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17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祁连山林区苔藓垂直分布特征与水文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苔藓是祁连山林区地被层植物的主要建群种,具有保持林区环境湿润、调节地表径流和涵养水源的功能。通过野外调查,结合苔藓植物的分布情况和环境特征,将研究区苔藓植物垂直分布划分为低山苔藓植物带、乔木林苔藓分布带、亚高山灌丛林苔藓分布带,对各带的主要苔藓种类和分布情况做了较详细的描述。由于各带苔藓厚度有明显的不同,导致含水量有明显的差异。当苔藓最大厚度达到7.4cm时,苔藓的最大持水率为519.44%,随厚度降低持水率变小。林区苔藓在5月含水量最大,7月最小,从5月到9月含水量呈递减趋势;并对林内无苔藓覆盖和林内有苔藓覆盖的土壤水分蒸发做了比较分析,得到这两者蒸发大小的顺序是:林内无苔藓覆盖〉林内有苔藓覆盖。  相似文献   
22.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苔藓枯落物分布与水文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林苔藓枯落物分布与水文特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流域苔藓枯落物层分布与组成存在明显差异,15个样地平均厚度8.2 cm,厚度最大达13.7 cm,最薄仅1.5 cm,相差近10倍;苔藓枯落物中未分解成分较多,占总量的42.8%;半分解和已分解成分较少,分别占23.8%和33.4%。其最大持水率在271.1%~418.2%之间变化,平均为319.8%,青海云杉林区苔藓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约为其自身干重的3倍左右;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在7.6~59.1 mm,平均为36.4mm。经2004年测定,青海云杉样地内苔藓枯落物层平均厚度约9.7 cm,总降水量为178.7 mm,截留量为57.8 mm,占穿透降水的32.34%。  相似文献   
23.
对祁连山东段哈溪林区黄草岭神树沟顶、哈溪林区黄草岭大阴屲山峡及友爱十队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分布数量、高度和覆盖度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了青海云杉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分布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温度为影响祁连山东段哈溪林区青海云杉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随着海拔的降低,青海云杉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分布均有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4.
祁连山东段青海云杉林土壤有效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取样和实验室分析,对祁连山东段青海云杉林的土壤有效氮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林0—40 cm土层土壤总有效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变化范围为17.26~20.76 mg/kg,铵态氮是土壤有效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其含量占到总有效氮的66.72%以上;(2)土壤铵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较少,硝态氮则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而且土壤硝态氮较土壤铵态氮对土壤微环境敏感;(3)土壤铵态氮与有机质相关关系显著(p<0.05),土壤硝态氮与有机质无显著相关性。研究区铵态氮为土壤有效氮的主要赋存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土壤pH中性值,较低温度和较高的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25.
为了揭示植物根系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选择祁连山大野口流域的甘青锦鸡儿(Caragana tangutica)、鲜黄小檗(Berberis diaphana)、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和吉拉柳(Salix gilashani...  相似文献   
26.
祁连山北坡气候梯度变化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利用祁连山北坡沿海拔梯度布设的气象站的多年观测数据,采取差值对比方法,研究山地垂直气候带的空间梯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祁连山北坡海拔每升高100m,年均气温降低约0.52℃,≥0℃和≥10℃的年均积温分别降低147.8℃和160.6℃;在海拔1 700~3 300m区间内,海拔每升高100m,年均降水量增加约17.41mm;在海拔3 300~3 800m区间内,海拔每升高100m,年均降水量减少约30.21mm;海拔每升高100m,年均土温降低约0.8℃,生长季节土壤含水量递增约5.13%.年均无霜期减少量是海拔增加量的0.065 9倍.和过去比,近10a来祁连山北坡气温、积温、地温呈波动性变化,略有升高,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也呈波动性变化,但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7.
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不同海拔梯度叶片—枯落物—土壤间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梯度上,叶片、枯落物和土壤C∶N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2.95~36.72、21.41~41.61、12.41~20.70,均值大小依次为枯落物叶片土壤,C∶P和N∶P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10.2~739.8、398.6~698.1、134.1~219.7和18.13~26.86、6.71~26.28、7.96~16.56,均值大小依次均为叶片枯落物土壤。随海拔梯度的增加,除土壤C∶N比差异性不显著外(p0.05),叶片和枯落物的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在不同海拔间的差异显著性各不相同。叶片、枯落物和土壤C∶N比两两均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叶片与枯落物及土壤与枯落物C∶P比均具有显著负相关(p0.05),叶片与土壤C∶P比及不同组分N∶P比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青海云杉林碳、氮、磷在不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与机制。  相似文献   
28.
基于祁连山中段排露沟流域海拔2 600~3 300 m的带状青海云杉林中0~10、10~20、20~40 cm的土壤TN、TP、TK的测定分析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的方法对其土壤TN、TP、TK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土壤TN含量为1.34~8.98 g·kg-1,土壤TP含量为0.46~1.12 g·kg-1,土壤TK含量为9.75~24.17 g·kg-1;不同土层土壤TN、TP、TK变异系数为13.26%~35.47%,均属中等程度变异;2)10~20 cm TP的块金系数为0.617,属于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余块金系数均<0.25,具有强烈空间相关性;3)克里格插值结果显示,土壤TN、TP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土壤TK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不同土层土壤TN、TP、TK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特征,与海拔、土壤母质及云杉林枯落物等结构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9.
以祁连山大野口流域低海拔分布的甘青锦鸡儿和鲜黄小檗2种典型干性灌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0~60 cm土壤有机碳、pH值、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等养分剖面含量分布规律,并进行了养分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灌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不断减小,鲜黄小檗灌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大于甘青锦鸡儿灌木林;2种灌木林土壤酸碱性均表现为弱碱性,差异不明显;2种灌木林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其含量不断减小,速效磷在0~30 cm土层表现为增加的趋势,30 cm以下土层变化不明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随土层深度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鲜黄小檗灌木林明显大于甘青锦鸡儿灌木林,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在2种灌木林中的均值差异性不明显;这些养分之间仅有机碳含量与碱解氮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5),其他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对祁连山低海拔干性灌木林的经营管理需要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30.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建立在祁连山西水林区大野口流域的1 hm2青海云杉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土壤锌、锰、铜、铁、硼等有效微量元素的含量、密度大小和有效性指数、与有机质和p H值及速效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土层有效微量元素锌、锰、铜、铁、硼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均为:铁锰铜硼锌,有效微量元素均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0~60 cm土层有效锌、锰、铜、铁、硼均值大小分别为:(0.52±0.27)mg kg-1、(6.26±1.76)mg kg-1、(2.44±0.98)mg kg-1、(94.69±25.48)mg kg-1、(2.19±0.70)mg kg-1。(2)0~60 cm土层中,锌、锰、铜、铁、硼密度大小分别为:(2.21±1.27)mg m-2、(26.24±7.64)mg m-2、(11.50±6.41)mg m-2、(447.78±178.04)mg m-2、(9.76±3.32)mg m-2,有效性指数大小为:铁硼铜锰锌,其中:铁、硼、铜有效性指数大于1,而锌、锰有效性指数小于1。(3)不同土层有机质与锌、锰、铜、铁、硼等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 H值与锌、锰、铜、铁、硼等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速效磷仅与硼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质和p H值均对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