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6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该文以葡聚六糖为试材,研究了葡聚六糖叶面喷施诱导后黄瓜幼苗叶片5种酶的活性变化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葡聚六糖诱导的黄瓜幼苗叶片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而抗坏血酸氧化物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这些酶活性的变化可能与葡聚六糖诱导黄瓜幼苗的抗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2.
曲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312-10313
通过实际考察和对股份合作制正式制度供给的分析,指出存在两种股份类型的划分标准,并提出在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正式制度供给中,采取明文规定两种划分标准的做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王泽霖  曲波  林凤 《种子》2012,31(5):34-39
长期保存的种子会发生老化,活力会降低。为研究种子活力的修复,采用高温老化法处理玉米冀玉8号种子,模拟自然老化,将种子用铝箔袋密封包装置于50℃恒温箱,用CaCl2、AsA、GA3溶液对不同老化程度的种子进行修复处理,测定种子生活力、活力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随老化处理时间延长,种子的发芽能力、活力和幼苗生长速度不断下降;修复剂处理对不同老化程度种子的修复能力有差异,其中GA3和AsA只对中低活力(老化5、6、7 d)种子的发芽势和幼苗生长速度有一定修复作用,CaCl2对各梯度老化种子均有修复作用,并且修复效果好于GA3和AsA,主要体现在可以显著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对比了不同浓度的CaCl2的修复效果,发现0.025 mg/L CaCl2溶液的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在辽宁境内10个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多发地进行调查,采集豚草根际土壤,淘洗-过筛-重糖离心法分离线虫并镜检,分离出20个属的线虫,鉴定出7种: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钩形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aduncus),小尾盾线虫(Scutellonema brachyurus),喜悦平滑垫刃线虫(Psilenchus hilarulus),畸形新头叶环线虫(Neolobocriconema aberrans),裂片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sparsus)和小茎线虫(Ditylenchus parvus)。同时,还分离到其他植物线虫、捕食性线虫、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不同种类线虫出现的频率和数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以兰科孑遗植物双蕊兰(Diplandrorchis sinica)菌根为材料,通过分离、纯化、培养其菌根真菌,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温度、碳源、氮源和培养基p H等培养条件建立双蕊兰菌根真菌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双蕊兰菌根真菌菌落白色或浅黄色,呈均匀辐射状向外生长;生长面有稀松或较丰富的气生菌丝,带有透明液滴。通过对菌落生长速率的测定与分析,4种因素的最佳综合水平为:碳源为半乳糖,浓度为2%;氮源为硝酸铵,浓度为0.5%;p H为6;温度为25℃。菌落生长速率随着天数的递增而以较快的速度下降,第7天之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黄顶菊入侵对不同地区土壤氮循环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入侵植物对入侵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受到生态学家的关注。本文选取天津静海、河北献县及河北衡水湖3个黄顶菊入侵样地,研究黄顶菊入侵对不同地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入侵地土壤(CK)相比,黄顶菊入侵明显地改变了3个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且存在地区差异,静海和献县入侵地全氮升高,衡水湖则下降;静海和衡水湖土壤硝态氮下降,而献县上升,土壤氨氧化潜势的变化趋势与硝态氮的变化趋势一致。土壤氮循环相关酶活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特异性。同时,黄顶菊入侵静海、献县和衡水湖3个地区样地中的微生物量碳分别比CK提高27.05%,57.62%和40.31%;静海和献县入侵地的微生物量氮分别比CK高37.40%,106.48%,差异显著。黄顶菊入侵对土壤氮素养分、氮相关酶活性及微生物量影响的地区差异可能与入侵地被入侵前养分含量有关,表现出使土壤养分状况均一化趋势。对于黄顶菊防控策略的制定要根据各地区情况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7.
7种委陵菜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沈阳地区7种委陵菜属Potentilla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种委陵菜上、下叶表皮细胞垂周壁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波浪状增厚,使表皮细胞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增强了叶的抗逆性和机械支撑能力,根据表皮细胞形状可将叶表皮微形态分为3种类型:1)多边形:蔓委陵菜P. flagella、莓叶委陵菜P. fragarioides、翻白委陵菜P.discolor、伏委陵菜P.paradoxa和三叶委陵菜P.freyniana的上表皮;2)近多边形:羽叶委陵菜P.multicaulis、蛇含委陵菜P.kalinin的上表皮和莓叶委陵菜、伏委陵菜的下表皮;3)不规则形:蔓委陵菜、翻白委陵菜、羽叶委陵菜、蛇含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的下表皮。7种委陵菜气孔器分布特点:莓叶委陵菜、翻白委陵菜、伏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的上表皮无气孔器分布;蔓委陵菜上表皮的气孔器零星分布;羽叶委陵菜、蛇含委陵菜的上表皮和蔓委陵菜、羽叶委陵菜、蛇含委陵菜、莓叶委陵菜、翻白委陵菜、伏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的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分布。在7种委陵菜的下表皮中莓叶委陵菜、羽叶委陵菜和翻白委陵菜的气孔指数相对较大,蔓委陵菜、伏委陵菜、蛇含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气孔指数相对较小,蔓委陵菜、羽叶委陵菜和蛇含委陵菜的上表皮气孔指数明显小于其下表皮。通过对7种委陵菜气孔指数的比较研究表明,蔓委陵菜、伏委陵菜、蛇含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8.
牛尾菜的资源利用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牛尾菜的形态特征、分布与生长习性、利用价值、栽培方法以及牛尾菜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引种驯化,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1P64F型汽油机“游车”故障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的4种林型植被下,采用"之"形路线及土壤剖面取样法,多点采集土壤样品242份,按照常规分离和鉴定方法,初步分离鉴定出真菌45个属、82个种,其中接合菌11种,子囊菌8种,无性型真菌63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