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林业   6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青钱柳种子不同部位发芽抑制物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钱柳种子不同部位乙醚提取液进行了生物测定并对果皮和种皮提取液进行GC-MS鉴定,结果表明:青钱柳种子不同部位乙醚提取液的抑制强度为果皮>种皮>种胚;果皮和种皮乙醚提取液的GC-MS鉴定结果显示,青钱柳种子中存在庚酸、辛酸、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等发芽抑制物质。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棕榈酸标准品进行生物测定,确定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78.63μL/L和602.56mg/L。  相似文献   
42.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杨-麦、杨-花生等不同复合经营模式下,杨树叶与农作物秸秆混合后对土壤碳、氮矿化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一模式中,花生叶处理的有机碳矿化累积量最大,花生茎秆、杨树叶处理次之,小麦秸秆处理最低。混合处理有机碳矿化累积量依次为杨树叶-花生叶>杨树叶-花生茎秆>杨树叶-小麦秸秆,且培养结束时,混合物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2)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各残落物氮含量、C/N比存在显著的相关性;(3)杨树叶、小麦秸秆及其混合物处理的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均低于对照,而添加花生叶、花生茎秆以及它们与杨树叶的混合物使矿质态氮含量高于对照。试验说明杨-麦、杨-花生复合模式均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调节碳的动态及氮的供应,而选择种植含氮量高的农作物更有利于促进残落物分解和养分归还,这对深入研究林-农复合系统的模式筛选、结构优化及可持续经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3.
采用HPLC-MS方法研究了6种施肥处理对湖北五峰、四川沐川和湖南沅陵3个种源青钱柳( Cyclo-carya paliurus)叶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青钱柳叶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施用EDTA叶面肥和氨基态叶面肥可以提高青钱柳叶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但根施 N-P-K复合肥则降低了青钱柳叶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3个种源青钱柳的叶、根和茎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均是叶中最高、根中次之、茎中最低。不同施肥处理对青钱柳根和茎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影响不显著。叶中阿江榄仁酸质量分数7、9月份较高。从单株叶中阿江榄仁酸积累量看,在9月底收获青钱柳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4.
青钱柳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钱柳硬枝和嫩枝作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了基质加温、ABT1和 GGR6应用、基质和空气湿度控制、以及来自不同部位的插条等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加温可以显著提高青钱柳硬枝扦插生根率,经400 mg/ L ABT1+400 mg/ L GGR6处理6 h 后,进行基质加温的扦插生根率达35.6%;不同的扦插基质湿度及扦插空气湿度对青钱柳插穗生根率影响显著,青钱柳夏季嫩枝扦插以空气湿度控制在70%左右和 V草炭土: V珍珠岩=1:1基质、湿度控制在30%左右为佳。青钱柳属难生根树种,从生根率角度考虑,夏季嫩枝扦插选择枝条中上部剪制插穗为佳,硬枝扦插选择枝条基部剪制插穗为宜。  相似文献   
45.
瑞典柳树能源林的研究及发展概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介绍了瑞典柳树能源林在矮林作业系统、专家系统和土壤生态、集约生产生态、林分生态、土壤微生物、遗传育种、病虫害、生物物理学、环境效果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瑞典柳树能源林的发展概况,旨在为今后我国研究和发展柳树能源林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6.
方升佐 《种子》1991,(4):35-38
林木的开花结实,是森林更新的基础。在大部分的树种中,花芽分化过程常持续几周,且发生在开花的前一年。在此期间,环境因子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控制着花芽的分化。因此,了解环境因子和内部因素对花孕育的影响是确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高种子产量的基础,对今后我国种子园的建设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7.
杨农复合经营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以平原为主,目前全省杨树成片林面积240000hm2,四旁植树3.5亿株,活立木蓄积量达2000多万m3,全省仅今年一年新造杨树成片林即近66667hm2,杨树产业正成为许多地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十五”期间,省人民政府已明确将杨树  相似文献   
48.
青钱柳种子休眠机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青钱柳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对青钱柳离体胚及不同处理种子的萌发试验、种壳透水性和透气性测定以及种子各部分内源抑制物质的提取、生物测定和鉴定等的研究表明:1)青钱柳种胚基本不存在休眠,果皮和种皮存在一定的机械束缚和透水、透气性障碍,果皮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是引起青钱柳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2)种子各部分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结果说明,青钱柳种子各部分均含有内源抑制物质,抑制活性为果皮>种皮>完整种子>种胚。3)对抑制活性最强的果皮甲醇提取液采用系统溶剂法进行初步分离,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各分离相中乙醚相的抑制活性最强,GC-MS鉴定结果显示乙醚相中相对含量为35.09%的组分是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香草酸。研究结果首次较系统地阐明青钱柳种子的休眠机制。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索施用杨树Populus采伐剩余物对土壤养分和二氧化碳(CO2)释放的影响,为其潜在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杨树树枝、树皮、树叶和水稻Oryza sativa秸秆等4种农林废弃物为生物质原料,根据杨树人工林单位面积凋落物量,以2%质量分数(以烘干土质量计)均匀混入新鲜土壤,25 ℃恒温培养箱中暗培养180 d。控制培养期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无机氮[铵态氮(NH4 +-N)和硝态氮(NO3 ?-N)]、有效磷(AP)、速效钾(AK)等质量分数以及CO2日释放速率和累积释放量。  结果  ① 4种生物质原料施用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氮磷钾的有效性(P<0.05)。相比对照,杨树树枝、树皮、树叶和水稻秸秆处理的土壤MBC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50%、31%、80%和109%,土壤MBN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54%、40%、72%和203%。施用杨树树皮和树枝土壤的NH4 +-N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对照、秸秆处理、树叶处理、树皮处理、树枝处理。土壤AP质量分数以树枝处理最高,AK质量分数以秸秆处理最高。②不同处理的土壤CO2日释放速率均表现为初期较快,中期逐渐减缓,后期趋于稳定。培养期间,秸秆处理的土壤CO2累积释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其次为杨树树叶,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③相关性分析表明:生物质原料的性质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养分和CO2释放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生物质原料的全氮、全磷、全钾显著正相关(P<0.05),与全碳和碳氮比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CO2日释放速率与土壤MBC、MBN、NH4 +-N、AP和AK均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NO3 ?-N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结论  从土壤养分和环境效应综合考量,杨树采伐剩余物的施用能提高土壤有效态的氮磷钾等养分,相对减少碳排放。图3表3参47  相似文献   
50.
采用人工遮阴的方式设置了3个光照强度,模拟药用青钱柳在矮化及不同栽植密度下的光环境,研究其光合和荧光特性、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光合器官的成分和结构以及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青钱柳苗的净光合速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气孔密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宽度、地径、生物量及比叶质量均显著下降,在叶绿体中积累的淀粉粒数量也明显减少。但随着遮阴的加强,遮阴植株具有更高的PSII量子产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叶绿素总量。此外,在弱光条件下,叶绿体中含有大量发育完好的基粒内囊体、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b的比例更高。适度遮阴(一层遮阴)条件下,青钱柳苗的树高生长、叶面积、叶总生物量比最大,而根总生物量比和根冠生物量比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