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了解陕西省大白菜主产区黑腐病菌致病型的分化情况,为大白菜抗病性鉴定和育种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大白菜不同类型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陕西渭南、泾阳、临潼和杨凌4个大白菜主产区的典型黑腐病病样,进行病菌分离、纯化及形态学特征和柯赫氏法则鉴定,获得有代表性的35个大白菜黑腐病菌株。在对各菌株进行革兰氏、夹膜、鞭毛染色检验以及淀粉水解能力和明胶液化程度测定的基础上,用7个不同抗性大白菜品种作为鉴别寄主,采用喷雾法进行交叉接种,对35个菌株的致病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各致病类型的分布进行了统计。【结果】根据抗、感反应的一致性,将35个大白菜黑腐病菌株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Ⅵ6类致病型,其中Ⅲ型致病力最强,Ⅱ型为典型的致病型,Ⅰ、Ⅳ、Ⅴ型的致病专化性强,品种间抗感差异最大,Ⅰ、Ⅴ型的致病力相当,Ⅵ型的致病力与其他菌株差异最大;6类黑腐病致病型在陕西省大白菜主产区发生情况有明显差异,其中Ⅰ、Ⅴ致病型在陕西省4个大白菜主产区均有发生,Ⅰ致病型是陕西省大白菜黑腐病的主要菌原;病菌致病力与淀粉水解能力和明胶液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陕西省大白菜黑腐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分化明显,目前的主要病原菌是Ⅰ致病型。  相似文献   
32.
以65份自育的大白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多样性分析和类群划分。利用26对SSR分子标记分析供试材料遗传多样性,并利用SSR分子标记聚类方法进行大白菜自交系的组群划分研究。SSR标记多样性分析表明,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541 5,平均Shannon多态性指数为0.913 5,说明供试材料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SSR分子标记聚类将65份大白菜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SSR标记聚类结果真实地反映了种质资源内在基因组的多样性,可以将系谱来源相同的材料聚类在同一类群,对于杂种优势预测和亲本选择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大白菜温敏雄性不育TsCMS7311育性恢复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白菜温敏雄性不育系TsCMS7311为试材,对发生育性恢复和未发生育性恢复的花药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在孢原细胞期之前,二者没有明显差异。常温下,未发生育性恢复的花药在孢原细胞期就停止发育;少数花药1~2个角隅处可分化形成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但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解体。在低温处理条件下,育性恢复,花药发育正常,经过孢原细胞期、造孢细胞期、花粉母细胞期后,可以顺利形成四分体,可育花药的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并发育为成熟的花粉粒,同时绒毡层细胞开始解体,最后消失。  相似文献   
34.
大白菜带柄子叶离体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普通大白菜品种秋早55和彩色大白菜材料06J28的带柄子叶为试验材料,对离体带柄子叶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带柄子叶离体培养过程中,培养2~3 d,子叶柄切口端皮层及维管束薄壁细胞开始启动,细胞迅速分裂形成分生细胞团,秋早55和06J28分别在培养5 d、6 d时出现明显芽原基,不定芽的产生方式为直接出芽,在秋早55中还观察到有个别芽再生发生于愈伤组织内部,为内起源。  相似文献   
35.
陕春白1号大白菜2002年2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特征特性。陕春白1号为早熟杂交一代大白菜,叠抱,生育期55~60 d(天),保护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45~50 d。株高34 cm,开展度54 cm;外叶翠绿,叶柄白色;球叶白色,球形指数1.1;球小,极紧实,单球质量1.5~2.0 kg,净菜率75%左右,软叶率60%以上;球叶含糖量高,粗纤维少,品质优。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人工接种霜霉病病情指数25.8;3年田间调查霜霉病病情指数为12.8,黑腐病病情指数为1.2,软腐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36.
极早熟耐抽薹大白菜新品种‘陕春白1 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春白1 号’大白菜是在原95S17-1 和95S24 配制的早熟组合‘96 杂3’的基础上, 通过对双亲人工春化耐抽薹性筛选育成的春大白菜一代杂种。该品种属叠抱类型, 结球速度快, 保护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45~50 d , 单球质量1. 5~2. 0 kg , 结球极紧实, 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 适宜于春季保护地栽培和秋季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37.
(一)特征特性 中晚熟一代杂种。生育期85-90天,株高40厘米,株幅70厘米。叶球高头球型,叠抱,球形指数1.28。外叶深绿色,球叶外层2~3片叶为绿色,内层叶为金黄色,在阳光下叶色稍变红.炒食、煮食、做汤不变色,腌渍后色泽更加美观。  相似文献   
38.
一、品种选择选用冬性强、生育期短、商品性好、耐先期抽薹的品种,如新黄、羞月、改良春秋玉、春泉、金峰、春胜、冠春、春金刚、春黄、春强等。春大白菜可采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一般穴播,每亩用种量75~100克,育苗移栽每亩用种量50~75克。播前用种子量0.3%的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种子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相似文献   
39.
采用离体叶片溶液扦插鉴定法,研究了大白菜心叶在低钙条件下的抗性及症状表现特征。结果表明心叶在离体条件下斑点和枯边均呈正态分布,并且二者的发生无相关性,材料抗性的评价应综合斑点和枯边两个症状。干烧心的始发病部位主要在叶缘和叶柄,症状主要表现为斑点和枯边,水渍只有50%的材料表现,心叶的症状表现与品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0.
盐碱胁迫对盐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中性盐)和Na2CO3(碱性盐)胁迫三种盐生植物盐地碱蓬、碱蓬和盐爪爪正在萌发的种子,以研究不同类型盐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两种盐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下降,萌发率与盐浓度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盐地碱蓬、碱蓬和盐爪爪种子萌发率与NaCl胁迫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6、0.8989和0.8956,与Na2CO3胁迫相关系数分别为0.9148、0.7193和0.6327;蒸馏水中三种盐生植物种子萌发率最高,Na2CO3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Na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