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巨尾桉人工林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及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5-3.5年生巨尾桉扦插苗造林林分的生长、生物量增长、养分积累、凋物量及其分解、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养分积累和林分养分循环的调研结果表明,安林木生长和生物量增长高峰期为2年生,3年生时开始下降。1.5,2.5和3.5年生林木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14.5,28.5和38.0t/hm^2,林下植物地上部分生物分别为2.6、3.4和6.3t/hm^2。林下植物地上部分的主要养分纱积累占20-40%。林  相似文献   
62.
为了揭示氮磷钾(NPK)配比施肥对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筛选NPK施肥的最佳配方,以交趾黄檀一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开展3因子4水平配方施肥盆栽试验,比较不同处理下交趾黄檀幼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配比氮、磷和钾肥对苗高和茎、叶、总生物量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或显著,但对主根长、根表面积、一级侧根数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氮肥和磷肥对地径、根直径、叶面积、根生物量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或显著;磷对苗高、地径,茎和叶生物量、叶面积、主根长、根表面积、一级侧根数量的影响大于氮和钾;磷和氮对高径比、根直径的影响程度相当且均大于钾;氮对根生物量、总生物量的影响程度大于磷和钾。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苗木质量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可知, T6(N2P2K2)、 T7(N2P3K2)、 T10(N2P2K3)、 T11(N...  相似文献   
63.
微量元素对尾叶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桉树的微营养,在花岗岩发育的严重水土流失立地上开展了尾叶桉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缺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尾叶桉的生长,特别是硼素的缺乏.在施用大量元素肥料的同时,硼的添加使得尾叶桉生长显著加快;4.5年生时,全素肥料处理的尾叶桉胸径、树高生长是缺硼处理的230.2%和173.5%.在不添加硼素的情况下,不仅严重影响了生长,同时表现出典型的硼素缺乏症状:枝条组织坏死成肿瘤状,叶腋间可见丛状腋芽,枝条和干型畸形生长.  相似文献   
64.
雷州半岛尾叶桉人工林树液茎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热脉冲法对雷州半岛4年生尾叶桉单株树干液流时空的动态变化及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观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形成层以内木质部不同深度的茎流密度不同,其中靠近形成层部分液流速度较快,但各层都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中午12点至1点达到最大;夜间因根压作用影响各层仍有微弱上升液流;各深度日平均茎流密度11.6 L·m-2·d-1,最大为15.3 L·m-2·d-1(晴天),最小仅为5.4 L·m-2·d-1(雨天);(2) 不同直径尾叶桉的日茎流密度具有相似日变化趋势,胸径与高度相近其茎流密度相同,大树较小树快,这主要与树木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有关;(3)热脉冲法与整树容器法对2年生幼树耗水量的同步测定结果相一致,误差仅为3.4%;(4)树干茎流量与饱和蒸气压差和太阳辐射相关性特别显著.  相似文献   
65.
华南5个珍贵树种的低温寒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8年1-2月间,我国南方十几个省区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导致大量森林植物出现机械折损、冻伤或死亡,给林业生产和林区群众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和严重影响,给我国华南地区森林植物带来了灾难性的伤害.根据国家林业局的部署,结合珍贵树种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对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不同地区近年北引的主要珍贵树种进行了寒害调查,现将目前南方推广种植速度最快的5个珍贵树种寒害调查结果简要报告如下,并就推广与引种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6.
南方大果紫檀等珍贵树种寒害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持续大范围低温天气,对我国南方森林植物带来灾难性伤害,灾后不久,对大果紫檀等珍贵树种的抗寒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年或2年生紫檀属幼林对比黄檀和檀香属幼林,抗寒性较差,2.5℃的低温已明显受害,这一温度是其受害的阀值,也是本地区引种的主要限制因子.而檀香受害温度的下限是-1℃,降香黄檀能耐短暂-3℃低温,白木香能耐短期霜冻.苗木品质和树龄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抗寒性.  相似文献   
67.
生长调节剂对降香黄檀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长调节剂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影响,为不同经营目标的降香黄檀人工林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0年生降香黄檀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叶面喷施3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多效唑(PP333)和6-苄氨基嘌呤(6-BA),测定盛花期内一年生新梢、花、叶的形态生长和干质量变化,再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降香黄檀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叶面喷施200、100 mg·L~(-1)的GA3和500 mg·L~(-1)的6-BA均能显著促进降香黄檀的营养生长,抑制其生殖生长;其中,200 mg·L~(-1)的GA3对生殖生长的抑制效果最理想,施用后其营养枝率比对照显著提高140.84%,花序数显著降低79.41%;100 mg·L~(-1)的GA3对营养生长效果显著,施用后其营养枝枝长、直径、复叶数和单叶干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18.08%、120.70%、132.38%和217.33%,且均达显著水平。1 500、2 000 mg·L~(-1)的PP333和50 mg·L~(-1)的6-BA均能显著促进降香黄檀的生殖生长,以2 000 mg·L~(-1)的PP333作用效果较好,处理后其花枝率、花序数量和花序径依次比对照提高73.50%、50.37%和31.30%,且均达显著水平。【结论】降香黄檀人工林培育中,叶面喷施200或100 mg·L~(-1) GA3能显著抑制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有利于大径级木材培育,2 000 mg·L~(-1)的PP333则有利于生殖生长,有利于良种壮苗生产。  相似文献   
68.
桉树人工林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徐大平  张宁南 《广西林业科学》2006,35(4):179-187,201
在发展桉树人工林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可持续性经营的思想,促进人工林产业生态化。从桉树人工林蒸腾耗水及对区域水分平衡影响的研究,桉树人工林的养分研究,桉树人工林化感作用(Allelopathy)研究三方面对我国的桉树人工林生态效应研究进行了总结。目前的基本结论:(1)桉树人工林耗水量由气候条件、立地状况和树木生长特性共同决定。通过与固氮树种混交或轮作、适当延长轮伐期、整地时尽量避免破坏植被、缩短林地裸露时间、保护林下枯落物、保留采伐剩余物等营林措施,可以提高桉树人工林在减少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方面的作用。(2)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桉树人工林普遍存在地力衰退的问题,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机耕全垦导致土壤和养分流失十分严重;全树(含凋落物)利用导致养分循环不畅;不合理施肥导致元素之间的供给不平衡。早期种植的桉属树种凋落物少、热带土壤本身的脆弱性和降雨量集中也促成了地力衰退的发生。目前由于整地措施的改进、施肥量增大和元素间搭配更加合理、树种的改良和在桉树人工林内采集燃料的减少,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已经得到根本性的逆转。(3)部分学者在实验室高度浓缩的情况下,发现桉树同其它植物一样,有化感物质的存在。但自然条件下很难发生,而广东雨量丰富,桉树能同绝大部分林下植物共生。只要合理地经营桉树人工林,桉树人工林会产生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9.
氮素营养对西南桦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设置每株0,50,100,200,300,400,600mg7个氮素处理,开展西南桦幼苗指数施肥试验,探究氮素供应水平对西南桦幼苗生长以及叶片养分状况的影响,旨在揭示西南桦幼苗的氮素需求,确定其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1)西南桦幼苗的地径、苗高、生物量以及叶面积随着氮素供应水平的增加而增大,至氮施用量每株>200mg后其生长表现和生物量趋于稳定,而叶面积则显著递减;2)西南桦幼苗叶片N,P和K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增,叶片N和K含量在施氮量每株>200mg、生物量稳定之后仍持续增加,说明由于植株对N和K的奢侈消耗造成植株体内的养分积累,而叶片P含量在施氮量每株>100mg之后即趋于稳定,说明植株对P的需求已满足而保持其含量稳定;3)运用临界浓度法确定出西南桦幼苗叶片N,P,K的临界含量分别为37.8,4.1,24.4g·kg-1,最适含量分别为37.8~59.1,4.1~6.3,24.4~34.7g·kg-1,综合3个最适含量范围,推断出西南桦幼苗的最适施氮范围为每株200~400mg。  相似文献   
70.
降香黄檀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 is one of the two most precious tree species naturally distributed in China. The grafting techniques of D. odorifera were studied through comparing grafting methods, grafting seasons, rootstock grades as well as scion bu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scarf joint grafting" and traditional cleft grafting were feasible for stem grafting. The two-bud "scarf joint grafting" got the best survival rate, while the cleft grafting was easy to operate. The best grafting seasons varied in the light of climate. In the warm southwest of Hainan island, the best grafting season was winter when the survival rate could achieve as high as 99.1%. While in Guangzhou, the best grafting season was the end of fall, and the corresponding survival rate was 94.6%. The quality of rootstock as well as scion bud affected the growth of scion bud directly. The growth of grade I buds/grade I rootstocks were 17 times that of grade III buds/grade III rootstocks. The study was beneficial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igh quality germplasm resources as well as for clone grafting of D. odorife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