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15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为了解陇东塬区冬小麦灌浆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利用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观测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灌浆速率与日最高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总辐射呈正相关,而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通过通径分析,灌浆速率的主要决定因子是日较差和日照时数,其中日照时数影响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达0.731 7,最高气温、日较差、总辐射主要通过日照时数对灌浆速率起间接作用。灌浆速率最大时期出现在冬小麦花后23d前后。  相似文献   
92.
木质林产品碳储量估算是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涉林议题之一。文中在简要概述该议题谈判进展和系统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木质林产品碳流动在森林碳储量中的作用,并评述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相关研究,总结计量方法应用、使用寿命以及垃圾填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3.
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如何科学地经营人工林, 持续地发挥人工林的多种效益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结合在海南、云南、四川、陕西、北京等地开展的近自然森林经营试点研究, 提出了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 包括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目标和技术指标、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的不同作业模式及以目标树为特征的林分作业体系。最后讨论了规避近自然化改造风险的规划方法。这些理论和实施技术可为我国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4.
梭梭抗旱性相关研究现状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梭梭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沙生植物。文中综述了其形态解剖特征、光合特征、水分、保护酶和渗透调节等抗性生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建议开展梭梭无性繁殖、生理生化基础理论、常规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抗旱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为充分挖掘利用梭梭所特有的优良性状及其基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5.
[目的]筛选出稳定分泌抗犬瘟热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方法]用纯化的犬瘟热病毒(CDV)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和有限稀释法克隆杂交瘤细胞。研究了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和染色体数,测定了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并鉴定其特异性和亚型。[结果]经反复筛选和亚克隆后,共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CD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株单抗对CDV均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犬细小病毒均不反应。3株杂交瘤细胞的腹水效价为1∶(8 000~128 000),细胞培养上清效价为1∶(256~512),染色体数为80~100。3株单克隆抗体重链均属于IgG1,轻链均属于κ链。[结论]该研究为研制CDV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华北落叶松生物制浆造纸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深入了解华北落叶松的纸浆物理性能,以华北落叶松为原料,对其生物浆的制浆和造纸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芦苇生物浆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落叶松生物浆的纤维长度和粗度较大;落叶松生物浆很容易打浆,可明显降低打浆能耗;落叶松生物浆具有较高的物理强度,适合生产瓦楞纸、纸板和一般文化用纸,但落叶松生物浆较难漂白。  相似文献   
97.
为深入了解日本落叶松的纸浆物理性能,该文以日本落叶松AS-AQ浆为原料,对纸浆的漂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KP浆的漂白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CEH三段漂白中,最佳有效氯用量为8%,NaOH用量为2.5%,漂白纸浆的白度可达到73%(ISO).在CDEHD漂白中,最佳有效氯用量为9%,EH段NaOH的合理用量为2%,纸浆白度能够达到7.9%(ISO).在D/CE1D1E2D2和DE1D1E2D2漂白中,当总有效氯用量为7.9%时,两种漂白流程都能将纸浆漂到83%(ISO)的高白度.采用过氧化氢加强氧漂再加两段过氧化氢漂白的漂白流程(即OPQP1P2)可以将白度为27%(ISO)的纸浆漂到76%(ISO).无论是漂白浆还是未漂浆,AS-AQ浆的聚合度都在KP浆之上.   相似文献   
98.
宁夏粳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宁夏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对宁夏60份粳稻种质资源材料的16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0份宁夏水稻种质资源材料16个表型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株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经济系数、结实率、秆长这6个表型性状的变异幅度大,方差和标准差较高,具有较大的离散程度;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单株穗数、单穗粒重的变异系数均在14%以上,F测验表明16个表型性状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遗传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表型性状间存在显著、极显著相关关系,有些性状间为正相关关系,而有些性状间则为负相关关系,各表型性状间呈复杂的相互关系;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表型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644~2.092,平均为1.957;以卡方距离按UPGMA法聚类,在遗传相关系数为0.11处可分为8类,其中‘杨和白皮稻’、‘抚105’、‘田丰302’和‘花86’各为一类,其他引进和宁夏自育的水稻品种分别聚在第Ⅳ、Ⅴ、Ⅵ、Ⅷ类,而57%的种质资源材料都聚在了第Ⅵ类,并且第Ⅳ、Ⅴ、Ⅵ、Ⅶ、Ⅷ类在相似系数为0.18处可聚成一大类,亲缘关系很近。‘杨和白皮稻’是宁夏的1个地方品种,与其他种质间亲缘关系最远。研究表明,宁夏粳稻种质资源材料间遗传差异较小,遗传背景比较单一,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99.
为了探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高产机理,以抗虫杂交棉KB02 F1及KB02 F2与两亲本和太D5 F1、鄂抗棉13为材料,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的生理特性(叶绿素SPAD值、SOD活性、POD活性与MDA含量)。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盛铃末期(8月17日左右)为棉花叶片从生理功能旺盛到衰老的转折时期;吐絮初期(9月10日左右)棉花叶片的POD活性与籽棉产量呈负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是-0.8925*;随着植株的衰老(8月17日—9月10日左右),不同品种的SOD、POD活性和MDA含量都逐渐升高;9月10日左右,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F1的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较高,而POD活性与MDA含量较低,显示了较其他品种抗衰老的特性,最终获得了最高产量3828 kg/hm2;KB02F2在抗衰老的生理特性和产量上有所衰退,但仍强于常规棉及亲本。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新型复合微生物肥对棉花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能够为棉田复合微生物肥的精准施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施用不同浓度复合微生物肥后,测定棉花生长和产量指标,并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施用复合微生物肥能够使植株高度增加4.0%~9.2%,果枝数增加2.3%-9.6%,结铃数增加3.5%~6.9%,单铃重和皮棉产量最高增幅分别达5.0%和16.6%。棉花株高、果枝数和单株铃数分别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处理对各项分析指标促进效果的综合得分排名依次为T3>T2>T4>T1>CK。【结论】施用复合微生物肥能够显著增加棉花株高、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和皮棉产量。当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浓度为450 kg/hm2时,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综合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