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分析大肠杆菌O157:H7氟苯尼考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的差异表达蛋白,从蛋白组学层面揭示大肠杆菌O157:H7对氟苯尼考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方法]提取大肠杆菌O157:H7氟苯尼考耐药菌株(RS2-256)和敏感菌株(RS2)的全菌蛋白,经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标记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质谱数据通过Mascot v2.2鉴定,并根据COGs数据库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和分类.[结果]RS2菌株获得3385个肽段,RS2-256菌株获得3955个肽段,合计7340个肽段,其中6975个肽段为特有肽段,分属于1039个蛋白.与RS2菌株相比,RS2-256菌株有145个蛋白表达差异显著(P<0.05),占检测蛋白总数的13.96%,其中,上调表达蛋白有87个、下调表达蛋白有58个.表达差异蛋白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可分为外排泵、转运蛋白、细胞膜形成、应激调控、核糖体结构、DNA复制、转录、翻译、翻译后修饰、能量产生和转化、氨基酸转运和代谢、辅酶转运和代谢、糖转运和代谢、脂肪代谢、离子转运和代谢、细菌运动性、转座及信号通路共18类;多药物外排泵亚基AcrA和AcrB、外膜蛋白TolC、外膜蛋白X等52个蛋白的表达变化在3.00倍以上,占表达差异蛋白总数的35.86%.[结论]外排泵AcrAB-TolC家族、ABC家族、外膜蛋白、毒性调节器B、饥饿蛋白等在大肠杆菌O157:H7对氟苯尼考耐药性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涉及细菌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离子转运、DNA损伤与修复、生物膜及毒素与抗毒素系统等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2007和2016年广西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为兽医临床用药防治猪大肠杆菌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年初从广西25个猪场采集腹泻仔猪的肠内容物、直肠棉拭子或肠系膜淋巴结等200份样品,分离大肠杆菌后进行致病力试验,选取10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用于体外药敏试验,将药敏试验结果与2007年的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腹泻仔猪的体内共分离获得大肠杆菌178株,分离率为89%,其中有143株大肠杆菌可致试验小鼠死亡.与2007年相比,2016年广西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50%的抗菌药物(9种)的敏感率上升,50%的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下降,上升最明显的为壮观霉素,升高34.9%,下降最明显的为氟苯尼考,降低46.9%;除头孢曲松和强力霉素的中介率与2007年相比基本无变化外,其余16种抗菌药物的中介率均降低,最明显的为头孢拉啶,降低55.2%;耐药率降低的抗菌药物只有阿米卡星、壮观霉素和强力霉素3种,降低12.3%~15.5%,耐药率升高的抗菌药物有15种,上升率为1.2%~62.1%,其中阿莫西林上升62.1%,氟苯尼考上升57.0%.耐药谱方面,2007年以5~11重耐药为主,占受试菌总数的75.7%,2016年以11重耐药以上为主,占74.8%.[结论]当前广西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以广谱耐药为主,敏感性降低,中介率降低,耐药率明显升高,生产中可选用阿米卡星和壮观霉素进行猪大肠杆菌病防治.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应用PCR方法及PCR-RFLP技术对aroA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病原检测及基因分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针对aroA基因的PCR引物成功检测出18株来自广西各地区猪场的副猪嗜血杆菌,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可检测的最低菌数为102个。对该18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aroA基因的序列测定,并进行aroA基因的酶切位点分析,筛选出Hind Ⅲ和Fok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利用PCR-RFLP技术对1株血清5型参考菌株与本研究中18株广西菌株aroA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进行Hind Ⅲ和FokⅠ限制酶谱分析,结果显示可分为与毒力相关的3种谱型。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PCR方法及PCR-RFLP技术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检测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副猪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aroA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34.
柔嫩艾美球虫SO7重组蛋白对巨型艾美球虫的免疫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的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 tenella)SO7重组蛋白,单独或以鸡重组γ-干扰素为佐剂,于5、12、19日龄对雏鸡进行3次免疫,同时设立E.tenella、巨型艾美球虫(E.maxima)口服卵囊免疫组、未免疫、未攻毒组和未免疫攻毒组作对照,于26日龄用E maxima进行攻毒,9 d后统计各组的相对增重率和卵囊减少率,探讨其对E.maxima的交叉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免疫对增重的改善效果与E.maxima口服卵囊免疫组相差不大,γ-干扰素佐剂效应不明显.从卵囊减少率指标角度判断,口服卵囊免疫组效果最佳,为96.35%,重组蛋白免疫组为12.51%,γ-干扰素佐剂组为35.75%.重组SO7蛋白对E.maxima具有一定的交义免疫保护作用,γ-干扰素对SO7抗原的免疫保护效果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5.
正2013年11月13日,南宁市郊区某"公司+农户"的一养殖户送来5只体重0.15kg~0.2kg的病鸡到我所诊疗,笔者根据病鸡剖检的病理变化,实验室病菌分离培养、镜检,分离菌的药敏试验以及鸡群用药治疗的结果,结合鸡群发病状况,确诊该鸡群发生了鸡葡萄球菌病。经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为掌握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否存在猪隐孢子虫病,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采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广西融安某猪场进行隐孢子虫调查。结果显示,164份样品,阳性样品数为10份,阳性率6.0%;其中1~2月龄的40份样品中有9份阳性,阳性率25.0%;2~3月龄的只有1份阳性,阳性率2.0%;其他组别并没发现有阳性。证实该猪场存在隐孢子虫,这也是在广西地区首次报道猪感染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37.
[目的]验证安氏隐孢子虫卵囊壁蛋白(COWP)的免疫原性,为建立安氏隐孢子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安氏隐孢子虫COWP同源基因序列(DQ060431)设计引物,克隆COWP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后,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扩增获得的COWP基因片段为549bp,其序列与GenBank已公布CO WP同源基因序列(DQ060431)的同源性达100%,将其插入pET-32a载体可构建pET-32a-COWP表达载体.重组菌在30℃下经0.5 mmol/L IPTG诱导5h后,其表达形式以可溶性表达为主;NTA-Ni亲和层析柱层析时用200 mmol/L咪唑洗脱液洗脱,即能得到纯化的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分子量约40 kDa.以抗His标签鼠单克隆抗体或鼠抗安氏隐孢子虫高免血清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均能获得预期的目的条带.[结论]重组COWP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安氏隐孢子虫病免疫学诊断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38.
庄子思想直接来源于老子,但也与儒家思想有密切的联系。本文综述“庄出于儒”的几种观点,然后从庄子对儒家经典内涵的昭示,《庄子》寓言对孔子的借重,以及庄子同颜回的相似、相通之处三个方面进行考稽、分析,指出庄子与儒家有密切关系,并认为“庄出于颜氏之儒”说有一定根据。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猪群中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情况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2019年采集存栏生猪肛拭子样品125份、宰后生猪肉类样品50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以及PCR扩增16S rRNA、khe基因、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等方法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25份肛棉拭子样品、50份宰后生猪肉类样品中各分离得到32、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四环素耐药性最高(83.3%),其次是氯霉素(63.9%)。对36株分离菌进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发现携带耐药基因tet(A)的达30株、携带floR、mcr-1的分别为23、10株,且有23株菌同时携带tet(A)和floR基因,少部份菌株携带aadA1、blaTEM、blaCTX-M-1、blaOXA、qnrB、aac(6')-Ib-cr;携带毒力基因wabG的达26株、携带uge和fimH的25株、携带kfu的23株、携带aereobactin的7株,且有20株菌同时携带wabG、uge、fimH和kfu基因。结果表明,我国猪群中肺炎克雷伯氏菌检出率可能较高,菌株携带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较为集中,对部分抗生素耐药性较强。本研究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测、诊断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同时也为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0.
为探讨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基因分型的可行性,对分离自广西地区不同猪场的22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ERIC-PCR指纹图谱分型研究.结果发现,22株分离株显示出12种指纹图谱,可以区分无法进行血清分型的菌株.表明ERIC-PCR可适用于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