒,劳役过度,奔走过急,过度拥挤,暑热或暑湿内郁,侵扰心神,蒙闭清窍,传入营血,卫气郁闭,开阖失常,内热难泄,热积心胸,伤津耗液,高热神昏而致发本病. 2 临床症状 本病可分为急性中暑和慢性中暑.急性中暑,发病急骤,高热神昏,行走似醉,浑身出汗,严重者肌肉震颤,继而突然倒地,卧地难起,口色赤紫,唇干舌燥,脉象细数;慢性中暑,精神沉郁,眼闭不睁,耳耷头低,呆立如痴,四肢倦怠,行走无力,步态不稳,口色鲜红,脉象洪数.  相似文献   
22.
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牛乳头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乳头风,西兽医又称乳头炎,多因肝火不能疏泄或肝胃湿热蕴结而成.临床表现为乳头乳颈皲裂、拒绝吮乳,从而造成乳房增大,长时间易继发乳痈.我院共收治牛乳头风病例19例,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味灌服,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23.
江汉平原小麦常年种植面积约40万hm2,是湖北小麦主产区。为了解江汉平原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于2017-2019年采用入户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以湖北省天门市为代表的172个农户小麦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小麦生产情况、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农机投入及生产效益,分析影响江汉平原小麦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小麦平均产量为4762kg/hm2,小麦种植成本为5776元/hm2,其中机械作业费>肥料费用>种子费用>人工费用>农药费用,年均生产效益为3215元/hm2;与稻茬小麦相比,旱茬小麦单产高、种植成本低、生产效益高;不同年际间小麦生产由于气候条件及播种质量的影响差异明显,2018-2019年度小麦产量及生产效益显著高于2016-2017和2017-2018年度。提高江汉平原小麦产量和生产效益,可从农机农艺配套技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和抗灾应变技术以及优化小麦品种布局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24.
不同施肥方式对两系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旨在探明尿素撒施和表层集中施肥对两系杂超级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两系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和两优0293为供试材料,以总氮肥施肥量为180kg/hm2,分别设置为不同施用比例和不同的追肥方式,测定分蘖动态、SPAD值、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T3和T4氮肥运筹模式能显著提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合理的氮肥后移有利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而一次性基肥施肥方法(T2)和一次性追肥方法(T5、T6)均不能协调好源和库之间的关系。尿素追肥撒施和表层集中施肥的方法对产量和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5.
对国内外有关遮光或弱光对水稻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产量及稻米品质影响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就弱光胁迫对水稻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遮荫对水稻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矿质营养吸收与利用、生态适应性及产量与产量构成等方面的影响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阐述遮荫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性状、光能利用及生态稳定性的影响,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7.
超级杂交稻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从干物质生产、养分吸收规律、库容特性、光合特征、灌浆特性、根系特征等超高产栽培技术理论,阐述了超级杂交稻的生理特性和生态特性以及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并针对生产上制约超级杂交稻高产稳产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今后超级杂交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8.
为探究不同氮肥处理对两系杂交稻叶片光谱特征、叶绿素含量(SPAD)、光能拦截率之间关系的影响,本试验以全两优1号和全两优681杂交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N0(0 kg·hm~(-2))、N1(150kg·hm~(-2))和N2(250 kg·hm~(-2))3个氮肥处理,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下杂交稻群体的光能截获率(IPAR)、SPAD和叶片光谱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叶片光谱特征差异明显,全两优1号和全两优681的光谱反射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在可见光范围内降低,在近红外区域增高。施氮量的增加能够提高叶片SPAD值以及光化学植被指数值(PRI),PRI与IPAR相关系数达到0.64。齐穗期的光谱参数中的差值植被指数(DVI)、垂直植被指数(PVI)与2个杂交稻品种的实际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和0.86。综上,齐穗期水稻群体高光谱指数能够预测水稻群体IPAR以及实际产量,本研究利用高光谱数据反演水稻关键生育期内的氮素营养信息,为氮肥精确化管理,提高氮肥利用率,实现水稻高产高效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9.
利湿法是清除体内"湿邪"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渗湿利水之药使"湿邪"从尿液排出,有淡渗利湿、清阳利湿、清暑利湿、清热利湿、温肾利水之功。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该法对家畜腹泻、水肿、尿不利等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0.
探讨了施用新型功能尿素对水稻(Oryza sativa)养分吸收积累的效果。以超级杂交稻C两优343为材料,比较了普通尿素与增效缓释尿素、多肽尿素、海藻尿素及加锌尿素等新型功能尿素施用后水稻植株体内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施用新型功能尿素后,水稻生长前期氮、磷、钾的吸收量比普通尿素低,但生长中后期(齐穗期至成熟期)氮、磷、钾的吸收量均高于施用普通尿素,并且在整个生育期内,水稻氮、磷、钾的积累量也均高于普通尿素。因此,施用新型功能尿素能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可考虑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