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6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黄土高原地区地形支离破碎,坡面陡峭,植被稀少,坡地所占比例大,水土流失严重。根据调查和试验,在水土流失的坡耕地上,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对改变坡面微地形。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抗蚀、蓄水、保土性能,培肥地力和提高作物产量,都具有显著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效果明显的八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及其特征,供决策部门在制订计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42.
三峡工程是一项跨世纪的水利工程,在全国和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中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调水、旅游等综合效益。随着三峡工程的大规模建设,目前所面临的各类环境灾害更加突出,增加了抗御灾害的难度,将严重制约三峡枢纽工程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针对环境灾害给三峡地区工农业发展带来的损失,以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为依据,对环境灾害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环境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环境灾害减免之措施,为三峡地区经济腾飞创造一个安全有利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3.
44.
三峡工程是一项跨世纪的水利工程,在全国和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中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调水、旅游等综合效益。随着三峡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和与之同步进行的移民与经济开发,目前所面临的各类环境灾害更加突出,增加了抗御灾害的难度,这书严重制约三峡枢纽工程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针对环境灾害给三峡地区工农业发展带来的损失,以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为依据,对环境灾害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环境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环境灾害减免之措施,为三峡地区经济腾飞创造一个安全有利的良好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一、退耕还林(草)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随着西部地区人类活动的加剧,原始森林遭到大面积的破坏,使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长江黄河源头森林覆盖率下降到20世纪60年代的11.80%,其后果则是影响到大气、地貌、水分、土壤、植物和生物资源许多方面。西部水土流失面积410万公顷,沙漠化面积165万公顷,分别占全国的83%和96%以  相似文献   
46.
中国西部退耕还林基本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发民菜,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21世纪,生态危机成为人类面的最大威胁,森林作为陆生态系统的主体,自然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由于中国西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紧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起来起突出,给人民的生活与国民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退耕还林成为中华民族生态与发展的根本大计,这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子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据此提出了对策意见,(1)搞好国土绿化实行综合整治,(2)多方筹措资金提市制投资效果,实行人口转移减轻资源压力,(4)保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47.
根据中国西部农村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分析了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抓住历史机遇,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基础设施,发挥设施功能;增加资金投放,提高投入水平;发展文化教育,加快人才培育;强化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8.
黄土高原农业高效调水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黄土高原节水农业必要性的分析,并总结出调水技术的主要类型为:培肥地力以肥调水;轮作倒茬调水;间隙休闲调水;抗旱育种调水;节水灌溉调水;径流农业调水和化学技术调水。  相似文献   
49.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西部生态环境存在的植被破坏严重,水资源紧张、沙漠化继续蔓延、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增多、城乡污染扩大等九大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并且要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投入机制等六大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0.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是西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如何保证农民的吃饭问题,已成为人们关心的头等大事.在目前解决吃饭问题仍然要依靠农业生产,农业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和最根本的产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自然环境的不断枯竭恶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在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在西北干旱地区实施有效的耕作技术,对改变坡面微地貌、减少土壤侵蚀、增加土壤抗性、蓄水、保土性能、培肥地力和提高作物产量均有显著作用.在上述背景下,分析了地膜覆盖、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和间套四种效果较好的耕作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可供决策部门在制订农业发展计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