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亲蟹与抱卵蟹培育过程中往往可能因为其中某个环节疏忽或失误,从而导致培育不理想或失败,使生产受挫.本单位连续繁殖河蟹多年,现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82.
黑米皮的营养与抗氧化评价及其加工处理的保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黑米皮的主要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比较了热烘烤、微波加热和挤压膨化处理等加工工艺对黑米皮活性物质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米皮的总黄酮、总花色苷及总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精米的,占黑米重12%的黑米皮的总黄酮、总花色苷和总抗氧化能力均占到整粒黑米的98%以上。黑米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氨基酸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较高,可视为黑米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的主要载体。热烘烤、微波加热和挤压膨化3种加工方法对黑米皮总黄酮、总花色苷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挤压膨化处理的影响较小,微波处理的其次,热烘烤处理的影响较大。经挤压膨化处理后黑米皮的过氧化值和酸价变化较平缓,保质效果稳定,可作为黑米皮保藏的首选工艺。  相似文献   
83.
中国大痣小蜂属食植群种类特征及检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列出我国大痣小蜂属食植群12种的检索表并附图。  相似文献   
84.
湘西白蜡虫寄生蜂名录及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5.
86.
测定了甲基硫菌灵、百菌清、腐霉利、戊唑醇、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对山核桃干腐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上述7种杀菌剂抑制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活性依次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腐霉利>甲基硫菌灵>百菌清>醚菌酯>啶酰菌胺。进一步研究表明,苯醚甲环唑对采自安徽和浙江两省从未使用过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的150株山核桃干腐病菌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为0.43( ±0.11) μ g/mL,可作为其敏感基线用于以后的抗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87.
本文记述寄生于香蕉弄蝶Erionata thorax L.卵的二种跳小蜂。其中香港全棒跳小蜂Leurocerus hongkongensis Subba Rao,原描仅据雌虫描述,分布香港。现查明其在广西和福建的分布,对简单的原描作了补充,并添加了雄虫的描述。蕉弄蝶卵跳小蜂Ooencyrtus erionotae Ferrière则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88.
粉蚧跳小蜂三种中国新记录(膜翅目:跳小蜂科)徐志宏,李学骝,何俊华(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杭州310029)NewEncyrtidRecordsonMealybugsfromChina(Hymenoptera:Encyrtidae)XuZhihon...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浙江地区中华稻蝗生态习性、发生消长规律与影响因子,并以此为依据,对药剂防治等多种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中华稻蝗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主要为害早稻和单播单季晚稻,以水稻分蘖期至破口抽穗期受害重,成虫单体日食叶面积平均为6.26±1.08cm2;初步探明了中华稻蝗产卵习性和生殖力,雌成虫每头平均产卵3.5±1.2块,产卵量35.1±11.86粒;生境、药治、天敌、气象等因子综合影响其种群消长,其中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是中华稻蝗上升的主要原因。大田防治以2 ̄3龄蝗蝻为适期,锐劲特、三唑磷防治效果在90%以上;提出了"挑治为主、普治为辅、巧治低龄"的治蝗新策略和综合防治技术,在浙江水稻主产区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中华稻蝗发生为害,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0.
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阐述了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和取得的成效,并对未来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如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三农"中的作用、建立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水平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三农"的模式、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