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3篇
综合类   138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头改良黄牛(鲁西黄牛×犁木赞)在屠宰厂按照标准的屠宰工艺屠宰并预冷20 h后取样,样品分7组,按样品重10%分别注射蒸馏水(对照)、200 mmol*L1 CaCl2、200 mmol*L1 EGTA、200 mmol*L1 ZnCl2、0.2 mg*mL1亮抑蛋白酶肽、0.2 mg*mL1亮抑蛋白酶肽+0.01 mg*mL1 Triton X-100、0.01 mg*mL1 Triton X-100 7个不同处理,将样品分别成熟3、8和16 d后测μ钙激活酶(μ-calpain)和m钙激活酶(m-calpain)的活性并观察肌纤维超微结构.实验结果发现,与注射CaCl2的牛肉相比,注射外源性钙激活酶抑制剂(亮抑蛋白酶肽、ZnCl2)牛肉的μ钙激活酶保持活性时间延长,超微结构变化受到抑制.提示,钙激活酶特别是μ钙激活酶很可能参与了牛肉嫩化过程并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2.
碱性脂肪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卡指示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性脂肪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卡是通过反应体系的pH的变化来指示时间和温度的累积效应,因此,需要一种指示剂来指示反应体系的颜色变化。试验通过测定指示剂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L^*、a^*和b^*的变化,选择适合时间-温度指示卡反应体系的指示剂,并最终确定反应体系酚红-酚酞-百里酚酞混合指示剂为所需要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33.
溶酶体中的组织蛋白酶及其在肌肉成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肌细胞中的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溶酶体蛋白酶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组织蛋白酶A、B、D、H和L的特性及其在肌肉成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侗族发酵酸肉中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区。侗族居民有“食不离酸”的说法,其制作的发酵酸肉(Nanxwudl)是经过乳酸细菌、葡萄球菌、酵母菌、微球菌等多个微生物菌群自然发酵而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保存期长,可达数年之久。侗族酸肉的制作法为挑选新鲜的猪腹背肉,切分成长条方形,用适量食盐干腌数天,沥干后按一定比例拌入炒米及调料,揉制均匀后装坛密封发酵。  相似文献   
35.
为实现掺杂掺假鸡肉的快速、客观评价,该研究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联合检测技术对掺杂鸡肉糜进行快速检测,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所得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电子鼻和电子舌联合检测掺大豆蛋白鸡肉糜和掺淀粉鸡肉糜的主成分总贡献率分别为99.8%和99.1%;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电子鼻和电子舌联合检测鸡肉糜中掺杂大豆蛋白含量的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992,均方根误差为2.8%;联合检测鸡肉糜中掺杂淀粉含量的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996,均方根误差为2.4%。表明电子鼻和电子舌联合检测对鸡肉糜的掺杂情况具有良好的区分和预测能力,并且是一种有效、高精度的肉类掺假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6.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脂肪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等氧化指标的测定,研究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各工艺点板鸭肌肉脂肪的氧化变化。结果显示:板鸭肌肉脂肪的过氧化值、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在加工过程中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表明脂肪氧化程度逐渐增加;腌制工艺对板鸭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影响显著,而过氧化值则在风干过程中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37.
按传统生产工艺生产南京板鸭,分别在原料、干腌、湿腌、排坯、风干5 d、风干10 d和风干15 d等7个工艺段随机取6只板鸭的股二头肌作为样品进行风味成分检测.结果显示:在原料、干腌、湿腌和排坯阶段的鸭肉中分别检测到33、68、18和31种风味化合物;在风干5 d、10 d和15 d的鸭肉中分别检测到43、57和54种风味化合物.这些成分可归类为:含硫类、胺类、醇类、羧酸类、烃类、酮类、酯类、醛类、醚类、含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在南京板鸭成品的风味成分中,醛类、醇类、烃类和酮类分别占化合物总数的37.78%、26.93%、18.39%和11.72%.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分主要由2种醛、1种羧酸和1种醇组成,第二主成分主要由2种醛、1种酮和1种烯组成.第一和第二主成分总计解释了南京板鸭风味成分变化总方差的85.0%.  相似文献   
38.
影响禽肉嫩度的组织结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嫩度评定方法比较研究,pH值、肉色及系水力对嫩度的影响,肌肉组织学结构对嫩度的影响,胶原蛋白结构、性质对嫩度的影响,鸭肉组织学特点对嫩度的影响等5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国内外禽肉嫩度与组织结构关系的研究现状、内容及研究结果,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9.
根据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pp.)16S rRNA基因以及局部大分子合成(MMS)操纵子特异序列设计2对引物,经反应体系和条件优化,建立了双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Cronobacter spp.菌株PCR扩增均可见2条特异性条带,而其他菌株PCR扩增均为阴性。纯菌检测双重PCR的灵敏度为6.3×103 CFU.mL-1,而相对应单重PCR的灵敏度分别为6.3×101 CFU.mL-1和6.3×103 CFU.mL-1;人工污染的食品样品(奶粉、牛奶、鸡肉)在经过24 h增菌后,检测限均可达100 CFU.mL-1或100 CFU.g-1。在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存在的条件下,双重PCR的检测限没有受到影响。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克服食品样品基质及杂菌的干扰,可应用于食品中Cronobacter spp.的检测。  相似文献   
40.
对中国牛肉分级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牛肉分级标准,并对中国牛肉分级制度的完善作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