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0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我国部分地区禽波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河南、山东3省份17个鸡场的746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禽波氏杆菌(Bordetella avium)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在我国部分地区普遍存在,70日龄以下商品代和父母代肉鸡血清样品的禽波氏杆菌抗体阳性率较低(平均5.96%);70日龄以上肉种鸡血清样品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平均50.00%),其中广西鸡场的阳性检出率为26.32%(65/247),河南鸡场的阳性检出率为76.76%(109/142),山东鸡场的阳性检出率为87.27%(48/55)。回归分析表明,禽波氏杆菌抗体阳性率与日龄呈显著正相关(r=0.928)。  相似文献   
202.
在引起鸡病的病原微生物中,有一些病毒除引起机体发生原发感染甚至死亡之外,更严重的是致使感染禽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遭受其它病原的并发和继发感染,造成更大的损失。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家禽的呼吸道综合症”。由于这些免疫抑制病更多是以亚临床形式出现,极易被忽视。了解这些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可以对这些免疫抑制病作出正确诊断并进行早期对症治疗,尽量减轻经济损失。本文就常见的角疫抑制病进行论沭.  相似文献   
203.
动物生物制品是控制和消灭动物传染病的有力武器,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品的研究日新月异,种类越来越多,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畜牧养殖业中所起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综合我国近代动物生物制品的研究情况,就其研究状况及发展动态论述如下。1动物生物制品的发展历程我国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动物生物制品,约始于1918~1919年的青岛商检局血清制造所、北平中央防疫处,研制出的鼻疽菌素和狂犬病疫苗、牛瘟血清等,开创了我国动物生物制品的新时代。随后于1930~1931年在上海商检…  相似文献   
204.
家禽业如何面对“后抗生素时代”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家禽生产中,由于抗生素的长期滥用和误用,不但激化了病毒的进化,而且使细菌的耐药性直线上升。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而且细菌能够利用自由漂浮基因材料在生物的染色体间移动,质粒的基因代码中携带有如何抵抗抗生素的信息。由此,许多专家预言人类不久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将率先接受挑战。  相似文献   
205.
收稿日期:2002-01-07肉鸡低致病性的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前几年在蛋鸡发病较为严重,而且以前的观点是肉鸡和后备鸡很少发病,现在看来肉鸡发病也呈上升趋势。养鸡户对肉鸡发生本病缺乏系统的了解,往往将本病和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混淆。近来流行的禽流感血清亚型为H9N2,致病力低,一般不会引起高的死亡率,但若并发细菌病或其它病毒病时则会出现较高的死亡率。为了使肉鸡生产者加强对本病常识的认识,特将本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  相似文献   
206.
免疫接种是控制,扑灭畜禽传染病的有力武器。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有计划有目的地预防接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近年来畜禽疫病仍呈现出发病种类多,发生面广,控制难度大的特点,特别是一些易发传染病,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免疫挫败或免疫效果不佳所造成。免疫的细微之处,是造成当前免疫挫败或免疫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7.
本试验以一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广西株(GX8/99)的细胞克隆化毒感染28日龄SPF雏鸡进行致病性试验,以确定GX8/99株原始毒与细胞克隆化毒的致病性的变化,结果表明GX8/99株细胞克隆化毒在适应细胞后仍能引起一定的组织学病变,免疫指数也较正常雏鸡有所变化,但病变程度远远小于原始毒攻毒组,且对雏鸡致死率明显降低。说明GX8/99株细胞克隆化毒致病性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8.
为了抵御外界有害物的侵入,家禽需要一个完整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中一个或多个成分的缺陷,有可能导致全身严重的有时甚至是致死性的失调,即免疫抑制性疾病。免疫抑制的原因和表现多种多样,在家禽由于营养不良、药物或霉菌毒素、恶性肿瘤及一些传染性因子损害了免疫系统的不同器官、组织、细胞和其它相关成分比较常见。家禽在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时,除了各种原因的免疫抑制在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方面表现出来的多种特殊变化外,最通常的表现是对某些微生物感染的抵抗力下降,易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并发或继发感染一些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9.
用改进水提醇沉法提取银杏叶多糖。用灭活的传染性法氏囊超强毒(vvIBDV)GX8/99细胞适应株分别制备不同质量浓度(40,20,10 g/L)银杏叶多糖佐剂疫苗、弗氏不完全佐剂疫苗和无佐剂疫苗。360只SPF公雏鸡随机均分为6组,其中5组SPF鸡分别免疫上述5种疫苗,另外1组SPF鸡不免疫作为阴性对照。检测IL-2和IFN-γ分泌量、血清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等用来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38日龄进行攻毒试验,评价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银杏叶多糖佐剂疫苗组各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弗氏佐剂和无佐剂疫苗组(P<0.05);40 g/L银杏叶多糖佐剂疫苗组免疫效果最好,但与20 g/L银杏叶多糖佐剂疫苗组差异不明显,并且2组攻毒保护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银杏叶多糖作为vvIBDV疫苗佐剂具有良好的免疫促进作用,且20 g/L的银杏叶多糖即可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10.
将vvIBDV GX8/99株原代毒、鸡胚毒、克隆化毒、回传SPF鸡10代次毒及克隆化细胞传20代次毒分别测定ELD50,以相同的ELD50病毒量分别接种SPF鸡,从而观察vvIBDV GX8/99株在传代过程中致病性的变化规律。同时分别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PCR扩增、基因克隆、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对IBDV GX8/99株的24株不同传代毒的VP5基因进行比较,发现其同源性在94%~100%,并且有15个易发生变异的位点,其中位点bp#2、#8、#52、#145、#232、#272、#310、#364、#385、#409的碱基变异引起了相应氨基酸的改变,而位点bp#18、#285、#331、#354、#397的碱基变异没有引起相应氨基酸的变化。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在致死率由原代毒的86.7%降为GXE10的43.0%时VP5基因的核苷酸有4个位点发生了变异,致死率由GXE10的43.0%降为GXC23的3.3%时VP5基因的核苷酸有10个位点发生了变异;而将GXC23克隆化后的4株毒株致病性变化不大,并且仅在GXCL1-1的#8位点,GXCL2-1和GXCL4-1的#364位点发生变异;将4株克隆化毒株回鸡传10代后的致死率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且有2个位点发生变异;4株克隆化毒株在细胞上连续传20代后其致死率都降为0.0%,并且克隆株5没有发生核苷酸变异而克隆株1,2,4也仅有1个核苷酸位点发生变异。由此推论vvIBDVGX 8/99株的致病性与VP5基因某些氨基酸的变异有一定的关系,更可能与病毒对细胞的亲嗜性关系密切;这为探明vvIBDV毒力改变的分子基础,从而解释自然界中vvIBDV出现和致弱的原因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