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2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14篇
园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成土母质及土壤质地对油菜施钾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区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施钾效果受成土母质的影响,施钾效果高低顺序为:花岗岩>小河冲积物>红砂岩>页岩>Q3>长江冲积物>Q2;土壤质地对油菜施钾效果产生明显影响,油菜施钾增产效果与土壤中>0.02mm的细粒含量成显著正相关,其中与>0.2 mm的粗粒含量也成正相关,即质地愈粗施钾效果愈好,而粘粒含量愈高则施钾效果愈差.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六种土壤上接种 VAM 真菌(G·epigaeum)对玉米磷、锌营养及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磷土壤上接种菌根菌,显著地促进了宿主植物的生长,提高了玉米植株中磷、锌的含量及吸收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拓宽高产施肥的传统观念,将土壤和肥料施入的养分视为自然资源,提出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策略:在施肥技术上,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为目标,以积极发展有机肥为基础,对氮重在作物营养分期逐步调控,尽可能提高施肥量的准确性;对磷钾重在土壤养分消长趋势监控,施肥量可保持相对稳定。在研究方法上,以氮为重点,适当减少试验因素,增加因素水平。在化肥资源开发上,挖掘国内生产潜力,限制氮肥进口,适当增加磷钾肥进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为例,阐述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展示了在轮作施肥运筹,作物氮营养基因型与施肥调控的关系,施肥与节水灌溉等农业管理措施的优化组合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幼苗密集种植、尼龙网分隔根-土界面的方法研究小麦根际微区土壤交换性钾与缓效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小麦根际微区内,仅在根表的1 mm 范围内交换性钾呈现相对富集,其他部分的交换性钾呈亏缺状况,其亏缺率与亏缺范围因土壤质地和施钾量的不同而有改变。砂土钾的迁移速率大于轻壤土。前者的亏缺区也大于后者,增施钾肥后根际交换钾的亏缺率增大,加速了钾向根表的迁移和供应。此外,小麦根际微区的缓效钾也呈现亏缺状况。  相似文献   
16.
滴灌施肥对土壤铁、磷有效性及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中畦灌和滴灌方式对土壤pH和有效铁、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可提高水、肥生产效率,增加番茄产量。滴灌条件下根围润湿区土壤可以经常保持较高的含水量,pH高于根外非润湿区和畦灌区,其土壤有效磷的含量高,而土壤有效铁的含量较低。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配用一定量柠檬酸不仅可降低润湿区土壤pH,还可提高土壤有效铁含量,并增加叶片中铁、磷的含量,进而果实产量也相应地提高。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菌丝-土壤界面(菌丝际)新概念,创立了定量测定菌丝际微域土壤养分分布的盆栽模拟新方法,并以磷为例说明了菌丝吸收对菌丝周围养分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江西赣南脐橙产区种植面积达150万亩,脐橙的产量和品质均属国内优质之列。近年来,在脐橙结果期,当地所引进的主栽品种纽荷尔出现了叶片黄化甚至落果的新问题,造成严重减产。更让果农心急如焚的是,这些症状还有逐年加重之势。专家确诊脐橙缺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有专家到现场观察并判断是缺硼所引起。当果农们在喷施了硼肥(主要为硼泥等)以后,问题却丝毫没有得到解决。在2006年7月,当地又邀请了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营养专家王运华教授带着研究生们来到赣南脐橙产区进行深入调研。经查阅资料他了解到,赣州地区土壤有效硼含量范围仅在  相似文献   
19.
有读者反映:年前,在广东和海南一带的蔬菜、菠萝及多种经济作物农田里,都能发现作物植株根部土面上明显残存着灰白色粉渣!原来那是前期施用了磷肥"普钙"剩下的残渣。为什么留下那么多残渣?不是说普钙是水溶性磷肥吗?这些留在地表的物质又是什么?到底普钙的成分含有哪些物质?应该怎样合理施用它才不会留下大量残渣?这些残渣的出现是不是既造成了浪费又影响作物生长?面对读者的疑问,现请中国农大教授曹一平为大家作几点解释。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7日进入立冬节气,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此时北方冷空气已经具有较强的势力,有时会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江西农谚云:"立冬油菜小雪麦";还有农谚说"立了冬,把地耕,能使土里养分增"之说。油菜是中国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也是一种用地养地的好茬口。关于油菜平衡施肥的配料用量与配比。在充分利用有机肥的前提下,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产量目标施用氮磷钾肥,主要是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以湖北省油菜养分管理建议为例,氮、磷、钾肥的推荐量如下:产量水平100-200公斤/亩,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5-7公斤/亩,硼砂0.75公斤/亩等。在施肥时期上,由于油菜生育期长,分次施用氮肥和钾肥可以提高利用率。为此适当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