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薛静  崔益玮  沈清  郑振霄  戴志远 《核农学报》2020,34(12):2780-2792
为建立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型结构磷脂的制备方法,本试验以南极磷虾磷脂为原料,以EPA和DHA总结合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富含EPA/DHA型结构磷脂的酶法合成反应参数,并采用气相色谱(GC)和亲水作用色谱-质谱联用(HILIC-MS)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优酶催化反应条件为:底物质量比(游离脂肪酸:磷脂, m/m)5.15,反应温度55.22℃,水分添加量(以反应底物总质量计)0.92%,酶添加量(以反应底物总质量计)20%,正己烷3 mL,反应时间24 h,所得结构磷脂中EPA/DHA结合率达64.35%;经GC和HILIC-MS综合分析可知,结构磷脂中磷脂酰胆碱(PC)亚类40:10(20:5/20:5)(18.46%),42:11(20:5/22:6)(12.78%)和38:6(18:1/20:5&16:0/22:6) (7.07%)等分子种含量较高;溶血磷脂酰胆碱LPC亚类20:5(20:5/0:0)(34.40%),22:6(22:6/0:0)(25.99%)和O-16:0(O-16:0/0:0)(10.22%)等分子种含量较高;结构磷脂的PC和LPC组分中脂肪酸单链平均长度≥20的分子种相对含量较原料磷脂分别提高了33.12和37.28个百分点;结构磷脂的PC组分中双键数≥5和双键数≥10的分子种相对含量较原料磷脂分别提高了24.89和27.53个百分点,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结构磷脂中EPA和DHA的含量。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和丰富酶促合成EPA/DHA型结构磷脂的机理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变化,传统经济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等产量不断下降,已形不成渔汛,而龙头鱼、小梅鱼、鳀鱼等小型鱼类由于天敌减少、繁殖能力强、世代更新快、数量大、分布广,产量不断上升,已成为水产加工利用的主要对象之一。本文以小梅鱼为主要原料,通过调味、烘烤等加工工艺,研制烤香鱼的加工工艺,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加工工工艺流程烤香鱼加工工艺如图1所示。二、操作要点1、原料鱼接收:采用小梅鱼作为加工原料,最好利用新鲜的原料制作,冰冻梅鱼要求原料新鲜,冻藏温度稳定,不能腐败变质。要求梅鱼大小规…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学习曲线的概念,并利用国外的资料,以国外在光伏发电市场和欧洲电力技术发展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如何使用学习曲线进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长远投资需求分析以及政府如何有效的制订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34.
鱼类自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5.
为探究酶解法、淡碱水解法、溶剂法、超声辅助溶剂法及蒸煮法这5种提取方法对甲鱼油品质的作用效果,以甲鱼脂肪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仪(G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HS-SPME-GC-MS)对甲鱼油中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成分变化进行测定分析,并结合感官评价及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5种提取方法对甲鱼油的感官与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超声辅助溶剂法的甲鱼油提取率最高,达78.51%,该方法提取的甲鱼油酸价(0.97 mg KOH·g-1)、过氧化值(2.16 m Eq·kg-1)均优于其他方法,并含有丰富的油酸、EPA和DHA。此外,超声辅助溶剂法的甲鱼油壬醛、己醛、2-壬酮、2-十一酮及1-戊烯-3-醇主体特征风味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均较低,鱼腥味较淡,色泽透亮。综上表明,超声辅助溶剂法提取的甲鱼油品质优于其他提取方法。本研究可为今后优化甲鱼油提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水产品包装技术的发展同其他食品包装技术一样,除了同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有关,还同水产品销售经营的竞争有关.从包装材料到式样,以改善水产品的销售,贮藏和处理能力,在竞争中,得到发展和开发新品种。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综述:1.渔船上的贮藏处理和港口鱼市场所使用的包装容器;  相似文献   
37.
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三文鱼皮,本研究对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水解所制备三文鱼皮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功能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文鱼皮碱性蛋白酶酶解物的水解度(20.18%)和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得率(40.14%)最高,小分子肽含量高达99.97%,其抗氧化活性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且碱性蛋白酶酶解物的溶解性和持水性最高,分别为87.21%和26.92%;中性蛋白酶酶解物的持油性和乳化性能最强,分别为4.67%和14.69%;而风味蛋白酶酶解物的乳化稳定性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碱性蛋白酶为制备三文鱼皮蛋白抗氧化肽的最优蛋白酶。本研究为三文鱼皮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8.
汪艺  冯俊丽  戴志远  田小兰 《核农学报》2020,34(10):2190-2198
为鉴定常见的3种鳕科鳕鱼(大西洋鳕鱼、太平洋鳕鱼和黑线鳕),选用16S rDNA基因设计区分鳕科和非鳕科鱼类的引物,选用线粒体Cytb基因设计区分3种鳕鱼的物种特异性引物,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体系,对其进行物种分析。结果表明,16S rDNA qPCR体系及3种鳕鱼品种特异性qPCR体系均具有良好的性能,结合标准曲线,可以对单一或混合样品中的目标鳕鱼进行定量检测。在模拟混合样品中目标鳕鱼的相对检测灵敏度可达0.01%。通过对13种市售样品的检测,本研究设计的qPCR体系可检测出原料及深加工产品中的鳕鱼成分。综上,所建立的qPCR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满足日常检测的要求,并有望作为未来鳕鱼市场管理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9.
鲟鱼皮软包装冷冻调理食品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鲟鱼皮为原料,通过试验确定了鲟鱼皮软包装冷冻调理食品的脱腥工艺、调料配方、灭菌条件,以及适于工业化生产的配方与工艺条件。筛选得出最佳脱腥工艺条件:碳酸氢钠1%,氯化钠1.8%,乙醇5%;最佳调味料配方:食盐2.5%,味精1.5%,白砂糖2.0%,黄酒2.5%,芝麻油3.0%;最佳灭菌条件:温度100℃,时间15 m in。  相似文献   
40.
贝类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贝类多糖的研究现状,论述其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并综述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柱层析法等多种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贝类多糖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