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生物质炭载体联合有益菌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传青枯病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根际有益细菌在青枯病的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根际有效定殖是发挥生防作用的前提。以玉米秸秆、木块(松木)和稻壳为原料制成的3种生物质炭为有益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T-5的载体,探究生物质炭对有益菌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室内模拟试验探究生物质炭对青枯菌的吸附、固持以及对根系分泌物的吸附作用,旨在阐述施用生物质炭提升有益菌T-5抑制病原青枯菌能力的可能机制。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3种生物质炭均显著降低青枯病的发病率和根际青枯菌的数量,其中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木块生物质炭的防控效率达到60.56%。3种生物质炭作为有益菌T-5的载体均能够显著提升有益菌T-5的根际定殖数量及其防病效率,其中木块生物质炭的提升效果最好。与仅接种青枯菌的对照相比,木块生物质炭与有益菌T-5组合处理的根际青枯菌数量降幅达97.42%;与单独有益菌T-5处理相比,有益菌T-5以木块生物质炭为载体使其根际定殖数量提高了5.71倍。进一步研究发现,木块生物质炭能够有效吸附青枯菌,吸附...  相似文献   
12.
绿肥与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佀国涵  王瑞  袁家富  谭军  熊又升  徐大兵  赵书军 《土壤》2013,45(6):1070-1075
土壤微生物群落被认为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指示着土壤质量的变化。本研究利用 3 年定位试验,通过测定磷脂脂肪酸(PLFAs)的含量,分析了连年绿肥和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明显地提高了土壤中 PLFAs 的种类和总量;在绿肥和化肥配施处理中,当翻压 15 000 kg/hm2 绿肥的基础上施用大于 85% 常规化肥时,明显提高了土壤中细菌、AM 真菌及微生物总的 PLFAs 含量;而当化肥的施用量减至常规施肥 70% 时,对土壤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 PLFAs 含量的积累产生不利影响。从不同处理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可知,不同绿肥和化肥配施比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有明显影响。经相关性分析表明,PLFA 分析方法和氯仿熏蒸法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与革兰氏阴性菌的 PLFAs 含量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真菌PLFAs 含量则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12°坡度径流小区,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前期地膜覆盖(前膜)、前期覆膜后期秸秆覆盖(前膜后秸秆)、全生育期地膜覆盖(全膜)处理对土地整治后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处理总氮、总磷和水溶性钾损失分别达0.58~6.83 kg/hm~2、21.46~1 482.01 g/hm~2和2.69~4.11 kg/hm~2,且氮、磷的损失以颗粒态为主。前期水溶性氮损失以铵态氮为主,而后期则以硝态氮为主。与前膜处理相比,全膜处理能够减少径流总氮、总磷和水溶性钾的损失。与全膜处理相比,前膜后秸秆处理第一年和第三年径流总氮损失量减少了58.37%和32.07%,总磷损失量减少了66.86%和36.33%。全膜处理与前膜后秸秆处理水溶性钾损失量相当。总之,前膜后秸秆处理作为一种有效的覆盖措施能够减少土地整治区养分流失。  相似文献   
14.
选择湖北省恩施州作为鄂西山区高山萝卜(Raphanus sativus Linn.)的代表性种植区域,探讨了高山萝卜的合理施氮量。结果表明,萝卜的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增加趋势,当施氮量达到270 kg/hm2时萝卜的生物量最高;氮素表观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磷素和钾素表观利用率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用适量氮肥可提高萝卜的VC含量,但当施氮量达到270 kg/hm2以上时VC含量明显降低;施用氮肥明显降低了萝卜的可溶性糖含量。综合考虑萝卜的生物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在该研究条件下恩施市萝卜的适宜施氮量为210~270 kg/hm2。  相似文献   
15.
鄂西南山区土壤酸化趋势研究——以恩施州宣恩县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摸清鄂西南山区土壤的酸化程度以及空间分布,以鄂西南山区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恩施州宣恩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与最近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土壤pH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30年间,宣恩县的耕地土壤的平均pH值降低了0.97个单位,其中pH值<5.0的强酸性土壤的面积增加了53.0个百分点;宣恩县耕地土壤pH值空间分布变化不大,但其耕地土壤的pH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椿木营乡的下降幅度最大,晓关乡的下降幅度最低;在宣恩县不同类型土壤中,以棕壤、砾质岩山地黄棕壤和石英质山地黄棕壤的pH值降幅较大,而以石灰岩山地黄棕壤的pH值降幅最低。近10年间宣恩县植烟土壤的pH值年平均下降速率较前20年间增加了2.75倍;土壤pH值与土壤中磷素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见酸性磷肥的大量施用可能是导致该区域土壤酸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处理1(清水对照)比较,处理4(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mg&#183;L。)和DA-6(4mg&#183;L^-1)+表面活性剂(S-240,1μL&#183;L^-1))的苗期油菜植株具有最大的生物量(每株0.38g)、叶片长宽增加值(0.69cm&#215;0.60cm)和株高净增量(3.40cm),其他依次为处理2(营养物质+表面活性剂(S-240,1μL&#183;L^-1)、处理3(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mg&#183;L^-1)和DA-6(4mg&#183;L^-1))、处理5(营养物质+复硝酚钠(10mg&#183;L^-1)和DA-6(4mg&#183;L^-1)+表面活性剂(S一240,1μL&#183;L^-1)。与对照相比,各叶面肥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光合速率均有升高趋势,处理4增幅最大,分别增加27.8%和23.0%。各叶面肥处理油菜N、K累积量也以处理4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31.1%、31.3%。苗期油菜喷施合适的叶面肥,能够促进其营养生长,增加其生物量。叶面肥中复硝酚钠和DA-6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苗期油菜生长。本试验条件下处理4是油菜苗期比较好的叶面肥配方。  相似文献   
17.
在江汉平原稻虾共作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3种新型肥料对直播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新型包膜氮钾复合肥,在一次性施肥条件下,随包膜肥所占比例的下降,水稻的产量表现出下降趋势,所有包膜肥处理相对于推荐施肥对照均未表现出明显增产效果,且在水稻生长中后期表现出缺氮症状;对于沃农生物有机肥,在化肥氮减少2.5%~6.3%、化肥钾减少35.4%~72.9%的条件下,相对于推荐施肥处理水稻增产2.1%~3.5%,且增产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来实现的;对于PPF菌肥,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对湖北省长阳县高山蔬菜种植区域的蔬菜病虫害发生及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初步掌握了长阳县高山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种类、特点及现阶段用药情况,指出了实际生产中高山蔬菜用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棉花-绿肥生产利用模式对棉花干物质吸收和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铃期全部施用化肥处理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比翻压绿肥处理减少.叶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常规施肥+绿肥翻压18 000 kg/hm2为最高,而氮素转运量及转运率以常规施肥+绿肥翻压24000kg/hm2为最高.茎部干物质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及转运率以常规施肥+绿肥翻压18 000 kg/hm2为最高.在翻压绿肥18 000 kg/hm2下,减施氮肥处理地上部干物质、氮积累量均低于不减氮处理,但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各施肥处理子棉产量以常规施肥+绿肥翻压12 000 kg/hm2为最高,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1.53%,在翻压相同量绿肥下,子棉产量与化肥施用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山地烟区不同尺度区域及取样密度条件下土壤属性指标的变异,探讨了实施测土施肥的土壤合理取样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属性指标在不同尺度条件下的变异系数和偏移量差别很大,土壤pH的变异系数和偏移量较小,而且随取样尺度的变化也不明显;土壤速效磷等养分的变异系数和偏移量较大,且随着尺度的变小而明显降低.在90%的置信水平和10%以内相对误差条件下,根据Cochran针对区域随机取样而提出的最佳取样计算公式得到研究区域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锌的合理取样密度分别为1.21、0.22、1.01、0.93、0.32 hm2采集1份土样;考虑采样成本和烟草施肥的实际,在实施测土施肥的过程中采样密度可以降低到0.52 hm2采集1份土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