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5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目的】旨在研究母猪饲粮添加脯氨酸对哺乳环江香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5头配种后第16天的环江香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栏),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添加w为0.77%L–丙氨酸(等氮对照组)、w为1.00%L–脯氨酸(脯氨酸组)、w为0.77%L–丙氨酸+w为0.0167%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组)的试验饲粮。于产后第7和第14天,每窝称体质量后随机选取1头哺乳仔猪,测定血浆生化参数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7日龄时,脯氨酸组和DFMO组血氨浓度显著低于等氮对照组(P0.05)。14日龄时,脯氨酸组仔猪体质量显著高于等氮对照组和DFMO组(P0.05),血氨浓度和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高于DFMO组(P0.05),而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低于DFMO组(P0.05),血浆葡萄糖和脯氨酸浓度显著高于等氮对照组(P0.05);脯氨酸组和DFMO组血浆精氨酸浓度显著高于等氮对照组(P0.05);等氮对照组和脯氨酸组血浆天冬酰胺浓度显著低于DFMO组(P0.05);DFMO组血浆鸟氨酸浓度显著高于等氮对照组(P0.05)。【结论】母猪饲粮添加脯氨酸可通过影响哺乳仔猪葡萄糖和氨基酸代谢而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2.
为了鉴定福建省甘薯曲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virus,SPLCV,并分析其病原的分子特征,根据已报道的SPLC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获得的特异性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扩增SPLCV基因组全长引物(SPLCVQ),同时利用已报道的DNA-B的通用引物PCRc1/PBLlv进行扩增,克隆获得SPLCV分离物基因组全长为2 827bp,该序列含有6个开放阅读框,只含有DNA-A组分,不含有DNA-B组分(GenBank登录号:KT202303)。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物与河南、江苏、浙江、韩国、美国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亚组的不同分支中。  相似文献   
93.
以马铃薯郑薯5号(耐寒品种)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0.5 mmol/L水杨酸(SA)叶面喷施处理,通过低温胁迫(4℃14 h,2℃10 h)后,测定马铃薯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和叶绿素总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外源SA对马铃薯叶片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喷施SA后的马铃薯叶片MDA、SS、SP、Pro和叶绿素总含量显著提高,POD和SOD活性显著提高。因此叶面喷施外源SA能通过调控马铃薯的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来减轻细胞膜的损伤,抵制低温伤害,提高其耐寒性。  相似文献   
94.
研究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的影响,有助于为耐热稳产性小麦品种选育提供方法,也可为小麦丰产抗逆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以‘济麦22’(JM22)、056852品系(056852)、‘新麦26’(XM26)和‘藁城8901’(GC8901)4个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灌浆初期(花后12~14 d)在田间搭建塑料棚模拟高温胁迫,研究高温胁迫对小麦形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高温胁迫处理3 d,处理最高温度达43.13℃,处理日均温较不搭棚的田间对照温度在胁迫3 d中分别高10.48℃、9.71℃、9.84℃。结果表明:灌浆初期高温胁迫降低了小麦的植被覆盖指数和冠层叶绿素含量,JM22和056852高温胁迫处理与对照的NDVI值和冠层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后差异不显著,而XM26和GC8901分别显著下降9.66%、6.26%和12.10%、10.73%。高温胁迫后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系)籽粒灌浆持续期显著缩短,与对照相比,JM22、XM26、056852和GC8901籽粒灌浆持续期分别显著缩短1.4 d、2.4 d、0.8 d和3.0 d。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因高温胁迫显著降低,XM26和GC8901分别比对照产量降低11.43%和10.05%,JM22和056852产量分别降低6.41%和6.93%。综上,灌浆初期高温胁迫不同程度地加速了耐热性不同小麦品种(系)冠层叶绿素的降解,缩短了籽粒灌浆天数,减少了灌浆物质的积累,降低了籽粒产量。试验材料JM22耐热性和丰产性都较好;056852品系耐热性较好,产量一般;XM26和GC8901耐热性较差,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95.
连翘酯苷对鸡IFN-α和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翘酯苷作用于鸡胚肾(CEK)细胞后,IFN-α的表达变化及JAK-STAT通路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及连翘酯苷对IFN-α和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连翘酯苷设为3个浓度(100、200和400 μg•mL-1),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IFN-α和JAK-STAT通路相关因子的mRNA表达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FN-α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连翘酯苷不仅显著提高了IFN-α的表达量(P<0.05);而且明显上调了STAT1、JAK1、IFNAR1、IFNAR2、IRF1、IRF7的表达。【结论】连翘酯苷能够在鸡胚肾细胞(chicken embryo kidney cells,CEKs) 上诱导IFN-α的表达,且能够正向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传导。  相似文献   
96.
连翘酯苷对IFN-α和Mx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连翘酯苷作用于感染PCV2的小鼠模型后,对IFN-α和Mx1表达的影响,以评价连翘酯苷的抗病毒作用。【方法】复制PCV2感染小鼠模型。以(2、4、10 mg?mL-1)连翘酯苷分为高、中、低 3个剂量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给药12、24、36 h后,分别提取小鼠肺组织总RNA和总蛋白,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FN-α、Mx1 mRN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x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肺组织中Mx1和IFN-α无表达,病毒对照组少量表达。随着连翘酯苷浓度的升高,IFN-α和Mx1 mRNA水平逐步升高,两者的表达量呈现平行相关;高剂量组中IFN-α和Mx1表达量最高(P<0.001);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降低,12 h时达到最高(P<0.001),其后逐渐下降。【结论】昆明小鼠适于PCV2感染模型的建立。中药连翘酯苷能显著上调IFN-α和Mx1的表达,并在给予高剂量药物后12 h发挥显著的抗病毒作用。Mx1蛋白与病毒的感染密切相关,可用于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6个木薯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华南205(SC205)为对照品种,研究了华南5号(SC5)、华南7号(SC7)、华南8号(SC8)、华南9号(SC9)、华南10号(SC10)、ZM8229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过程中,SC5生长最快,其次为ZM8229,生长最慢的是SC9;参试木薯品种中以SC5块根产量最高,比SC205(CK)增产39.8%,接下依次为SC10、SC9、SC8和SC6,分别比CK增产31.3%、15.7%、12.6%和8.1%,ZM8229的产量最低,比CK减产0.8%。SC9淀粉含量最高,为28.9%,比CK高1.9个百分点;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是SC5。  相似文献   
98.
为探讨木薯渣(CR)不同补饲方式对本地黄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平均质量(113.5±7.1) kg的本地黄牛12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处理Ⅰ为仅喂粗饲料(75%稻草+25%苜蓿)但不补饲CR的对照组,处理Ⅱ、处理Ш与处理Ⅳ为在饲喂粗饲料基础上以不同方式按每千克代谢质量30 g给每头本地黄牛补给CR的试验组.处理Ⅱ在给牛只投给混合粗饲料前3 h一次性补饲CR,处理Ш在投给混合粗饲料后2 h一次性补饲CR,处理Ⅳ将处理Ш的CR分3次等量补饲.试验结果为:处理Ⅱ的平均日采食混合粗饲料(ADRI)以及平均日增重(ADG)与不补饲CR的处理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Ш的ADRI与ADG显著增加,料重比(ADMI/ADG)显著降低(P<0.05).处理Ⅳ的ADG较处理Ш组的又有显著增加(P<0.05),而ADMI/ADG降低.本研究表明,CR作为能量添补饲料,用于本地黄牛补饲时,可以通过改变补饲方式与增加饲喂次数,来调控 CR的瘤胃降解速率,使之同稻草与苜蓿混合粗饲料的相似,并使得能氮能够同步利用,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9.
 【目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麦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是反映小麦籽粒品质的重要性状,本试验研究拔节到成熟期遮荫对2个含相同HMW-GS亚基类型(7+8、2+12)小麦品种胚乳HMW-GS积累动态和GMP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和切胶比色的方法,对遮荫条件下小麦籽粒中HMW-GS亚基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遮荫使HMW-GS的起始形成时间提早,18%和25%重度遮荫处理缩短各亚基和总亚基快速积累期,并降低灌浆后期积累速度,成熟期单粒总HMW-GS积累量低于对照,但成熟期籽粒HMW-GS和GMP含量高于对照。轻度遮荫(10%)延长了籽粒HMW-GS快速积累期,亚基积累量和含量均高于对照。【结论】遮荫处理影响小麦籽粒HMW-GS积累,但其效应与遮荫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0.
体内法与体外法测定反刍动物日粮的甲烷产生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量的预测方法。[方法]利用体内法(SF6示踪技术)和体外发酵产气法(IVGPT),研究不同方法测定内蒙古白绒山羊日粮的甲烷产生量和消化率的差异。[结果]IVGPT测定5种日粮的甲烷产生量有低于比SF6示踪技术测定结果的趋势,除沙打旺日粮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IVGPT测定的日粮消化率均比SF6示踪技术的测定值高,除青贮玉米外差异均显著(P<0.05)。IVGPT法测定5种日粮的甲烷产量平均值为26.21 L/kg,SF6示踪技术测定的甲烷产量平均值为27.73 L/kg。IVGPT法与SF6示踪技术测定的甲烷产生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3。[结论]IVGPT测定的甲烷产生量与SF6示踪技术测定值非常接近,说明可用IVGPT法估测反刍动物采食不同种日粮的甲烷产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