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22篇
  8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改革开放以来,化州市的蚕桑生产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丝绸部门的指导下,依靠党的政策和科技进步,克服了各种困难,跃上新台阶,“蚕桑生产基地具”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蚕茧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成为我省各县之首。化州市在解放前只有一些零星分散的地界桑、屋边桑,养黄茧种。加工土丝,量少质差,作丝绵被或织造土绸布使用。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蚕桑生产发  相似文献   
92.
以甜瓜白粉病抗性品种PMR5,感白粉病甜瓜伽师及杂交F1以及BC1、BC2分离群体为试材,接种白粉菌生理小种1,采用抗病遗传分析,并利用BSA(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结合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方法,研究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规律获得与其连锁的分子标记,利用获得的分子标记对抗白粉病基因进行遗传定位。结果表明:BC1中抗病与感病分离比为64∶27,BC2中分离比为37∶27,推测PMR5在BC1中表现2个显性基因,在BC2中表现单显性基因遗传模式。用BC2对抗病基因进行遗传定位发现,一共有11个位于LGII的SSR分子标记与抗白粉病基因连锁,抗病基因位于标记CMGA36和SSR25208之间约104 113bp。  相似文献   
9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引导区域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采用灰色预测和灰色线性规划相结合方法,对新兴发展区域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减缓碳排放、增加碳蓄积方面都有优化潜力,林地、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与碳排放效应密切相关.提出应当注重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减缓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作用,引导土地开发模式的低碳化;规划调整需要大力保护林业用地,适度增加林地数量;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无序增长,削减农村居民点规模.  相似文献   
94.
玉米秸秆厌氧消化预处理方法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玉米秸秆厌氧消化性能,该文采用碱液、酸液、沼液等方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比较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秸秆成分、含量以及厌氧消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超声波辅助碱预处理后,秸秆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总含量显著降低,产气量显著提高。基于Box-Behnken(BBK)试验设计,选择碱液预处理的固固比(Na OH/秸秆,下同)、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为试验因素,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碱液预处理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玉米秸秆预处理条件为固固比22.4%,预处理温度37.9℃,预处理时间39.7 h,在此条件下还原糖产量的试验值为738.6 mg/g,沼气累积产量的试验值为661 m L/g,试验值与预测值误差不到0.5%,证明了响应面优化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甜瓜2号连锁群中果长基因fl与性别表达基因a的连锁关系。分析果实长度和性别表达类型(雄花两性花同株、雌雄异花同株)的遗传规律,定位两性状基因。【方法】 以圆形甜瓜、雄花两性花同株品种西州蜜为父本,长形甜瓜、雌雄异花同株品种蛇瓜为母本杂交产生的160个BC1(Back Cross 回交群体)单株为作图群体,研究BC1群体中果实长度和性别类型的分布,对二者进行遗传分析。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用甜瓜2号连锁群上的48个SSR分子标记,对甜瓜果实长度和花性型性状进行多态性标记的筛选,对两性状基因定位。【结果】 甜瓜果实长度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雄花两性花同株与雌雄异花同株可能受双基因遗传控制。通过连锁分析,将果长基因fl定位于2号连锁群的标记SSR247159和标记SSR252089之间,遗传距离为3 cM;将性别表达基因a定位于标记SSR227156和标记CMGA36/SSR235092之间,遗传距离为3.59 cM;两区间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结论】 在甜瓜西州蜜和蛇瓜的BC1群体中,将果实长度基因fl和性别表达基因a的初步定位于不同标记区间内,证明二者不是同一基因。  相似文献   
96.
外源DNA导入彩棉后RAPD分析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25keV的10×1015Ar+/cm2离子介导将白棉全DNA导入彩棉进行RAPD分析,以改进CTAB法抽提叶片总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分别测试了镁离子、dNTP、模板DNA含量、引物浓度、DNA聚合酶量和牛血清蛋白浓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通过各因子的组合研究,得出彩棉RAPD分析较适宜的扩增条件。应用构建的优化体系对40条引物进行筛选,选出引物S53、S176可使新彩棉8号品种引起特异性扩增,该随机扩增效果稳定、清晰,各材料间图谱差异明显,此试验奠定了利用RAPD技术对离子束介导外源DNA随机片段转化彩色棉品种进行鉴定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97.
以已报道的甜瓜果斑病的致病基因和多个与致病性相关的未知蛋白为试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其致病基因,并且利用生物信息学的工具和软件分析这些未知蛋白,以期为今后从分子水平防治果斑病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通过DNAMAN软件的比对分析,得到3个综合匹配程度较高的未知蛋白,预测这些蛋白是由该病菌Ⅲ型分泌系统的hrp基因簇编码;通过Bioedit和ProtParam软件工具分析获得6个未知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大小、分子质量、理论等电点和疏水性;同时运用DNAMAN软件分析得到相对应的二级结构。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深入研究此类基因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8.
探讨耕地多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其空间上的溢出效应或交互作用,对深化耕地多功能认知、提升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取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基于耕地利用、气象、土壤、社会经济等数据,综合运用GIS制图、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基于可拓展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 and Technology,STIRPAT)的面板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浙江省2000-2015年耕地多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浙江省各区县耕地功能综合水平呈现"先减少,后增长"的变化趋势,耕地物质产出功能、净固碳功能和景观美学功能均呈上升趋势,水源涵养功能保持平稳,劳动力承载功能逐步降低;2)耕地多功能水平的提升对邻近地区有较强的辐射影响作用,本县域耕地多功能水平每增长1%将导致邻近县域耕地多功能水平增长0.224%。农业劳动力、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业机械水平对耕地多功能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第二产业占比和城镇化水平对耕地多功能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3)第二产业占比、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劳动力投入对耕地多功能有直接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化水平对耕地多功能水平有溢出效应。研究建议重视区县内部以及区县与邻近地区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加强区域间土地整治、生态保护和农业技术升级等多方面合作。应充分考虑各县域资源禀赋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异质性,制定针对性的耕地保护和农业扶持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99.
为探究在黄河故道区中低产田平衡作物生产力、经济效益和生态可持续性的综合改良方案,通过田间试验方法,设置耕作方式、聚丙烯酰胺(PAM)施用、生物炭施用3个因素各2个水平,共8个处理,对作物产量、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土壤团聚体组成、净生态经济效益(NEEB)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施用分别提高SOC含量、大团聚体含量和作物产量6.7%~23.3%、1.7%~10.3%和1.74%~5.14%(P<0.05)。每提升1%的大团聚体含量,可提升0.379 1 g/kg的SOC;每提升1 g/kg的SOC,可以提升0.186 9 t/hm2产量。耕作方式对SOC储量影响显著,相同物料施用下免耕处理的SOC储量、大团聚体含量和作物产量均高于旋耕处理,但仅施PAM处理对SOC含量、大团聚体含量及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线性回归模型表明,SOC含量分别与大团聚体含量和作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提升土壤团聚性和SOC含量是作物增产的关键因素。免耕条件下,PAM与生物炭配施处理下的SOC含量、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1.95...  相似文献   
100.
BSA-seq技术在挖掘农艺性状相关的新基因中已被广泛应用,随着豌豆首个参考基因组问世,将BSA-seq技术结合豌豆基因组的基因定位策略势在必行。本研究利用紫花亲本G0004562、白花亲本G0002930以及F2群体,通过BSA-seq技术对豌豆花色基因进行初步定位,获得31.42Mb定位区间,再通过设计InDel分子标记分析进一步缩小定位区间,最终将目标基因定位在包含19个基因的0.99 Mb区间内,通过基因注释信息推测出Psat6g060480.1为豌豆花色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验证了BSA-seq技术快速高效定位豌豆花色基因的可行性,为利用该技术挖掘豌豆其他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