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38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详细介绍了用双阻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活体测定小白菜叶片活体细胞中硝酸根离子的活度的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微电极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呈对数曲线的关系,斜率为48~58mV,对硝酸根离子浓度有较低的检出限,是一种选择性高、灵敏、经济的测定植物活体细胞中离子活度的方法。小白菜生长至六叶期时,用含有5molm-3NO3-的营养液诱导48h。测定结果表明,叶片细胞中硝酸根离子活度分布在活度高低明显不同的两个区间内,在细胞质中是0.24~10molm-3,液泡中20~110molm-3,且两个区间在细胞跨膜电位上也有差异。液泡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所以,植物所吸收的硝酸根离子都集中在液泡中。  相似文献   
92.
鳄鱼的历史相当悠久,其最早的祖先可以追溯到23亿年前的中生代,而在1.4亿年前的中生代白正纪便已经达到其黄金时代。当时地球上是爬行动物的天下,也是形形色色的恐龙县为兴盛的时期。然而一场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释的神秘天灾,竟然将地球上所有的恐龙通通油灭干净。而鳄类却奇迹般地逃过了“鬼门关”,继续生存到现代。但在今天,鳄鱼虽然没有像恐龙那样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世界上鳄鱼数量正在剧减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998年的最后一个月,我有幸采访了中美两国鳄鱼专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黄祸坚教授和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官员皮…  相似文献   
93.
超高温堆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和水稻产量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超高温堆肥发酵时间短,铵态氮和有机酸含量均较高,但发酵产物腐熟不完全。研究超高温堆肥施入土壤后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其安全有效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两季盆栽试验,设置了不施氮肥对照 (N0)、单施化肥 (CF) 和等氮条件下分别以20%普通有机肥氮 (CvC)、发酵原料氮 (FRM)、超高温堆肥产物氮 (HTC) 与80%无机氮配施共5个处理。调查了水稻长势,收获期测产,并取样分析了氮磷钾吸收量,同时测定了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养分和微生物活性。  【结果】  HTC处理水稻产量、分蘖数、穗粒数、植株吸氮量和氮素回收率均最高,2016、2017年HTC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比 CF 处理提高了25.8%、32.8%,比CvC处理提高了22.4%、16.5%,水稻穗粒数分别比CvC提高了26.8%、37.5% (P < 0.05)。2016、2017年HTC处理总钾累积量分别比CvC高出45.5%、33.9% (P < 0.05)。两年试验中,CvC和HTC处理的水稻氮素回收率显著高于CF处理,HTC处理又高于CvC处理 (2016年达显著水平)。水稻收获后,HTC处理的土壤有机碳、矿质氮含量显著高于CvC处理,而CvC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HTC处理。HTC处理土壤有机质中可溶性有机碳如挥发性有机酸、游离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CvC处理,因而土壤AWCD值最高,微生物活性最强。CvC处理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胺类的利用率较高,HTC处理的对羧酸、氨基酸类利用率较高。回归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土壤电导率、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及AWCD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矿质氮含量、植株钾累计吸收量均与土壤全氮含量及AWCD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论】  尽管超高温堆肥在物料腐熟程度上不如普通有机肥,但该工艺处理时间短,温度高,在确保杀灭有害微生物的同时,保留了较高的碳和氮含量。在20% N替代水平下,施用超高温堆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回收率的提升效果优于普通有机肥,这与提高水稻钾吸收利用量、土壤矿质氮含量与微生物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小麦光敏色素互作因子TaPIF4基因的结构、特性以及在小麦中的具体功能,从小麦中克隆TaPIF4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该基因在48 h内的节律表达及在低温、干旱、高盐和脱落酸(ABA)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推测其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果表明,TaPIF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053 bp,编码350个氨基酸,所编码的蛋白在C端含有1个b HLH结构域。TaPIF4蛋白的b HLH结构域保守程度高,在进化关系上与粗山羊草的PIF4-like蛋白最近。TaPIF4基因的表达具有昼夜节律性,在光照条件下表达量低,在黑暗条件下表达量高。TaPIF4基因在外源ABA处理下表达被明显抑制;在干旱处理下,短时间内其表达量升高,之后下降;冷处理下,表达模式与干旱处理相反;盐处理下,其表达无明显规律。推测TaPIF4基因可能参与植物ABA、干旱、低温胁迫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5.
电力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电力工程的组成、占地以及施工和生产工艺、土石方量及弃渣等工程特点的分析,总结出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与运行期间的水土流失特点。对照涉及电力项目产业发展规划、国家政策与产业布局,分别从电力项目水土保持的准入、限批和缓批方面提出共50项准入条件。根据有关技术规范和水土保持新国标的规定,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提出须修正主体设计的11项方案准入条件、须修改水土保持方案的7项方案准入条件。  相似文献   
96.
曹云 《畜禽业》2018,(4):12-13
为研究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发酵豆渣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在江苏泰州一规模化猪场选取10头哺乳母猪进行发酵豆渣替代部分豆粕和麸皮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5%的发酵豆渣提高了母猪泌乳期日均采食量;在哺乳期24 d时,发酵豆渣组仔猪存活率比对照组高32%;在哺乳期27 d时,发酵豆渣组仔猪平均体增重增加。母猪泌乳量和仔猪窝重在哺乳期24 d和27 d无显著差异。泌乳期日粮添加5%的发酵豆渣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增加了母猪采食量,提高了仔猪存活率,使母猪产后体况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7.
2010年秋季(9-1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近10a来同期最多,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平均日照时数比常年同期偏少。入秋以后,农区大部光热条件较好,初霜期接近常年或偏晚,利于秋收作物灌浆成熟和收获晾晒;秋播区大部光温水匹配较好,农业干旱发生范围小、影响轻,对秋播作物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有利。但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局地发生暴雨洪涝灾害,不利于秋收作物成熟收晒和秋播作物备耕播种;秋末,北方部分冬麦区出现旱情,冬小麦播种出苗受到影响;另外,秋台风给沿海地区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水产养殖带来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98.
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对12种农业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为双叶细辛发展为新型植物杀菌剂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双叶细辛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1 mg/mL质量浓度下,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对12种病原真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并且测定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对抑菌率在70%以上的病原菌的EC50,根据结果测定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率以及离体实验.[结果]双叶细辛甲醇粗提物对火龙果黑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100%,EC50为0.188 mg/mL.双叶细辛石油醚相对香蕉炭疽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99.51%,EC50为0.202 mg/mL.双叶细辛乙酸乙酯相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99.95%,EC50为0.099 mg/mL.质量浓度在2,4,8 mg/mL时,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以及石油醚相对香蕉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均在60%以上,双叶细辛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在90%以上.离体实验结果表明双叶细辛石油醚相以及乙酸乙酯相对香蕉果实炭疽病有较好防治效果,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防治效果优于0.2 mg/mL的多菌灵.[结论]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具有抑菌广谱性,可以开发成为植物源抑菌剂.其中双叶细辛甲醇提取物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相均对香蕉炭疽病菌表现出优良的防治效果,推测双叶细辛中存在对香蕉炭疽病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物质,这一发现可对将来双叶细辛开发成为防治香蕉炭疽病的有效杀菌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
作者总结病原学原理、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等,总结出一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沼液处理对连作西瓜枯萎病发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沼液防治土传病害是实现沼液高值利用重要途径。以西瓜优佳018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式,研究等氮磷钾养分下,沼液结合覆膜、闷棚等综合防治措施,对西瓜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削减效果以及对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或沼液结合覆膜、闷棚等处理连作土壤20天,能有效降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其中沼液处理降低幅度更大。处理期间,沼液和水处理土壤温度、湿度显著高于对照。沼液处理减缓了西瓜枯萎病大面积发生的时间,前期(西瓜移栽后的45天内)西瓜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水处理和对照,开花期之后发病率大幅提高,因而西瓜收获时沼液处理与对照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但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与对照和水处理相比,沼液处理西瓜产量、商品果产量、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提高,而硝酸盐含量降低,但沼液处理西瓜含糖量低于对照。以上表明,利用沼液处理西瓜连作土壤能有效增加西瓜产量,提升品质,并对枯萎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