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实现生猪产业化是发展养猪业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养猪业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 ,通城县按照产业化的要求组织生产 ,使养猪业迅速发展。当前 ,我国已步入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新时期 ,畜牧业已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我县如何抢抓机遇 ,推进生猪产业化进程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就本县生猪产业的现状 ,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推进生猪产业化建设的对策 ,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与同行交流。1 生猪生产现状分析我县盛产著名地方良种“通城猪” ,饲料丰富 ,劳力剩余 ,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依靠科技 ,依托市场 ,加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以通城猪为母本与瘦肉型大白猪杂交培育的新品种鄂通两头乌的培育效果,对鄂通两头乌和通城猪进行同期对比试验,测定生长性状、胴体性状(胴体长、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肉质性状(肉色、滴水损失、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等)以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鄂通两头乌日增重((596.27±90.24)g/d)极显著高于通城猪((513.28±90.31) g/d,P0.01),瘦肉率(49.56%±2.21%)极显著高于通城猪(43.47%±1.39%,P0.01),背膘厚((34.73±0.94) mm)极显著低于通城猪((38.80±0.96) mm,P0.01);通城猪大理石纹评分与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3.47±1.16、3.45%±1.11%,与通城猪相比,鄂通两头乌肉质性状中除了肌内脂肪含量(2.72%±0.87%)有降低外,其他肉质性状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两品种仅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鄂通两头乌在保留通城猪优良肉质性状的同时其生长和胴体性状得到了有效改良。  相似文献   
13.
<正>1通城县生猪基本情况通城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边远山区。全县11个乡镇,167个村,总人口4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4万。2009年底存栏母猪4.1万头,出栏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通城县狠抓畜牧业生产,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搞活牲畜产品流通,作为促进畜牧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大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以通城猪为素材的新品种培育——“鄂通两头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通城猪为母本,导入50%的大白猪血缘,从其F1互交后代中选择两头乌毛色的公、母猪横交固定,继代选育4个世代,已初步育成保持通城猪两头乌毛色和优良肉质特点,且生长较快、瘦肉率适中,适合高档、特色猪肉开发需要的新品种——"鄂通两头乌"。新品种的主选性状与通城猪相比较:平均日增重为626 g,提高了30.4%,料重比为3.18,达90 kg体重的日龄为181.7天;胴体瘦肉率为51.6%,比通城猪提高了7~10个百分点;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为9.64头,增加了1.04头;且其胴体肉切块色泽鲜艳,保水力强,细嫩,大理石纹明显,肉味口感好。  相似文献   
16.
通城猪的两个杂交利用模式效果比较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长大通和大长通两个杂交组合的生长、胴体及肉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大通在平均背膘厚、测定期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大长通;长大通的眼肌面积、腿臀肉骨率、估计瘦肉率等极显著优于大长通组合.二者的肉质性状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评价,长大通组合是一个较理想的杂交组合,可作为通城猪杂交利用的繁育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全国地方猪种资源场典型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和地域特点,形成了动物多样性,也造就了中国特色的猪种。据统计,世界上有几百个猪种,中国有100多个,它们分布在中国偏远山区或交通不发达的地域。猪与人有着密切关系,人的劳动不断驯化和改良这些特色的地方猪种,这些猪种不断在人的干预下驯化与改良,这些猪种为人类提供动物性食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地方猪种“通城猪”产于湖北省通城县。“通城猪”因具有肉质细嫩鲜美、繁殖力强、杂交效果好等突出的优良特性已成为湖北省的当家地方品种。 2 0 0 0年“通城猪”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猪种 ,并取得了国家注册商标。全县已建立了以县种猪场、乡村种猪场、保种基地村和专业户为基地 ,县畜牧局生猪交易市场为依托的生猪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通城猪”种资源得到切实保护。目前 ,通城县共存栏“通城猪”种公猪 1 5个血统 ,每个血统保存 2头 ,共 3 0头 ;存栏“通城猪”母猪9587头 ,占全县母猪存栏总量的 43 6%。“通城猪”供种能力不断增强 …  相似文献   
19.
通城县是著名地方良种“通城猪”之乡。为更好开发利用本品种 ,1 985年以来引进外国良种大约克夏公猪开展人工授精 ,在全县普及了“大通”二元杂交猪生产。先后被评为“全国商品瘦肉猪基地先进县”、“全国生猪品种改良先进县”。近几年 ,我们响应中央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 ,强化品种改良技术措施 ,实施“优质三元猪”项目工程建设 ,引进外国良种长白公猪开展“长×大通”三元杂交改良。2 0 0 0年 ,全县出栏优质三元瘦肉猪 3 0万头 ,占出栏总数的 70 % ,二元母猪存栏达 2万多头 ,养猪大户全部实现优质猪生产。全县生猪品种…  相似文献   
20.
通城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保种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三平 《猪业科学》2009,26(11):50-53
本文对在通城猪的中心产区通城县近20余年来致力于通城猪的保种利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基础上所制定的通城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保种技术方案,从总的要求(指导思想、保种目标)、技术措施、组织领导三方面进行了介绍与讨论,以期得到上级部门、专家和业内同仁的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