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9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主要讨论了长期施肥对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效碳库和土壤碳素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对土壤 效碳库和碳素有效率有很大影响。有机肥处理和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易氧化碳,可矿化碳含量,土壤碳素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和无机肥处理的。  相似文献   
72.
植物硫素营养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缺S的状况在世界范围内呈现扩大的态势.作物和土壤的S素分析有助于作物获得高产.本文综述了植物可见症状、植物组织分析和土壤分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植物组织分析诊断技术包括全S、硫酸盐-S、N/S比、苹果酸盐/硫酸盐比、种子含S量及小麦籽粒戊二醛浸泡比色法.分析种子的S含量是诊断大豆S素状况一个简单而又可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诊断植物S素营养状况的新方向,因为它可以在作物播种前确定作物的S素状况.土壤分析作为诊断土壤S状况时,还应考虑深层土壤的S含量、硫酸盐淋溶指数、环境条件及田间管理历史.  相似文献   
73.
小流域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以四川省资阳市松涛镇的响水村小流域为研究背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研究了小流域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表层养分含量均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总趋势大都具有条带状和斑块状的特点,旱地、果园、裸地的土壤全氮、有机质普遍缺乏,特别是处于坡顶的裸地,应成为今后的控制重点,此外,旱地、果园的水溶态养分高值分布区也应给予高度重视。方差分析与均值比较表明:土地利用对全氮、有机质、全磷、水溶性磷含量都有显著影响(P<0.01),其影响程度为有机质>全氮>全磷>水溶性磷,而全钾、硝态氮则不受土地利用的显著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紫色土钾素含量更倾向于土壤母质中所含矿物的控制,而土壤硝态氮的情况比较复杂,可能有更为重要的因素(如施肥、降雨、径流)制约着硝态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74.
长效碳酸氢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效肥料是化肥的五个发展方向之一1)[3],日益受到化学家、土壤学家、农学家及园艺家的重视。包膜长效肥料可以利用现有速效化肥来制备,营养成份可以按需要进行调配,粒度大小和养分释放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所以其研究也较为活跃[2,4,6,11,14,15,16]。  相似文献   
75.
施肥与水体环境质量论施肥对环境的影响(2)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曹志洪 《土壤》2003,35(5):353-363
氮肥施用过量,无论是无机N肥或有机肥都会在土壤中积累。特别是栽种浅根系和小根系的蔬菜地,土壤累积的NO3-N能淋洗到地下水使NO3-超标。在种植深根系和有较大根系的作物如稻、麦、玉米和棉花等大田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土壤,目前的施肥水平下尤其在作物生长期内一般不会有NO3-积累,也不可能污染地下水。地表水体中85%以上是NH4^ -N,主要来源于人畜粪尿和有机肥,不是源于当季施入的无机N肥。保护水环境质量的重点应放在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水等非点源污染的治理上。温带地区大多数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是P。有机肥和无机P肥过量使用都会使土壤P不断累积。据在苏南太湖地区的调研证明,P素非点源污染中,农田进入水体的P(含水体下淤泥扩散的P)的相对贡献率不到10%。而畜、禽、人排泄物及生活污水、淡水养殖业等P的相对贡献率在90%左右。农田P进入水体的冬麦季比稻季多2~3倍。旱地中以蔬菜基地土壤P素累积最多(蔬菜基地多数在城市近郊)对水体污染威胁最大。为此,建议蔬菜基地最好从近郊迁移到较远的地区,该区种植结构可作相应调整。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保持足够面积的稻田,压缩冬麦面积,部分改种油菜或其它经济作物:部分种牧草养鹅,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部分种冬绿肥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76.
科学施肥与我国粮食安全保障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曹志洪 《土壤》1998,30(2):57-63,69
施肥(包括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是扩大物质循环提高粮食产、质量和保持土壤肥力所不可缺少的。肥料是粮食的粮食,国内外的实践业已证明,在所有增产因子中只有施肥量与粮食产量呈直线相关关系(R=0.9433)。1981-1990年间我国肥料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从37%上升到50%,随着高产品种的推广,粮食对肥料的依赖性将会越来越大。到我国人口达到16亿(2050年前后)时粮食的总需求量为7.2亿吨,即到205  相似文献   
77.
杨梅的硼素营养及施硼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综述了硼在杨梅Myrica rubra营养中的地位,缺硼的营养诊断,施硼对杨梅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杨梅最佳施硼技术。硼是对杨梅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的营养元素。杨梅缺硼最典型的症状是叶小,新发枝条簇生,梢顶枯萎。缺硼会严重抑制其生长,甚至导致树体的死亡。杨梅施硼不但可以促进杨梅春夏梢的发生,显著提高杨梅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而且还能减轻杨梅结果大小年的现象。杨梅土壤缺硼的临界值为0.3 mg.kg-1,叶片缺硼临界值为17.0 mg.kg-1。可以通过每隔3 a施硼砂50 g.株-1或每年在花芽萌动前叶面喷施2.0 g.L-1硼砂溶液来矫正杨梅缺硼。图1表1参29  相似文献   
78.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强度集约经营是大量施用肥料和冬季地表覆盖增温,使竹笋早出高产,给竹农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的管理栽培技术。在雷竹主产区浙江临安三口镇,采集种植时间分别为1,5,10,15 a的雷竹林土壤以及水田土壤(该区雷竹林主要是在这些水田上改制发展的)作为雷竹林的起始土壤(0 a),各4次重复,旨在分析雷竹林土壤有机质随雷竹种植时间和土壤剖面深度空间的变化情况,为雷竹林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依据。结果表明:雷竹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随种植时间先略微下降,再稳步上升。0,1,5,10和15 a的0~10 cm表层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0.96,25.55,26.35,33.07和79.24 g.kg-1。10 a的雷竹林土壤有机质已超过起始土壤,15 a雷竹林土壤有机质已达到起始土壤的2.5倍,证明强度集约经营导致了雷竹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快速累积。雷竹林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剖面空间的变化呈随深度加深而递减的规律,以10 a为例,表层(0~10 cm),亚表层(10~20 cm)和底层(20~40 cm)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3.07,27.64,13.73 g.kg-1,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分别是亚表层和底层的1.2和2.4倍,其他年限的也都有相同的趋势。不同年限雷竹林土壤剖面底层的有机质质量分数都表现为最初没有明显下降,随种植时间的增长略增的趋势,变动幅度很小,相对平稳。可见强度集约经营措施主要对表层(0~10 cm)和亚表层(10~20 cm)即生产雷竹笋的主要土层有显著的作用。还讨论了土壤有机质快速积累对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的可能影响。图1表2参20  相似文献   
79.
太湖地区渗育性水稻土径流中磷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于 2 0 0 2年在太湖地区渗育性水稻土上进行 ,研究不同施磷水平下 (P 0、30、70、15 0和30 0kghm-2 )麦稻轮作中土壤径流磷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 :在麦稻轮作期间 ,除最高施磷处理P 30 0kghm-2的径流磷损失达到P 0 75kghm-2 外 ,其余各施肥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虽然径流损失的磷最多也不足施磷量的 0 1% ;但径流中溶解磷浓度均已超过水体富营养化磷浓度的阈值 ( 0 0 2mgL-1) ,故农田径流携带的磷长期进入水体也会加重水体富营养化。径流携带的磷以产生第一次径流时为最多 ;径流磷中以颗粒磷为主占总磷的 6 0 %以上 ;溶解磷则在 4 0 %以下 ,而溶解磷中以有机磷为主 ,除P 30 0kghm-2 处理外 ,其余处理的径流中溶解有机磷占总溶解磷的 5 2 0 %~ 76 2 %之间。因此 ,仅测定溶解的无机磷作为溶解磷组分 ,必将低估径流溶解磷的数量及其贡献 ;施肥未增加当季径流中溶解有机磷的浓度  相似文献   
80.
研究了种植紫花苜蓿 (MedicagosativaL )在接种和不接种菌根真菌 (GlomuscaledoniumL )情况下对土壤中苯并 [a]芘 (B[a]P)的降解动态。历经 90天的温室盆栽试验表明 ,较高浓度 (10 0mgkg-1)B[a]P能降低菌根真菌对植物根的侵染率。种植紫花苜蓿和接种菌根真菌能促进土壤中可提取态B[a]P的降解 ,在接种情况下 ,有植物时对三种浓度 (1mgkg-1,10mgkg-1,10 0mgkg-1)B[a]P的降解率分别达 86 2 %、86 6 %、5 7 0 % ;而没有植物时B[a]P的降解率为 5 3 5 %、5 3 0 %、33 0 %。不接菌根真菌时的降解率比接菌根真菌的低得多 ,不接种菌根真菌时 ,有植物的B[a]P降解率分别达 75 9%、77 7%、5 3 4 % ;而不种植物的降解率分别为 5 4 9%、5 2 6 %、34 1% ,低、中浓度 (1mgkg-1,10mgkg-1)两处理的降解率明显地高于高浓度处理(p <0 0 5 )。B[a]P添加对土壤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高浓度B[a]P处理土壤的酶活性明显地低于其它三个处理 ,接种菌根真菌能够提高土壤中的酶活性 ,从而促进了土壤中B[a]P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