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案,将450只70日龄同批孵化、体重相近、健康的朗德鹅随机分成3组,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组和Ⅲ组分别为试验组。Ⅰ、Ⅱ、Ⅲ3组在超饲养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的鹅油、2%豆油和2%玉米油,研究不同脂肪源填饲3周后对朗德鹅肥肝的卵磷脂等含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结果:①填饲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肥肝中脑磷脂、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填饲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及组内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试验Ⅱ、Ⅲ组与对照Ⅰ组相比,每只鹅分别增收8.8元和7.71元。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地区块石出露坡面入渗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喀斯特地区不同块石出露坡面土壤入渗对降雨的响应特征,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喀斯特坡面4种块石出露条件和5种雨强对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雨强一定的情况下,除在雨强为30 mm/h时块石裸露率的大小对坡面入渗无明显影响,在其余较大雨强下,块石裸露率为5.4%对入渗影响较小,块石裸露率为13.1%抑制入渗,块石裸露率为42.9%促进入渗,在降雨前期,块石的存在对入渗均有促进作用。(2)在块石裸露率及降雨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雨强的增大,坡面的入渗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平均入渗速率整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随后又增大的趋势;在降雨前期,随着雨强的增加,入渗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波动性变化,前期入渗率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加,拐点均出现在雨强为90 mm/h。(3)在对入渗过程进行模拟后发现,方正三公式在有块石出露坡面上的的拟合效果比Kostiakov公式的拟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防治奶牛乳房炎,增强奶牛抗病能力,减少或避免抗生素残留,提高牛奶质量,笔者等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中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试验奶牛白银市白银区某奶牛场检测为荷斯坦(黑白花)产奶隐性乳房炎或慢性乳房炎患牛,平均质量(600±151)kg。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报道了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subsp.sinensisRousi)雄花的形态发育。雄花序芽属混合型,花后整个脱落。雄花小,无花瓣,花萼2裂,雄蕊4,开花时花萼裂片呈缝隙状张开或全部张开。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表皮在花药开裂时枯萎,药室内壁形成带状加厚,中层是短命的。绒毡层细胞双核。腺质绒毡层,延迟至双细胞花粉时在原位退化。绒毡层内切向壁和径向壁上分布有乌氏体,乌氏体和花粉壁之间存在带状的“桥”。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同步或不同步。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形和左右对称形。小孢子发生过程中胼胝质的沉积始于小孢子囊靠近花丝维管束的一方,渐向远离花丝维管束的方向扩展,并由小孢子母细胞的角隅处和切向壁向径向壁积累。成熟花粉为二细胞的,扫描电镜图像为圆球形,沿赤道有一环状棱脊,把花粉分为上下两半,每一半各具三沟相对会合于赤道棱脊,并突出成喙。花粉壁具疣状雕纹。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采用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建立了我国林业系统第一个专家数据库,研制出了林业专家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共收录全国200个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单位的专家学者584人。这些专家学者分布于26个学科,96%的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均具有较高的学述水平,较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知名度。研制的专家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存贮、维护、统计、查询和输出等基本功能。用户不需编程,可随时提取,增加  相似文献   
17.
用明视野和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胡杨花粉和胚囊的发育,结果如下:花药4 室。表皮宿存;药室内壁发育为纤维状增厚;中层2层:1层在单核花粉时消失,另1层则直至花药开裂前才完全退化;腺质绒毡层,内切向壁上分布着乌氏体。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并非高度同步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形,少数为左右对称形;胼胝质壁的积累从小孢子母细胞的角隅开始。花粉散出时是 2-细胞的。胚珠在发育的早期为双珠被,以后内珠被停止发育,成为单珠被;厚珠心,含1或2个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四分体为直线形或T形排列。大孢子发生过程中胼胝质出现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横隔壁或纵隔壁,但侧壁(外壁)始终不沉积胼胝质。合点端的第1个或第2个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蓼型胶囊。在胚囊发育过程中珠孔端的珠心组织退化,故成熟胶囊的卵器端直接与珠被和珠孔相接。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案,将体重4.5~5.0 kg健康朗德鹅450只随机分成3组,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组和Ⅲ组分别为试验组,每组150只,组内3个重复。Ⅰ、Ⅱ、Ⅲ组在超饲养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的鹅油、2%豆油和2%玉米油,研究不同油脂对朗德鹅产肝性能及胸肌中氨基酸成分的影响。结果:肥肝均重和肝体比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Ⅱ组与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肝比Ⅱ组与Ⅲ组均低于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Ⅰ组最高,Ⅱ组最低,Ⅲ组介于二者之间。试验组与对照组各组胸肌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各组胸肌氨基酸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论:植物油组产肝性能明显优于动物油组,其中豆油组肥肝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轴承孔圆度超差问题,用Cpk值分析,并提出优化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不同脂肪源对填饲鹅肥肝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案,将450只70日龄同批孵化、体重相近、健康的朗德鹅随机分成3组,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组和Ⅲ组为试验组;每组均为150只,组内3个重复。Ⅰ、Ⅱ、Ⅲ组在超饲养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的鹅油、2%豆油和2%玉米油,研究不同脂肪源对朗德鹅填饲3周后肥肝生产性能、肝外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结果:①肥肝均重、肝体比和肝屠比Ⅰ组与Ⅱ组、Ⅲ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Ⅱ组与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肝比Ⅱ组与Ⅲ组均低于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Ⅰ组最高,Ⅱ组最低,Ⅲ组介于二者之间。②屠体重、屠宰率、全净膛重、全净膛率等屠宰性能指标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腹脂重、腹脂率Ⅱ组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其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皮脂厚试验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植物油组产肝性能明显优于动物油组,其中豆油组肥肝性能最佳,腹脂沉积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