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5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响应面法优化碱性蛋白酶酶解虾籽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以碱性蛋白酶酶解虾籽的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虾籽酶解后氨基酸态氮含量为响应值,对碱性蛋白酶酶解虾籽的工艺条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初始pH值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建立了氨基酸态氮含量与酶解条件的回归方程:Y(g·100mL-1)=0.47+0.036X1+0.017X2+0.029X3-2.500×10-3X1X2-0.010X1X3+0.023X2X3-0.036X12-0.023X22-0.026X32;在分析各因素显著性及其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得出虾籽酶解的适宜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3℃,酶解时间4.7 h,初始pH值7.9,此时氨基氮含量为0.51±0.02 g·100 mL-1,与模型的预测值相近;虾籽酶解后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超过呈味阈值,其中谷氨酸含量增加最多,由0.06 g·100 g-1增加到1.96 g·100 g-1,显著提高了虾籽酶解液的鲜味。  相似文献   
12.
鱿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条件优化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优化秘鲁鱿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方法,并表征其主要特性,为鱿鱼皮的高值化利用、胶原蛋白的制备提供基础。采用醋酸结合胃蛋白酶法提取秘鲁鱿鱼皮中胶原蛋白,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胃蛋白酶添加量2%(w/w)、提取时间53 h、醋酸浓度0.70 mol·L-1、固液比1∶240(w/v),胶原蛋白提取率可达51.47%,并通过盐析及超滤对胶原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结果显示鱿鱼皮胶原蛋白主要由α1,α2及β链组成,为I型胶原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其甘氨酸含量最高(281残基/1000残基),亚氨酸含量为167残基/1000残基。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糟醉带鱼的湿腌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糟醉带鱼的湿腌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糟醉带鱼的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糟醉带鱼湿腌时,盐水浓度对其品质的影响最为显著,适宜的腌制工艺为:腌制温度20℃、盐水浓度21%、腌制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糟醉带鱼品质较好,感官评分最优,达80.00分,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的杀菌效果及辐照后醉泥螺感官品质与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变化,为生食醉泥螺的辐照保鲜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食醉泥螺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菌落总数、感官评分、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并分析辐照后醉泥螺在冷藏和常温贮藏条件下的货架期变化。结果表明:1)经1~9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醉泥螺的色泽和形态几乎没有变化,但7、9 kGy剂量组醉泥螺产生异味;2)辐照剂量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当醉泥螺的初始菌落总数为1200 cfu/g时,菌落总数降至初始值10%所需的辐照剂量D10为3.46 kGy;3和5 kGy剂量的辐照对醉泥螺的抑菌效果明显,无论是冷藏还是常温贮藏,360 d内菌落总数均未超过5000 cfu/g;3)辐照对醉泥螺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不改变醉泥螺的限制性氨基酸种类,但经1、3、5 kGy辐照后,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各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增加;4)结合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菌落总数及感官评分的影响,辐照剂量以3 kGy为宜,醉泥螺保质期冷藏条件下由对照组的5个月延长至12个月,常温条件下由对照组的不到1个月延长到3个月。该结果能为电子束辐照保鲜醉泥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9家水产加工企业70多条烘道的调查,分析了浙江省烘道利用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烘道利用率的因素,提出了今后合理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冷冻带鱼鱼糜的抗冻能力,本试验以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Ca2+-ATPase活性、活性巯基含量以及鱼糜保水性为指标,研究鲐鱼肉酶解物添加量对冻藏带鱼鱼糜抗冷冻变性效果的影响,以确定鲐鱼肉酶解物合适的添加剂量.结果表明,随着酶解物添加量的增加,带鱼鱼糜蛋白的抗冻能力随之增加,但添加量达到5%后,随着酶解物剂量的增加,抗冻能力增强幅度变小,鲐鱼肉酶解物合适的添加量为5% ~7%.综上所述,添加5% ~7%鲐鱼肉酶解物,能有效抑制带鱼鱼糜肌原纤维蛋白的冷冻变性,提高鱼糜保水性,鲐鱼肉酶解物有望成为良好的鱼糜抗冻剂.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青虾的食用营养价值,以不同处理(生鲜、蒸制、煮制)后的野生和养殖青虾为原料,以尾部肌肉和虾黄的基本营养成分、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青虾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养殖虾(P<0.05),虾黄中粗脂肪含量(96 mg·g-1)低于养殖虾(135 mg·g-1)。脂肪酸主要贮存在虾黄中,尤其是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青虾中富含钙、锶等多种矿物质;有害元素汞和镉主要在虾黄中富集,但含量均低于国家安全标准。蒸制或煮制后肌肉中粗灰分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上升,水分含量下降。相较于蒸制,煮制流失更多脂肪酸和矿物质。综合比较,养殖青虾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酸与野生青虾相比差异不显著,但虾黄中脂肪酸含量更加丰富、重金属富集量低,食用安全更高。烹饪方法中,与煮制相比蒸制能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本研究为青虾的合理食用以及食用安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海洋贝类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为对象,研究1、3、5、7和9kGy电子束辐照对泥蚶肉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泥蚶水分、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9kGy辐照对泥蚶的灰分含量有显著影响;辐照后泥蚶脂肪均显著减少,并随辐照剂量增大损失率上升;辐照对氨基...  相似文献   
19.
电子束辐照对美国红鱼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电子束辐照剂量对美国红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离鉴定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后红鱼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1)辐照后红鱼肉风味有一定变化,感官评分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2)红鱼肉经1、3、5、7、9kGy剂量处理,检出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由36种分别增加到52、46、65、55、55种;挥发性成分中羰基化合物及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辐照后挥发性醇类、酯类、芳香类物质相对含量降低,高剂量辐照后醛酮类、含硫含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普遍增加,是导致气味改变的主要因素。总之,美国红鱼肉经低于5kGy剂量辐照后能较好的保持其原有风味,高剂量电子束辐照会导致异味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食用明胶的酶解及其酶解物的甲醛捕获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氨基含量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对碱性蛋白酶酶解食用明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进一步研究明胶酶解物的甲醛捕获特性.结果表明:(1)碱性蛋白酶酶解食用明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2667U·g-1,温度61℃,pH值8.0,时间180min,在此条件下,所得酶解液的氨基含量为0.277mol·L-1.(2)酶解物能捕获甲醛,其甲醛捕获率受酶解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pH值的显著影响,与酶解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呈正相关,碱性环境有利于酶解物对甲醛的捕获.100℃反应1h,1%浓度酶解物的甲醛捕获率在pH值为7时达51.09%,pH值为9时高达82.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