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林业   6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苏北地区3种杨农复合经营模式:宽窄行模式(简称K模式),片林模式(简称P模式)和网格模式(简称W模式)的土壤活性碳组分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杨农复合经营模式对3种土壤活性碳组分都具有一定的影响,相比之下,可矿化碳含量更能反映土壤有机碳库对不同杨农复合经营模式的响应;不同杨农复合经营模式土壤活性碳组分在垂直分布上总体都有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分布规律相似;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杨农复合经营模式土壤可矿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77、0.61,都可作为表征土壤碳平衡和土壤肥力变化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22.
立地条件及抚育措施对麻栎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安徽省滁州市红琊山林场麻栎人工林的调查,初步掌握了立地条件及抚育措施对麻栎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坡位、土壤含石量、土层厚度是影响麻栎人工林生长的重要立地因子,生长在含石量少、土层较厚的下坡的麻栎生物量明显比生长在含石量多、土层较薄的中坡高;在安徽省滁州市低山丘陵区这种相对较差的立地条件下,麻栎和杉木混交林的生物量与麻栎纯林的相比并没有优势;使用尿素或NPK复合肥对麻栎生长的促进效果相似;实行全面整地和林农间作抚育措施能够明显地促进麻栎生长;高度为1 m左右的麻栎超级苗造林2 a后树高增长量和增长率均不及高度为0.6 m左右的普通苗;与植苗造林相比,麻栎萌芽更新林的早期生长比较快,后期生长比较慢。  相似文献   
23.
盐胁迫对青钱柳根部离子分布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0、1、3和5 g·L-1NaCl处理下,采用X-射线微区分析法对安徽黄山、江西九江及云南昆明3个种源青钱柳的幼苗根部离子分布及幼苗生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或5 g·L-1 NaCl胁迫下,根部组织中Na 、Cl-的相对含量增加,K 、Ca2 、Mg2 相对含量降低;随着盐浓度增加,根部表皮和皮层中的Na 含量增加,而Cl-在根部中柱和皮层中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根部组织中的离子失衡,K /Na 和Ca2 /Na 值减小,Na /(K Na Ca2 Mg2 )值增大;根部组织中K /Na 值的减小和Cl-的显著增加导致幼苗存活率降低,幼苗叶面积、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增量减少;供试种源幼苗耐盐能力为黄山>昆明>九江,且青钱柳幼苗的耐盐阈值在1 g·L-1左右.  相似文献   
24.
以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模式的构建和应用效果为例,针对影响林业发展的障碍性因子,阐述了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按立地条件,提出了灌木林地、疏林地的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地的人工造林的技术思路、主要技术措施和造林模式,并对所构建的植被恢复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5.
青檀的栽培及檀皮采集加工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宣纸是我国文房四宝中之一宝,而檀皮是制造宣纸的原料。本文简要介绍了青檀的生态习性及分布、壮苗培育技术、栽培技术、树形管理技术、檀皮采集加工技术、经济效益评价等,并对今后大规划发展青檀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我国林纸结合及青檀基地材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经营措施对杨树木材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不仅单位面积上的产量高,而且要求生产出的木材质量要满足木材工业对各类木材原料的要求。简要阐述了造林密度、灌溉、施肥、立地条件和间伐等经营措施对杨树人工林木材性质的影响,旨在为杨树人工林定向培育组装优化栽培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江苏杨树资源培育与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江苏省目前杨树总面积 1784 4 2hm2 ,总蓄积 2 36 1m3 ,杨树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合理经营和科学管理是杨树产业走现代化发展的核心。作者从遗传改良、定向培育、林农复合经营、人工林地力维护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杨树产业的发展方向 ,对杨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采用座标综合评定法,R型因子分析和数量化模型Ⅲ等方法对水培和盆栽等3次试验所观测的各项耐盐指标值进行了综合的评定和分析。综合评定结果把供试的10个无性系划分为3种耐盐类型:(1)耐盐能力强类型。包括95,121和89无性系,能忍受0.2%~0.3%的土壤含盐量,(2)耐盐能力中等类型,包括105,106和351等3个无性系,能在0.1%~0.2%含盐量的土壤中生长,(3)耐盐能力差类型。包括1388.1381,103和117等4个无性系,只能在熟化的低产农田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9.
综述了施肥对杨树人工林生长及木材性质影响的国内研究进展.同时,从林地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杨树养分需求规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肥料种类及用量、施肥的经济效益等6方面对杨树人工林的施肥方案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0.
青钱柳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青钱柳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青钱柳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利用MS、WPM、改良DKW 3种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6-BA和IBA,来探讨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诱导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产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4.0 mg/L 6-BA+2.0 mg/L IBA和MS+2.0 mg/L 6-BA+0.5 mg/L IBA;愈伤组织增殖时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0 mg/L IBA。200 mg/L Vc对抑制青钱柳愈伤组织褐化效果最好,褐化率仅为5.71%。[结论]为青钱柳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和分子育种研究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