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7篇
  27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真核生物延伸因子(EF1a)是一种重要的内参基因,广泛应用于RT-qPCR中。为获得印度南瓜EF1a基因,开发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引物,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T-PCR方法获得了1条长度为1 701 bp的cDNA,命名为CmEF1a,GeneBank登录号:MH310443。结果表明,CmEF1a包含1个ORF,大小为1 344 bp,编码447个氨基酸,理论分子大小约为49.30 kD, 蛋白质等电点为9.14。Wolf Psort分析发现, CmEF1a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基质中;Motif Scan分析显示, CmEF1a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2~432位和322~430位分别为EF1结构域和EF1的C端保守结构域。同源性分析表明, CmEF1a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同为葫芦科的中国南瓜、甜瓜和黄瓜同源蛋白的相似性达到99%,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对RT-qPCR引物, 该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扩增效率, 在印度南瓜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处理下均能稳定表达, 适合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印度南瓜基因表达研究。本研究结果为印度南瓜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分析及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铜胁迫对小白菜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铜胁迫下2个小白菜品种(“五月慢”和“上海青”)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未胁迫下,小白菜叶肉细胞中各细胞器结构完整。铜胁迫下,两个小白菜品种单位面积叶绿体数目随铜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减少。“五月慢”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在10mg·L^-1、20mg·L^-1铜处理下叶绿体受损较轻,在高铜胁迫(40mg·L^-1、50mg·L^-1)下,叶绿体被膜破损,线粒体嵴减少,出现晶体结构。“上海青”叶肉细胞超微结构随铜浓度的升高损伤不断加重,在高浓度铜胁迫下出现质壁分离,叶绿体内、外膜解体消失,线粒体嵴混乱,有泡状小球出现。以上结果还表明,“五月慢”较“上海青”耐铜。  相似文献   
13.
甲鱼养殖是浙江嘉兴南湖区大桥镇的四大特色农业之一。大桥镇于1988年开始探索养鳖之路,2007年获得浙江省农业(水产)特色优势产业强镇。2007年全镇养殖甲鱼1564万只,甲鱼总产量达6123吨,总产值2。56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41.42%,是我区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大桥镇以温室养殖为主的养殖模式逐步向温室加外塘转变,发展外塘生态养殖,积极探索外荡养殖模式,以期在产量稳步增长同时,保证甲鱼品质,提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实现甲鱼养殖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品种农福806的幼苗分别进行10℃和5℃低温弱光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其生理指标、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等方法研究了普通丝瓜幼苗对低温弱光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5℃弱光处理期间(0~24 h),普通丝瓜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0℃弱光处理期间(0~10d),丝瓜幼苗的POD活性以及MDA、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他3个指标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丝瓜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与POD、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ro含量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SOD活性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对6个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在5℃下提取出3个主成分,在10℃下提取出2个主成分。转录组测序获得了7.13亿条Clean data,在3个低温处理组丝瓜幼苗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上...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对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转录组信息分析,共获得74 600条unigene,全部序列有52 976 011 bp;有3 191条unigene包含SSR的序列,从中鉴定出3 448个SSR位点,其中有235条序列包含1个以上SSR,复合SSR有123个。优势重复基序为三核苷酸和二核苷酸,分别占总SSR的60.79%和21.43%。二核苷酸重复基元中以AG/CT为优势重复基元,占总位点的11.02%,三核苷酸重复基元以AGA/TCT为主,占总位点的19.61%。利用Primer 3.0共设计出8 088对SSR引物。从87对有效扩增引物中随机选择60对用于32份黄秋葵种质的多态性验证分析,其中36对(占60%)引物表现稳定可重复的多态性。利用UPGMA作图,将32份供试材料分为2类。利用黄秋葵转录组数据进行SSR标记开发,能获得较高频率的SSR位点,且类型丰富,为其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更丰富可靠的标记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果蔬酶促褐变的物质条件与发生机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果蔬酶促褐变控制措施的研究,发现酶促褐变主要发生在果蔬采后贮运加工过程中,是酚类物质、酚酶和活性氧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控制氧气含量、减少酚类底物以及抑制酶活性等均可有效地减轻或抑制酶促褐变的发生。由于引起褐变的因素是复杂的,且不同物种的酶促褐变所涉及的主要酶、酚类物质、活性氧代谢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果蔬酶促褐变发生机制以及褐变调控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离小孢子培养已经成为花椰菜现代育种重要的手段之一。它可以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降低误选,加快种质资源的创新,游离小孢子培养已逐渐成为花椰菜育种的研究热点。笔者回顾了中国花椰菜的育种历史以及游离小孢子培养情况。着重阐述了影响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基因型、生理状况、预处理、小孢子发育时期、培养基及其成分、胚状体的发生和胚培养以及小孢子植株的倍性,并提出相关的问题与展望,以期对花椰菜的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一门重要课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家畜环境卫生学》实验课教学的关键。然而,传统的教学把实验课看成对理论课的补充和验证,实验课教学时间占总学时的比例较小。在实  相似文献   
20.
种质资源鉴定是研究与利用冬瓜种质资源的基础。为了明确冬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基于表达序列标签-简单重复序列(EST-SSR)分子标记的人工绘制品种鉴别示意图(MCID)法鉴定40份冬瓜种质资源。利用筛选出的7对引物对冬瓜种质资源进行PCR扩增,应用MCID法构建冬瓜品种鉴定图。结果表明,利用7对引物扩增的特征性谱带能够将冬瓜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区分开,同时能够构建40份冬瓜种质资源的品种鉴定图。利用Ntsys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77处,将冬瓜资源分为3个类群。品种鉴定图能够快速地找到区分品种的引物,比聚类图更加直观。基于EST-SSR标记的MCID法是一种有效的冬瓜资源鉴定方法。本研究对冬瓜资源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