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沿淮地区虽然耕地较多、利用率高、降水量充沛,但由于部分地区干旱、灌溉条件较差,不适宜水稻种植,因此大多选择种植旱稻。该文从种子的选择与处理、土地整理和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沿淮旱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种子包农技术可以充分让种子吸收药物膨胀而且不易脱落。并且还可以随着种子的不断生长发育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缓慢释放,持续发挥抗病虫害的作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成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育,而且还有效地调节了作物生长、促进根系发达提高小麦产量。结合多年的经验,以小麦种子为例,从优质种子选择、包衣技术的操作、技术要点、包衣处理的注意事项以及包表效果与作用进行介绍,以指导小麦种子包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其他种子的田间管理、田间质量控制以及后期种子的加工入库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小麦原种生产规范化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机插水稻双膜育秧培育壮秧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试验设播种量和营养土厚度 2因子 ,每因子 5水平 ,本田期增加施氮量、施磷量和栽插密度 ,组成 5元 2次回归正交设计。通过对秧苗素质、大田机插质量和产量结构的考察 ,得出机插水稻双膜育秧 ,以播种量 80g/盘和营养土厚度 2 .5cm组合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科学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区三线"底版不统一、边界不一致、存在交叉冲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区三线"统筹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技术路线及布局优化原则,构建了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态-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吉林省梅河口市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梅河口市永久基本农田优化后面积为91 680.82 hm2,增加1 290.69 hm2;质量等别为10级的耕地面积增加3 523.99 hm2、12级耕地面积减少2 324.85 hm2;耕地连片度提高,平均图斑面积由1.91 hm2增至2.61 hm2。优化后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增加、质量提升、布局相对稳定。2)生态保护红线内的20.74 hm2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形式保留,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出1 388.47 hm2(主要为零星破碎、生态质量较差、不稳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对仍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优质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的形式保留,使三条控制线无交叉无重叠。3) 构建的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态-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水环境风险指标作为生态功能评价二级指标,考虑了农业面源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兼顾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调节和保护功能。该方法充分体现了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兼顾城市发展思路,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得到统筹优化,可为新形势下科学开展"三区三线"统筹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