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番茄叶霉病菌对氟硅唑抗药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2003年,从辽宁省不同地区番茄保护地采集番茄叶霉病病叶,经单孢分离共获得叶霉病菌51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各菌株对氟硅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测定的番茄叶霉病菌中,中抗菌株占15.69%,高抗菌株占11.76%。在对不同抗性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中发现,高抗菌株和敏感菌株在菌丝生长速率、菌丝鲜重及渗透敏感性方面均达到显差异水平,说明高抗菌株的适合度下降。氟硅唑与速克灵、嘧菌酯无交互抗药性,但与腈菌唑、三唑酮有交互抗药性。  相似文献   
42.
花生四烯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花生四烯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目前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AA的性质、保健功能、制备方法,以及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
侧耳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侧耳属食用菌以生长快,抗逆力强,易栽培和高生物效率著称。它们的上述特性是和它们具有较强的木质纤维索酶活性分不开的。因此,对侧耳纤维索酶的研究,可能对食用菌的栽培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普遍测定食用菌纤维索酶和半纤维索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侧耳属4个种5个常见栽培品种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索酶的性质。  相似文献   
44.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社会文化机构,其主要工作就是如何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为读者做好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这篇文章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服务理念,阐述了图书馆如何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建议和几种主要途径,希望这篇文章的探讨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5.
为有效解决紧迫危险时的避碰问题,积累更多的海上避碰经验,在船舶拟人智能避碰决策(PIDVCA)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紧迫危险协调避碰决策支持模块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探讨了将该模块应用于航海模拟器培训教学实践的思路.  相似文献   
46.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供应商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洋  李丽娜 《森林工程》2008,24(5):79-83
在全面分析和借鉴国内外供应商评价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合作环境下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指标体系,从质量、生产能力、技术能力、企业绩效、合作与兼容性五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并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对供应商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7.
旅游干扰对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土壤和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旅游干扰对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人类旅游活动干扰,对土壤的影响不同.人类的旅游活动,破坏了表层土壤的大团聚体结构,对土壤pH值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旅游干扰强度增大,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少,水分含量减少,表现为旅游干扰核心区<缓冲区<背景区.有机质、碱解氮、速效态磷的含量在核心区、缓冲区和背景区之间差异不大.此外,人类活动对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垂直空间分异性.不同坡位,人类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土壤水分、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是下坡低于中坡和上坡,但pH和速效磷含量表现出下坡>中坡>上坡的趋势.  相似文献   
48.
水稻土中水溶性有机碳对铁还原过程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淹水稻田中Fe (Ⅲ) 还原过程与有机质的厌氧分解和氮、磷、硫等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密切相关。通过探讨水溶性有机碳 (DOC) 对Fe (Ⅲ) 还原过程的贡献,以期为深入理解淹水稻田中铁循环耦联的碳、氮、磷、硫循环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采集我国不同植稻区的20个典型水稻土,通过有机碳分析仪及三维荧光光谱扫描比较分析不同水稻土DOC的含量及荧光特性;并模拟稻田淹水过程对水稻土进行厌氧淹水培养,采用微生物生长模型对不同水稻土厌氧培养过程中Fe (Ⅲ) 还原特征进行表征;依据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明确水稻土DOC与Fe (Ⅲ) 还原过程的关系。 【结果】 不同水稻土DOC含量为0.250~1.082 g/kg,仅占土壤有机碳的2.06%~6.86%。三维荧光光谱扫描鉴定得到不同水稻土DOC中4个共有的类腐殖酸荧光组分,其中陆源的UVC类腐殖酸和UVC+UVA类腐殖酸组分在不同水稻土中具有较高荧光强度,分别为0.799~4.570和0.830~5.273。水源的可见光区类腐殖酸和UVA腐殖酸的含量相对较低。各类腐殖酸来源以外源输入为主,内源输入为辅。不同水稻土铁还原潜势a、最大Fe (Ⅲ) 还原速率 (Vmax) 及达到最大Fe (Ⅲ) 还原速率对应的时间 (TVmax) 间均差异显著,淹水5 d时水稻土中易被还原的非晶态氧化铁已基本被还原。DOC的腐殖化系数与Fe (Ⅲ) 还原特征参数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以陆源的大分子量UVC类腐殖酸对a和Vmax的贡献最高,陆源的UVC+UVA类腐殖酸和水源的UVA腐殖酸与a和Vmax的相关关系也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DOC含量的贡献最小。 【结论】 水稻土DOC的腐殖化程度及其中陆源腐殖酸类组分的荧光强度与Fe (Ⅲ) 还原潜势和Fe (Ⅲ) 还原反应速率呈正相关。水稻土DOC除了作为Fe (Ⅲ) 还原过程的电子供体外,其还以电子穿梭体的形式在Fe (Ⅲ) 还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就业技能,推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时,应根据培训主体的知识层次和社会岗位的需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以满足生产一线对劳动者技能、知识、学习适应能力的需求,满足企业的岗位用人需求,促使劳动者在面临新的岗位和领域时能够尽快适应,尽快实现效益产出,推动河南省"四化"快速协调发展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50.
将大熊猫源细小病毒VP2基因优化后克隆至pFastBac Dual载体,重组获得穿梭质粒rBacrnid-Panda-dVP2,转染Sf9细胞拯救获得表达大熊猫源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pFBD-Panda-dVP2.rpFBD-Panda-dVP2感染Sf9细胞会形成明显的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鉴定显示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