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2篇
  39篇
综合类   259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631.
湖北省潜江市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选择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特色产业——龙虾产业,来振兴潜江乡村。潜江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为潜江龙虾产业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推动龙虾产业发展。但是也存在贯彻政策不准确,推出服务未成体系等问题,可以通过学习交流会,调研走访、串联需求等举措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632.
采用连续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技术, 对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 (Nichols)]出膜后 2~80 d 的仔稚鱼消化系统发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2 日龄的仔鱼口、咽腔、肠腔、肛门形成, 但口咽腔未贯通; 肝细胞紧紧围绕着前肠周围, 形成肝细胞索。4 日龄, 消化道上皮细胞开始功能性分化; 肝细胞团增多, 填充于卵黄囊与消化道间, 胞质着色较浅初现肝血窦; 消化道贯通, 仔鱼由内源性营养向混合性营养转变。6 日龄口裂加深, 呈“>” 形, 吻部初具形状, 初现黏液细胞; 咽喉胼胝垫出现角质化, 鳃弓黏膜上皮增厚, 初现黏液细胞和味蕾; 食道肌层变厚, 环形肌为主; 肝细胞间形成大量空泡, 肝细胞变小; 肠表皮出现皱褶和纹状缘, 前肠到后肠皱褶逐渐变短, 杯状细胞增多。9 日龄咽后部的胼胝垫处肌层发达, 胼胝垫对侧的黏膜层开始凹陷形成皱褶; 食管环肌发达, 纵肌不明显; 肠道均分布有杯状细胞, 后肠段最多。10 日龄, 唇部细胞出现角质化趋势, 胼胝垫表面形成梳状突起。13 日龄, 卵黄囊完全消失, 混合性营养转变为外源性营养。37 日龄, 稚鱼肝胰脏、食管组织结构均似成鱼, 发育基本完成。43 日龄, 口咽腔、鳃与肠道组织发育基本完成。本研究将湘华鲮仔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分为 3 个阶段, 即卵黄期、混合性营养及外源性营养阶段。研究发现, 湘华鲮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发育和变化, 始终是与食性的转变相适应的。湘华鲮其仔稚鱼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可为湘华鲮苗种培育中饵料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对提高湘华鲮人工养殖的存活率和生长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3.
碧月是以自交系KGQB45为母本,KGQB5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中熟苦瓜一代杂种。连续坐果性强,坐果后15~18 d(天)可采收商品瓜;果实长圆锥形,瓜皮绿色,光泽度好,圆瘤与短纵瘤相间;瓜纵径33~38 cm,横径6~7cm,肉厚约1.2 cm,单瓜质量380~500 g。抗枯萎病,田间耐热性强于对照早碧绿,植株不易早衰。春茬每667 m2产量3300~3 600 kg,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634.
乡村旅游是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为了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助力乡村振兴,以辽宁省建昌县为例,采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建昌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等问题,并提出建昌县更好更全面地发展乡村旅游应加大政府投入,合理开发景区资源;加强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挖掘乡村文化,打造特色产品等建议。  相似文献   
635.
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给我国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人们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研究的深入,其致病机制也逐渐被揭晓,即PEDV进入宿主体内通过抑制干扰素的表达和诱导小肠细胞凋亡等机制对宿主产生严重影响。文章综述了PEDV蛋白组成及其对肠黏膜屏障和细胞影响的分子机制,以期为PED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6.
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是一类与膜蛋白相关的酶,在信号转导途径中起作用。栖息于潮间带的瘤背石磺(Onchidium reevesii)能够感知当地的潮汐规律,为了探究瘤背石磺中磷脂酶C在潮汐感知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本实验以瘤背石磺神经环为实验材料,利用RACE-PCR技术得到了其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显示,瘤背石磺PLC基因的cDNA全长为2 578 bp,开放阅读框1 881 bp, 5′非编码区337 bp, 3′非编码区340 bp,并且在末端存在AATAAA加尾信号,共编码62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瘤背石磺PLC氨基酸序列与福寿螺的磷脂酶C样蛋白2氨基酸序列匹配度最高,与传统形态学的分类相吻合。在实验室内模拟潮汐产生的音波来刺激瘤背石磺,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rPLC基因在瘤背石磺神经环中的表达,结果显示:OrPLC在刺激声波频率为40 Hz和70 Hz的时候表达量基本稳定;声波频率为160 Hz和310 Hz时表达量较低;在声波频率为220 Hz和280 Hz时,处于高表达的状态,说明该基因在瘤背石磺的低频感知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实验为进一步了解瘤背石磺潮汐感知功能研究奠定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