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篇
  114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不同磷钾肥配比对大棚蔬菜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大棚栽培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磷钾配比对2季蔬菜黄瓜和番茄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磷钾施用量分别为P2O5180 kg/hm2和K2O 180 kg/hm2(黄瓜);P2O5120 kg/hm2和K2O 180 kg/hm2(番茄)时,黄瓜和番茄的果实品质较好,地上部生物量(干重)、养分吸收量及产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52.
高投入菜地土壤磷素环境与农学阈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适宜的土壤有效磷水平对保障蔬菜产量和水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前蔬菜种植体系磷肥投入的显著特征是高量、高频次,导致大量磷素累积在土壤中会增加磷素移动性从而引发高环境风险.一般认为菜地磷的环境阈值高于农田,但菜地的灌水和磷肥投入均远高于农田,因此磷流失程度仍高于农田.综合文献调研结果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菜地土壤...  相似文献   
53.
壳聚糖类有机水溶肥对杭白菊苗期生长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金燕  纪荣婷  董刚强  闵炬  施卫明 《土壤》2020,52(4):789-795
有机种植杭白菊对提高其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壳聚糖有机水溶肥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肥料在果蔬上已有广泛应用,其在有机杭白菊苗期的最佳用量及其促进苗期生长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肥(CK)、壳聚糖有机水溶肥稀释液1 000倍(T1)、500倍(T2)、300倍(T3)、100倍(T4)5个处理,分析了各处理对杭白菊生物量、生长发育指标、根系形态特征、光合作用、碳氮含量及碳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3处理根鲜重、地上部鲜重、叶片数、茎粗和株高分别显著增加了64%、110%、27%、17%和32%,表明壳聚糖类有机水溶肥稀释300倍是有机杭白菊苗期最佳用量。此外,与CK比,T3处理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分别提高了46%、62%和69%,光合速率约增加64%,且调节了杭白菊苗期的碳氮比例,根系与地上部的碳氮比值分别为19和17。综上,改善杭白菊苗期根系的形态特征,增强光合作用,调节植株的碳氮比可能是壳聚糖有机水溶肥促进有机杭白菊苗期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4.
硝化抑制剂影响小麦产量、N2O与NH3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海军  闵炬  施卫明  祝介贵 《土壤》2017,49(5):876-88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施用硝化抑制剂CP对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率、氧化亚氮(N_2O)排放与氨(NH_3)挥发的综合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施氮水平为140 kg/hm2与180 kg/hm2时,施用CP促使小麦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7.8%和15.4%,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施用CP促进小麦氮素利用率提高11.3%~25.2%。施用硝化抑制剂CP可以降低麦季(特别是基肥与穗肥施用时期)土壤N_2O的排放速率,并显著减少39.3%~53.7%的累积N_2O排放量。但是在两个施氮水平下,施用CP导致麦季NH_3挥发量增加1.46~1.75倍,而且此效应主要发生于基肥与穗肥观测期。本研究说明:在麦季施用硝化抑制剂CP可以提高氮素利用率,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并且能减少N_2O排放,但同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NH_3挥发增加,需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55.
面源污染水治理的人工湿地治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社会的发展,点污染治理已得到有效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性日趋显现。本文从面源污染的成因分析,重点说明了农村面源污染成因,提出了有效治理面源污染的人工湿地技术,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及国内外近年来的一些应用研究进展。人工湿地技术以其自身低投入、低能耗、运行管理简单等优势,在面源污染治理中特别是农村面源治理将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6.
盐胁迫对番茄根形态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静  施卫明 《土壤》2008,40(2):279-282
通过水培和培养基试验,研究了番茄幼苗生长和根构型在盐胁迫下的变化.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地上部干、鲜重随着盐浓度增加而减小,根生物量受其影响相对较小;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50mmol/L NaCl显著抑制了侧根发育,侧根数显著降低,而100 mmol/L NaCl则显著抑制了主根和侧根伸长,由此可见,番茄根构型对盐胁迫响应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57.
张琳  李光杰  施卫明 《土壤》2019,51(4):635-640
采用控制条件下的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源条件下,外源供铁水平对粳稻品种中花11和籼稻品种扬稻6号的苗期生长特征、铵含量和铁、钾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铁浓度水平升高会显著缓解铵抑制的粳稻中花11的根系长度,但不缓解铵抑制的籼稻品种扬稻6号根长。外源铁浓度升高处理会显著增加两水稻品种根部铁离子含量,而显著降低两水稻品种铵态氮条件下水稻根部铵离子含量,且两品种间变化趋势相似。高量铵/铁共胁迫条件下,两水稻品种根部钾离子含量均显著降低,且两品种间变化趋势相似。粳稻中花11根系生长明显更耐铁毒害胁迫;硝态氮条件下,籼稻品种扬稻6号根部钾离子变化对铁毒害胁迫更敏感。上述结果显示外源铁浓度水平对根系铵毒害的缓解效果在不同水稻生态型之间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可能与铁胁迫抗性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58.
梁茂儒  陆玉芳  马明坤  华瑶  施卫明 《土壤》2022,54(4):793-801
选取木屑为原材料,在500、700℃下制备生物质炭(标记为MX500和MX700),试验考察了溶液初始pH和生物质炭投加量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研究了木屑生物质炭对水溶液中3种不同类型的典型常用农药阿特拉津(ATR)、多菌灵(CAR)和啶虫脒(ACE)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热解温度700℃,pH 3.0,生物质炭投加量为2.0 g/L时,木屑生物质炭对3种农药的联合吸附效果最好。MX700对ATR、CAR和ACE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0.2、50.4和44.9μg/g,约为MX500的1.4倍~2.2倍。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显示,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方程和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吸附过程。FTIR结果显示,木屑生物质炭主要通过酚羟基和羧基等含氧官能团以及芳香环结构去除水中ATR、CAR和ACE。木屑生物质炭对农药的吸附机理包括静电作用力、氢键作用力及π–π键相互作用力。在100μg/L浓度下,木屑生物质炭对ATR、CAR和ACE复合农药的吸附效果和机理与农药单体类似。综上,木屑生物质炭作为...  相似文献   
59.
拟南芥室内水培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峰  施卫明 《土壤》2006,38(1):102-105
根据拟南芥的生长需求特点,采用MS培养基与营养液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简单、低耗、低维护和灵活的拟南芥植株水培系统。  相似文献   
60.
江苏省苏南村镇居民硒营养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详尽了解太湖流域苏南村镇居民的Se营养状况,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苏南村镇居民的各种食物摄入量,并随机采购其农贸市场出售的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以及随机对应采集了居民头发样,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各种样品的含Se量.结果表明:苏南村镇动物性食物含Se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品中,虾的含Se量最高;禾谷类和豆类食物的含Se量比蔬菜高.苏南村镇居民人均Se摄入量为34.7 μg/天,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Se摄入量的最低限值50μg/天,头发Se含量平均为336.0 μg/kg,居民膳食Se摄入量和头发Se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低于全国的平均值;居民头发Se含量比广州、上海等地居民低很多.上述结果表明,日常膳食不能满足人体对Se的最低需要,有待开发高效安全的补Se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