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0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提纯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临床分离的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山东分离株,人工接种40~50日龄SPF鸡,取死亡鸡法氏囊和脾脏,用匀浆器制备组织悬液,并经低温反复并融4次,离心取上清液,PEG沉淀,再经蔗糖梯度离心进一步纯化,经电镜观察,吸光度测定和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物为IBDV。  相似文献   
92.
中草药与动物免疫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中草药与动物免疫朱瑞良(山东农业大学牧医系)近年来,中草药免疫学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92年8月首次在兰州召开了"全国中药防治家禽传染病学学术讨论会",使人们对应用中草药防治传染病产生了十分浓...  相似文献   
93.
94.
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MD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禽类肿瘤病,它以外周神经、性腺、各内脏器官、虹膜、皮肤和肌肉等处组织器官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其中机体的免疫器官组织也受到影响,由于MDV以淋巴细胞为靶细胞,引起淋巴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溶解和转化,从而造成感染鸡发生免疫抑制。在MD的发病过程中,在潜伏感染期出现短暂的早期免疫抑制。在第2次溶细胞感染期则出现持久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95.
畜禽疫病直接关系畜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迅速,逐步走向产业化,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因此,如何以简便、特异、灵敏、快速的检测技术,对畜禽疫病进行及早发现、及早防治,尽量减少畜禽疫病所带来的损失,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畜禽疫病快速检测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快速性、精确性和敏感性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这些新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形态学、生化反应的旧模式,可不对微生物进行分离提纯,而直接用标本进行快速检测,并且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及电子计算机相组合,以准确、快速、敏感和自动化为发展…  相似文献   
96.
本试验以超声破碎和高速离心方法提取禽波氏杆菌外膜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并纯化兔抗禽波氏杆菌外膜蛋白IgG,建立了能进行禽波氏杆菌抗原定位和检测的间接免疫酶组化法,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对禽波氏杆菌人工感染海兰褐雏鸡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法能特异性地对气管、肺、肝、心、脾、肾中的禽波氏杆菌进行抗原定位,同细菌分离鉴定的结果符合率为100%。同时对感染鸡胚肝脏和心脏中禽波氏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该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特点,可用于禽波氏杆菌临床和试验感染条件下的诊断和定位检测。  相似文献   
97.
为建立方便快捷的犬瘟热病毒(CDV)检测方法,本实验应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建立了4株分泌抗CDV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A2、F7、H4和G12.相加ELISA试验显示4株MAb作用于CDV不同的抗原表位.选取相加指数较高的两株MAb G12和A2分别作为捕获抗体和酶标检测抗体,建立检测CDV的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犬细小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犬腺病毒1型、犬冠状病毒等犬类病毒无交叉反应,敏感度为5 μg/mL,变异系数小于6%.利用该方法与RT-PCR方法同时检测57份临床样品,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本实验建立的MAb夹心ELISA方法具有特异、敏感、方便快捷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临床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98.
多重PCR检测三种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奇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奇异变形杆菌尿素酶合成的正向调节因子R基因(ureR)、沙门氏菌侵袭性抗原保守基因(invA)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编码溶血素O(LLO)的 hlyA基因,分别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单基因PCR和单管多重PCR扩增的特异性、敏感性分析以及建立L16(43)正交试验对单管多重PCR扩增条件,如引物浓度、Tm值、模板量等的优化,建立快速检测奇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的稳定的单管多重PCR方法。【结果】针对奇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所设计的3对引物分别能扩增出374、724和215 bp的目的条带,具有高度特异性,反应条件优化后,3种目的菌在105 CFU/mL均可同时扩增出较清晰条带(奇异变形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在104 CFU/mL浓度下仍然可见到条带),比单基因PCR低一个稀释度,并且人工模拟试验和市售食品试验检测结果稳定。【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能够实现对奇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诊断检测和监控。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禽波氏杆菌感染鸡后在体内组织器官中的定植规律及其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定位、定量状况,本试验对禽波氏杆菌感染鸡组织器官的固定剂进行了筛选,制备石蜡切片,选择良好的粘片剂,利用纯化的兔抗禽波氏杆菌外膜蛋白IgG作为一抗,建立了能进行禽波氏杆菌抗原定位检测的间接免疫荧光组化法,并对禽波氏杆菌人工感染鸡进行了检测。经多次优化,确定将10%中性福尔马林作为固定剂固定组织24 h,0.1%多聚-L-赖氨酸作为切片的粘片剂。最佳工作条件为2%脱脂奶粉37℃封闭30 min;兔抗禽波氏杆菌外膜蛋白IgG 1:100稀释,4℃孵育过夜;荧光素标记羊抗兔二抗1:20稀释,37℃作用30 min。该方法重复性和特异性检测良好,对禽波氏杆菌感染雏鸡组织器官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法能特异性地对鸡组织器官中的禽波氏杆菌进行抗原定位,气管、肺脏、肝脏、心脏、脾脏、肾脏中的禽波氏杆菌抗原均呈现特异性荧光信号,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99.27%。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组化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用于禽波氏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
AA肉仔鸡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A肉仔鸡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朱瑞良,牛钟相,张绍学,唐珂心(山东农大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1993年下半年,山东某AA肉种鸡场孵化出的肉仔鸡投放到养鸡户之后,在3~28日龄陆续发病、死亡,发病率70~95%,死亡率20~30%,经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