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7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SLA-DQA基因在苏太猪大肠杆菌F18菌株抗性群体和大约克猪、梅山猪断奶仔猪各组织间的表达规律及其在3个群体间表达差异的分析,探讨SLA-DQA基因与国内外猪品种断奶仔猪不同水平免疫机能和大肠杆菌抗性间的潜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SLA-DQA基因在3个猪群体所检测的11个组织中均表达,并且表达规律基本一致,在肺脏、脾脏、淋巴结等免疫器官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胃、十二指肠、空肠等消化道中表达量居中。SLA-DQA基因在苏太猪所有检测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最高,大约克中次之,梅山猪中表达量最低。尤其在肺脏、淋巴结和胸腺3个组织中,SLA-DQA基因在苏太猪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在梅山猪中的表达量;在胸腺组织中,SLA-DQA基因在苏太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约克猪。研究结果表明,SA-DQA基因在断奶仔猪受大肠杆菌F18菌株病原菌侵袭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和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抗原递呈和激发机体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2.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发展中国家人群腹泻的主要原因,一直是西方国家旅行者腹泻的最常见病因,也是引起动物(尤其是幼龄动物)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根据ETEC产生热敏和(或)热稳定肠毒素特性可以将其分类成不同致病型。针对这类重要病原体的疫苗研发目前仍然面临着艰难的挑战。本文综述了病原体-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两方面介绍致病菌的多种毒力因子以及作为靶标研发疫苗的潜力,分析了病原与不同宿主易感性的差异,为针对ETEC新型疫苗的研发和有效预防ETEC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3.
用纯化的人O型红细胞膜吸咐兔瘟病毒后,分别用超薄切片和负染对兔瘟病毒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观察和研究。在超薄切片上兔瘟病毒的直径为27~32nm,病毒呈六角形或卵圆形,电子致密的髓蕊直径为14~17nm。病毒衣壳由2层结构组成,即壁厚约为2nm的六角形内壳层和由许多纤维状突起组成的外壳层,从负染样品可见兔瘟病毒呈球形,并通过病毒衣壳的外层亚基与红细胞膜表面相连,因此血凝因子存在于兔瘟病毒外层衣壳亚基的顶端。  相似文献   
114.
鹅副粘病毒YG97分离株HN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鹅副粘病毒分离株YG97经10日龄鸡胚增殖后纯化,提取病毒的基因组RNA,采用RT-PCR一次性扩增出与预期设计的1.9kb大小相符合的特异性条带。将扩增产物提纯后克隆入pGEM^R-T载体,经转化、筛选及酶切鉴定后,初步获得了含鹅副粘病毒HN基因的阳性克隆,进一步进行了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的病毒的HN基因片段的长度为198bp,共编码571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YG97与LaSota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79%,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7%。与台湾1995年分离株Taiwan/95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3%、96%,说明YG97与Taiwan/95亲缘关系较近,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与国内外部分发表的其它NDV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0%-84%之间,氨基酸的同源性在87%-91%之间。同源性分析表明YG97相对于经典的NDV在HN基因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115.
本文论述了针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超强毒株(VVMDV)的新的预防方法。用禽痘病毒(FPV)和火鸡疱疹病毒(HVT)重组体来表达MDV抗原获得成功。研究发现,MDV血清Ⅰ型中的糖蛋白B(gB_1)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原,对具有遗传特征性的易感鸡群提供免疫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FPV—gB_1,重组体免疫效果可抗被MDV的母源抗体所减弱,构建表达MDV和新城疫病毒(NDV)抗原HVT重组体能有效抵抗马立克病和典型的新城疫病,抗MDV和NDV的母源抗体并不能显著地影响细胞介导的HVT重组疫苗的免疫效果。反转录病毒插入诱变以及表达MDV抗原产生免疫作用的其它方法在本文中一并讨论。 简介 八十年代以来,MDV超强病毒株(VVMDV)的出现促使HVT和MDV血清2型复合物或是HVT和致弱的MDV血清1型复合物联合用于WMDV预防接种。一些MDVⅠ型弱毒株如CVI998也被广泛使用。就MDV血清1型弱毒株而言,其在抗原性上几乎与病原株完全一致,因而从理论上讲比其它两型血清型应能更有效地诱发免疫应答。MDV血清Ⅰ型毒株通过系列传  相似文献   
116.
从患眼炎、鼻窦炎不同发病鸡群的病料中共分离到17株细菌,经细菌学鉴定为禽波氏杆菌。该细菌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在鲜血琼脂上产生β溶血,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良好,形成光滑中央突起的珍珠状菌落;不利用糖类,不能在6.5%NaCl培养基中生长,尿素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呈阳性,能凝集豚鼠和其他动物红血球;人工接种细菌均能使雏鸡发生相似于自然病例的临床症状和死亡,并且从病部回收到相应细菌  相似文献   
117.
禽副粘病毒Ⅰ型(APMV-1)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主要介绍了禽副粘病毒1型两种主要的囊膜糖蛋白基因的特点,结合最近出现的几种分类方法,描述了两种新近出现的副粘病毒病,强调了禽副粘病毒所表现出的新的致病特点,为研究禽副粘病毒病的防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8.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在广州市正式召开。会议由禽病学研究会秘书长甘孟侯教授主持,理事长郭玉璞教授致开幕词,英国皇家学院院士、中  相似文献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