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35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介绍了实验区发展概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计算方法。以全国14个地级市实验区为例,以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为4个子系统,选择出4组19个评价指标,计算了各实验区各子系统发展指数、协调度及可持续发展水平;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依据协调度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将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分为高协调强可持续型(ChSh),低协调弱可持续型(CLSL),中等型(CmSm)。其中,CmSm型又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型,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均衡型两个亚类,并指出了各类型对应的城市组群,提出了不同组群实验区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72.
沙棘植物柔性坝糙率系数的野外水流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沙棘植物柔性坝的糙率系数,在陕西省华县小华山水库沙棘植物柔性坝进行了沙棘植物柔性坝野外水流试验。运用河流泥沙动力学理论推导了沙棘植物柔性坝的糙率估计公式,并对一定生长期非淹没流的沙棘植物柔性坝的糙率系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沙棘柔性坝的糙率范围大致介于0.04~0.09的范围内;并基于野外水流试验数据,按照河流动力学方法对沙棘植物柔性坝的糙率系数进行了反推计算,所得结果与用理论公式估计的结果比较吻合,表明沙棘植物柔性坝糙率理论估计公式可用于对沙棘植物柔性坝的糙率估计,这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沙棘植物柔性坝的拦沙效应与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为了分析不同地区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种内分化,能够准确地鉴定该病菌,以服务于黄瓜抗病育种,对2007-2014年采集的黄瓜棒孢叶斑病菌多主棒孢经单孢纯化获得34个菌株。利用公开发表的特异性引物CCF/CCR对其进行了PCR分子鉴定,结果表明:34个菌株均扩增得到了预期272 bp的特异片段,说明均为多主棒孢菌。应用真菌核糖体rDNA区通用引物ITS1和ITS4分别扩增各个菌株的r 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经测序并比对分析,34个菌株均扩增得到了559 bp的特异片段,其中32个从黄瓜上分离的多主棒孢病菌菌株碱基序列完全一致,2个从番茄上分离的菌株碱基序列完全一致,二者的差异在于2个SNP位点T-C、G-A的突变,二者相似度为99.64%。说明,多主棒孢菌属种间的ITS区序列高度保守,利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可以为多主棒孢菌的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依据,可以区分出黄瓜和番茄寄主上的多主棒孢菌。  相似文献   
74.
津优319是果实商品性尤为突出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母本、父本分别是自交系117D507-2、QF19。津优319耐低温弱光,植株长势较强,叶片中等大小,主蔓结瓜为主,瓜条商品性突出,棒状,顺直整齐,瓜把短,瓜长36.0~38.0cm,单瓜质量约290 g;瓜色深绿,色泽油亮;刺瘤中等,无棱;畸形瓜率低于10%;瓜腔小,果肉淡绿色,口感脆甜。综合抗病性强,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CMV;丰产潜力好,栽培得当每667 m2产量超过10 000 kg,适合我国华东、华北地区春秋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75.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生产范式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态—生产范式区划,可以了解区域自然资源的特点、潜力及农牧业潜在的发展方向,了解目前农牧林业生产特点,从而为确定一致而长期的治理方针和措施、确定进行生态重建和持续发展生产的宏观地域格局提供前提和基础。在借鉴相关区划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生产范式区划的原则,构建了区划的等级系统和指标体系,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进行生态—生产范式区划研究,将其划分为3个范式区、7个范式小区和21个单元区。  相似文献   
76.
以宁强县地质灾害点空间分布点为数据源,通过引入生态学中最近邻分析法和Ripley K函数法两种点格局分析方法,首次定量的刻画了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格局,揭示了其点空间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宏观结构的形成遵从某些普遍的规律,一些看起来似乎是毫无关联的"独立事件",实际上都在"暗中"遵从某种既定的规律;2)最近邻分析法计算得出,宁强县灾害点的Z score值为-12.44(P0.05)。这说明地质灾害点具有明显的聚集分布特征;3)Ripley提出的点格局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只能分析单一尺度空间分布格局的缺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点的信息,可以描述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信息。经过计算得出,以1km为起点,1km为步长的0-20km空间尺度上,地质灾害点的空间分布都呈聚集分布状态;4)两种点格局方法分析发现,地质灾害在空间上表现为聚集分布状态。从小区域上讲,这种聚集效应在空间上的表现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地段或区域以及大大小小的滑坡群,是地质灾害群发性的反映。从大的区域上讲,正是有了地质灾害的聚集效应,才会有事故多发地段,进而导致不同的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危险性分区。  相似文献   
77.
[目地]研究流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与水沙的关系,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GIMMS NDVI)、气温、降水和径流量、输沙量数据,利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和对气温与降水的响应,及其与径流量和输沙量关系。[结果]①1982—2015年黄河流域及上、中游流域NDVI均呈显著线性增加趋势,中游流域增速最快,显著增加区域面积也最大。②1982—2015年黄河流域NDVI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面积分别占22.39%和21.99%,集中分布在中北部区域。③2000—2015年黄河流域总体和上游流域年径流量均表现出增加趋势,上游和中游流域输沙量呈下降趋势。黄河流域水沙关系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1982—2015年植被总体呈改善趋势,但具有明显空间差异特征,植被变化与河流径流和输沙变化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土高原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中居于承东启西、协调东西关系的重要战略地位,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对于西部大于发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全面分析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本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出了包括高级综合指标、基本指标和元素指标3个类型的层次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构框架、熵技术支持下确定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以及用于黄土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79.
在明晰土地整理及其时机分析定义的基础上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 ,对关中地区土地整理的时机做出评价。首先采用位序标准化法和极值标准化法分别处理 ,然后用层次分析法 (AHP)确定各因素因子的权重 ,最后得到各地区的总分值 ,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西安地区 ,咸阳和渭南 ,宝鸡和铜川。认为政府可以此为依据 ,做出不同地区不同的政策调整以引导政府以外投资的方向。最后阐述了土地整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整理过程中所忽略的坟茔地整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运行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在对西部退耕还林 (草 )的必要性及目前状况论述的基础上 ,分析了它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退耕地区人口城市化、提高可耕地的产出能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完善补助机制 6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