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15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分析了天保工程不同区域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从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总结归纳出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林近自然采育更新和结构调整、工程区防灾减灾和森林健康状况保持、天然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与评价等5个重大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现有技术成果、针对新问题设立课题研究和引进国际先进理论技术为工程服务的总体对策;并针对5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人工促进退化天然林恢复、森林近自然经营及健康状态监测等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在鄂西大老岭林场进行的日本落叶松中龄林4种施肥量、3种N与P配比、2种施肥次数的3a试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不同N、P比、不同施肥次数对日本落叶松中龄林生长影响不显著;但14a生B1材积生长比其它平均材积提高28.4%。施肥组合8(A1B1C1)各年生长量均高于其它组合的生长量,其材积比其它平均材积提高32.8%。  相似文献   
13.
克隆毛白杨纤维素合酶基因(PtoCesA1),全长为3 215 bp,与欧洲颤杨的PtrCesA1基因的同源性为97%,具有开放的阅读框,编码区在52~2 988碱基之间,为2 937 bp.构建PtoCesA1基因的全长正义植物表达载体为pBIPA1,经酶切和PCR鉴定确认载体构建正确.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pBIPA1表达载体转入烟草中,转基因植株的纤维细胞壁厚度和木质部厚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形态表征为植株明显变矮,叶片变小.  相似文献   
14.
对5年生和7年生青海云杉苗进行了不同方式的修剪,同时用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其主干和侧枝上的芽进行了处理,发现除去青海云杉顶芽,能够促进苗木侧芽和隐芽的生长发育,提高侧芽的抽枝率,增加新枝的生长量.不同种类的生长调节剂和修剪方式对青海云杉芽的生长发育影响效果显著不同,去顶芽修剪的效果优于纺锤形修剪和篱式修剪,对于7年生苗,主干上仅留3个饱满芽的强度修剪能明显地减少主干上的芽数,使抽枝数也随之减少,处理效果最差.去顶芽能够明显的增加当年新梢数量和长于6 cm的新梢总长度,同时还能增加当年新梢上冬芽数.6BA对青海云杉芽和枝条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抽枝宝在各个修剪处理中表现均最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青海云杉芽的萌发和延长生长.修剪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5年生苗侧枝芽抽枝数影响均极显著,而对7年生苗的影响却不显著;修剪和生长调节剂的交互作用明显地影响了对7年生苗的处理效果,而对5年生苗的影响不显著.去顶芽后再用6BA涂抹青海云杉苗上的保留芽,能有效地促进青海云杉保留芽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形成更多枝条,对青海云杉采穗圃苗的处理效果最佳,强度修剪和用抽枝宝抹芽不适于青海云杉采穗圃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通过动态经济评价模块,将成本构成要素分解成材料消耗,用工消耗和资金换算单位乘子等基本元素,而用以基本元素以自变量的函数描述成本及收入核算项目,借助模块内专门设计的解码过程,通过外部文件,修改成本构成要素的分解层次和描述单位,重新设计成本核算项目的描述函数,实现了经济评价模块同林分生长模型间的柔性结构匹配。压缩数据向量及其相应算法的引入,不仅减少了内存空间的占用量,而且提高了经济评价模块的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16.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微纤丝角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0个10年生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的早材和晚材微纤丝角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早、晚材微纤丝角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同一年轮内早材微纤丝角大于晚材.日本落叶松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异规律为:在髓心处最大,以后逐渐减小.早、晚材微纤丝角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对数和乘幂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R为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早、晚材微纤丝角同树高、形率、树皮厚度、主枝粗、枝干比、主枝夹角、主枝长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早、晚材微纤丝角同胸径、冠幅的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早材与晚材的微纤丝角也相关显著.早材和晚材的微纤丝角受中到强度遗传控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67 4、0.804 3.按照20%的选择率,早材和晚材的微纤丝角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1.82%和29.75%.  相似文献   
17.
对12年生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纸浆材材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遗传参数估计、相关分析及综合评价和选择。结果表明:家系间综纤维素含量、基本密度、早材和晚材纤维长度、早材和晚材壁腔比差异极显著或显著,10g·L-1NaOH抽出物差异也达10%水平显著。各性状受强度或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对日本落叶松进行家系水平的材性改良具有很大的潜力。木材密度与早、晚材壁腔比、10g·L-1NaOH抽出物呈显著正相关,与综纤维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早、晚材纤维长度相互独立;晚材纤维长度与早材纤维长度存在紧密正相关,纤维长度与早材壁腔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晚材壁腔比、综纤维素含量和10g·L-1NaOH抽出物相互独立;综纤维素含量与早材壁腔比呈显著负相关,与晚材壁腔比相关不显著;10g·L-1NaOH抽出物与综纤维素含量、早、晚材壁腔比均相互独立。根据对日本落叶松材质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选出最适合作纸浆林培育的249、340、346、217和364号家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水稻花期偶遇干热风/干旱,导致脆弱的生殖细胞快速失水,极大地降低产量,这一过程中钙离子作为通用的第二信使传导了干旱或其他逆境信号,但背后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分析钙离子透过性胁迫反应阳离子通道家族(calcium-permeable stress-responsive cation channels,CSCs)基因的生理和分子功能,为研究作物干热风的感应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思路。【方法】采用电生理学和遗传学方法,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在水稻中鉴定得到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受体类-钙通道蛋白,名为OsCSC11,对其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进化关系分析。运用qRT-PCR和GUS报告基因活性分析确认OsCSC11的表达模式,在拟南芥原生质体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中瞬时表达OsCSC11-GFP融合蛋白,验证OsCSC11的亚细胞定位;同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OsCSC11的突变体,并通过细胞学等手段分析突变体表型和相关生理功能。【结果】蛋白序列比对发现,OsCSC11具有CSCs家族成员典型的保守结构域DUF221,但与其他成员序列差异大,存在不同于其他成员的特异结构域(motif)属于独立的亚家族。OsCSC11主要在水稻的花药和叶片中表达,进一步分析发现全长OsCSC11处于静息状态,可被高渗透溶液激活;但是删除N端156氨基酸(TM1-3)之后的OsCSC11ΔTM1-3具有组成型的通道活性,特异选择钙、镁二价阳离子;推测TM1-3是这类通道的受体结构域,感应干热风胁迫,而OsCSC11ΔTM1-3区域负责钙信号产生。OsCSC11和OsCSC11ΔTM1-3均定位在细胞质膜上,与其干热风的受体功能相适应。与野生型相比,功能缺失突变体oscsc11-1oscsc11-2的雄蕊较小、花药表面蹙皱,整体多呈弯曲状态,花粉含水量较低,败育率高达60%—70%。【结论】OsCSC11是水稻感应短期干热风/干旱刺激、介导钙离子内流,调控花药水分状态和花粉发育的受体类钙通道,可能参与了水稻雄蕊应对干热风的原初感应过程。  相似文献   
19.
干扰树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目标树生长的初期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7年10月在相同林分条件的14年生马尾松人工纯林中进行干扰树间伐,在间伐和对照地块各建立固定样地20块,并于2010年11月进行复测。基于间伐试验后的3年数据,研究干扰树间伐对目标树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直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扰树间伐前后,目标树生长均明显快于非目标树;干扰树间伐后3年,目标树的胸径生长量和材积生长量分别高于未间伐林分目标树的80%和55%,树高生长则差异较小,枝下高生长明显减慢,冠幅直径生长年均提高0.44 m,同时林分内较大径级的林木数量增加;随着目标树自由生长方向数的增加,目标树的胸径和材积生长增加,树高和枝下高生长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决定因素是目标树自由生长方向数。因此,间伐不应该仅仅注重间伐强度,而且要注重哪些林木(即干扰树)应当被间伐,以便目标树生长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棉花发展成因与战略目标构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八五”以来,江西棉花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91年第1次实现了自给有余,由原棉调入省到调出省的根本转变。主要是制定了各项鼓励政策,采取了有力措施和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对于今后棉花生产的发展应做到稳步发展、主攻单产、走“三高”农业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