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4篇
  18篇
综合类   4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选育氮高效型品种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本试验选用近年来鄂北岗地主栽的5个冬小麦品种(鄂麦14、鄂麦18、鄂麦23、郑麦9023、洛麦1号),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不同品种的产量性状及5个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冬小麦品种的氮效率差异显著,洛麦1号(LM1)的氮效率高于其它品种.扬花后氮效率高的小麦品种,其叶绿素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水平相对较高,并且产量也相对较高,氮分配到籽粒的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2.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普通稻田(GPF)、撂荒复耕冷浸田(RCWPF)和冷浸田(CWPF)的CH4排放进行田间原位观测。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3种稻田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峰值均出现在水稻分蘖盛期,且都只有一个典型的排放锋,且GPF的CH4排放通量平均值极显著小于RCWPF和CWPF。3种稻田CH4排放通量和温度均呈正相关,且RCWPF和CWPF的CH4排放通量与大气温度和5 cm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弱于GPF。土壤氧化还原特性影响CH4排放通量,GPF的CH4排放通量与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含量、Fe2+含量及活性有机还原性物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681、0.689和0.642;除氧化还原电位外,RCWPF和CWPF的CH4排放通量与其他土壤氧化还原特性指标均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还原性强是冷浸田CH4排放通量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3.
在鄂西南植烟土壤上进行了不同绿肥对土壤肥力质量及其烟叶产质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年种植的基础上,种植绿肥对植烟土壤肥力影响有限;烟叶产量方面种植小麦、白菜、油菜好于对照,蚕豆最差;质量方面种植绿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化学成分协调性,有提高烟叶品质趋势,其中以油菜处理的化学成分协调性更好,白菜次之,而蚕豆和小麦一般.  相似文献   
64.
秭归县玉米产量及施肥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秭归县玉米产量和施肥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秭归县玉米主栽区普遍使用一定比例的农家肥,化肥以尿素和复合肥为主,复合肥以25%养分含量复合肥为主,其中10-7-8的复合肥占比例较大。氮最低用量为156 kg/hm2,最高为320.25 kg/hm2,平均施氮量234.4 kg/hm2。基肥氮占总氮19.45%~52.08%,平均37.2%,苗期追施氮占总氮18.71%~43%,平均26.67%,灌浆期(穗肥)追施氮占总氮26.93%~47.23%,平均36.1%。氮磷钾使用比例为N:P2O5:K2O=1:(0.13~0.43):(0.13~0.43),平均N:P2O5:K2O=1:0.23:0.26。产量在4350~7200 kg/hm2情况下磷钾肥用量与产量之间达到极限著正相关;产量在7800~8250 kg/hm2情况下各个时期使用的氮肥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此次调查显示氮肥施用量基本合理,磷钾肥用量稍显不足,可通过适当提高磷钾肥用量增产。  相似文献   
65.
包膜肥料膜结构及养分释放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电子显微镜探讨了3种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的膜结构和厚度与养分释放的关系。扫描电镜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膜的基本结构为叠加层状,叠层间有微小颗粒或孔隙,包膜尿素、包膜磷铵-1和包膜磷铵-2的膜平均厚度分别为65μm、35μm和45μm。膜的叠层致密程度和厚度与养分释放速度成负相关关系。采用电超滤(EUF)在短时间内确定包膜肥料氮养分释放量(g/kg)和时间(min)的关系,用数学方程进行拟合,建立了包膜尿素、包膜磷铵-1和包膜磷铵-2的氮养分释放动力学经验方程分别为y=2.162x-3.973,y=2.817x+20.867和y=2.434x+4.733。从而,可以快速鉴别包膜肥料的控释特性。  相似文献   
66.
小麦营养高效基因型筛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和选育耐贫瘠营养元素的植物基因型,挖掘作物自身基因潜力,是提高作物营养元素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综述了小麦作物氮、磷、钾高效基因型差异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小麦养分高效基因型差异筛选的方法、指标、环境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7.
鄂西北烟区土壤肥力特性及肥力因子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79份土壤样品的调查结果表明,鄂西北烟区大部分土壤比较适宜生产优质烟叶,47%和26%的土壤速效磷、钾严重缺乏,但部分土壤碱性偏强和供氮水平过高是影响该区域烟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68.
控释尿素不同条施深度下鲜食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一次性施肥条件下控释尿素不同条施深度(0,5,10,15cm)对鲜食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变化、氮素利用率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为控释尿素在鲜食玉米上的应用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控释尿素施用深度的不同主要影响鲜食玉米抽雄至乳熟收获期的干物质积累,该阶段10,15cm深度下鲜食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和积累量显著高于0,5cm。随着控释尿素施用深度的增加,鲜食玉米鲜穗产量、乳熟收获期植株总吸氮量以及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均呈现递增趋势,与0cm相比,15cm深度处理的鲜穗产量和收获期植株总吸氮量分别显著提高13.3%和53.0%,氮肥偏生产力从70.9kg/kg增加到80.4kg/kg,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从6.8kg/kg增加到16.3kg/kg,氮肥表观利用率从3.3%提高到33.7%;10cm深度处理仅较0cm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总吸氮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而5cm深度处理的鲜穗产量、乳熟收获期植株总吸氮量、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与0cm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抽雄期叶片光合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与不施氮(CK)相比,控释尿素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穗位叶净光合速率,与0cm相比,15cm深度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关键生育期的土壤无机氮测定结果表明,控释尿素施用深度的增加可以提高拔节期、抽雄期和乳熟收获期行间(施肥部位)0—20cm土层、抽雄期和乳熟收获期行间(施肥部位)20—40cm土层以及乳熟收获期玉米种植行(非施肥部位)0—20cm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可见,控释尿素深施能够提高鲜食玉米抽雄期以后的土壤供氮能力和改善叶片光合特性,促进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和鲜穗产量。试验设置条件下,控释尿素最佳的施用深度为15cm。  相似文献   
69.
为了探索攀枝花地区不同酸碱植烟土壤上掺混控释肥适宜比例与效果,设置常规施肥(总养分投入N∶P2O5∶K2O=6.75∶6.35∶17.90,CK)、掺混控释肥1(不包膜∶控释30 d∶控释60 d∶控释90 d=4∶3∶2∶1,总养分投入量为N∶P2O5∶K2O=5.9∶5.5∶14.5,CF1)、掺混控释肥2(不包膜∶控释30 d∶控释60 d∶控释90 d=4∶4∶2∶0,总养分投入量为N∶P2O5∶K2O=5.9∶5.5∶14.5,CF2)和掺混控释肥3(不包膜∶控释30 d∶控释60 d∶控释90 d=4∶3∶2∶1,总养分投入量为N∶P2O5∶K2O=6.9∶6.5∶16.9,CF3)4个处理,在不同pH土壤上研究其对烟株根系、产质量、化学成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CF3处理在土壤pH稍高的情况下烟草根系表现和产量更好...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究土壤 pH 值对雪茄烟叶矿质元素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在来凤雪茄烟区采集土样和对应烟叶样各89份,采用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探讨了土壤 pH值与雪茄烟叶矿质元素和常规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来凤雪茄烟区土壤pH值平均为5.99,在5.5~7.0的适宜范围样本占比为80.9%。雪茄烟叶钙、钾含量较高,分别为7.71%和5.16%;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偏低,仅为0.46%和0.19%。土壤pH值与雪茄烟叶钙、总糖、还原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硼、锰、钾呈极显著负相关。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雪茄烟叶总氮含量关联系数最高,其次为硼和磷,再次为钾、总糖、烟碱。来凤雪茄烟区可科学合理调控土壤酸碱度、均衡烟叶矿质元素营养,以提高雪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