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6 毫秒
81.
气肿疽梭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有芽孢的杆菌,可引起常见反刍家畜组织毒性缺氧,严重可致死,常为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气肿疽对反刍动物的影响存在已久,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和相关毒力因子的作用仍未能被完全解读。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气肿疽梭菌的4种主要抗原和毒力因子在气肿疽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气肿疽梭菌的4种主要抗原和毒力因子(细胞毒素A、鞭毛蛋白、神经氨酸酶和透明质酸酶)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概述,期望能为日后气肿疽检测方法和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制约饲料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饲料原料玉米大豆的不足,而利用其它作物来提供饲料中所需的蛋白质与能量,却又因为所含有的各种抗营养因子而难以代替玉米和大豆的地位,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制剂的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使得饲料资源来源得到新的途径,促进了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同时先一步掌握先进的酶制剂在饲料中的使用,也将大大提高饲料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将对现在的酶制剂的使用及存在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3.
84.
台湾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curl Taiwan virus,ToLCTWV)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番茄种植区流行成灾,对番茄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作者研究了B型烟粉虱对ToLCTWV的获取、保持,并测定了虫口密度、温度及植株苗龄对其传播该病毒的影响。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在感染ToLCTWV的番茄植株上取食0.5h即可在3.3%个体内检测到ToLCTWV DNA,取食48h后,带毒率达100%;ToLCTWV DNA可在B型烟粉虱体内终生存留。B型烟粉虱是ToLCTWV的高效媒介,每株1头带毒烟粉虱取食48h,植株发病率达50%~60%;每株5头取食,发病率达到或接近100%。介体虫口密度及植株苗龄是决定苗期发病程度的重要因子,虫口密度增加,病情指数上升;苗龄增大,病情指数下降。温度对发病率有显著影响,但对病情指数影响不显著。此外,温度与苗龄的互作、虫口密度与苗龄的互作以及三因子之间的互作都对病情指数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提示,培育无病壮苗是防治台湾番茄曲叶病毒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5.
5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50目防虫网覆盖+黄板预警+适时喷药"技术进行番茄育苗,番茄出苗整齐,幼苗生长正常。而且隔离烟粉虱效果好,平均百株幼苗烟粉虱成虫12头,而常规露地育苗平均百株幼苗烟粉虱成虫410头,苗期减少喷药次数4~5次。采用5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栽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病株率在0.9%~2.8%之间,防控效果达90%以上,每667m2可挽回经济损失6329.5元。2007~2009年在温州苍南、瑞安、瓯海等地番茄生产基地应用防虫网覆盖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推广面积逾330hm2。  相似文献   
86.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浙江省常年番茄栽培面积1500hm2,产量50万t,产值超5亿元,是主产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高效设施栽培蔬菜。2006年,浙江省温州、台州、嘉兴等主要大棚番茄生产基地相继发生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发病田块株发病率在  相似文献   
87.
[目的]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PPARγ),并确定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后续研究该基因在猪支原体肺炎(MPS)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RT-PCR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PPARγ基因,并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及其推导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PARγ基因在18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大肠、小肠、肌肉和脂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广西巴马小型猪PPARγ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1515 bp,编码504个氨基酸.广西巴马小型猪PPARγ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已发表的猪PPARγ基因(FJ436399.1)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达100.0%;而与牛(NM_181024.2)、人类(NM_005037.5)、猕猴(NM_001032860.1)、鼠(NM_001308354.1)和鸿雁(KJ019822.1)的同源性分别为92.9%、91.8%、91.5%、90.5%和83.5%,表明PPARγ基因高度保守.PPARγ蛋白分子量为57380.91 Da,理论等电点(pI)为6.88,不稳定系数49.26,脂肪指数为88.21,亲水性平均水平为-0.293,为亲水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占总数的39.09%.PPARγ基因在广西巴马小型猪大肠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而在肾脏、心脏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极低.[结论]PPARγ基因在18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88.
毒死蜱在冬季芹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芹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可能原因,降低农药残留超标率,通过2年的降解动态试验,研究了毒死蜱在冬季大棚和露地芹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以及在相同条件下与白菜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剂量下,毒死蜱在大棚芹菜中的残留半衰期为11~12天,在白菜中的残留半衰期为4~6天,说明毒死蜱在大棚芹菜中的降解速率明显低于白菜。毒死蜱在露地芹菜中的半衰期在9~10天,比大棚降解快。因此,建议毒死蜱在芹菜上的安全间隔期应达到60天,同时实际芹菜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毒死蜱用药期的控制或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替代。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进行探索,初步建成了海氏桨角蚜小蜂的规模化生产体系。该生产流程由清洁苗生产室、烟粉虱(Bemisia tabaci)饲养及接种室、粉虱若虫培育室、接蜂室4个部分组成。同时通过室内饲养明确海氏桨角蚜小蜂有效产量,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繁育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120 m2四室规模化饲养的条件下,生产能力达到年产480万头,初步实现规模化工厂生产。  相似文献   
90.
西部地区饲料资源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红  方程  张荣斌 《饲料工业》2012,33(16):1-6
随着我国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以鱼粉、豆粕作为水产饲料的主要蛋白原料,而近年来鱼粉、豆粕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定期上涨波动,一些杂粕(棉粕、菜粕、花生粕等)价格也随之上涨,饲料成本居高不下.寻找地方特有饲料原料,挖掘其营养潜力,结合新的配方思路进行使用,不仅可以节约饲料成本,还能够变废为宝,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