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73篇
  6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986~1988年,选用陆地棉(Gossypium hisrsutum L.)农大7631、北农1号和中棉12号品种,在大田栽培和应用植物生长延缓剂 DPC(1.1-二甲基哌啶(钅翁)氯化物,编节安)调控条件下,分别于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 N 素追肥处理(每亩施纯氮6~7.5kg,其中2/3用作基肥,1/3用于追肥),进行了 DPC 系统化控与 N 素追肥时期相结合的复合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在 DPC 调控下,前二期、特别是蕾期施氮肥,较盛花期施用有较强的提高根系活力的作用,表现为根系伤流量增加,伤流液中的可溶性糖、还原糖、氨基酸和无机磷的总量提高,以及根系合成细胞分裂素能力增强。(2)DPC 调控早施氮肥可以协调棉株生育前期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在棉株发育的中后期,可以改善棉铃的时空分布,并对棉铃和纤维细胞的发育有促进作用。(3)三年试验选用三个品种,经历了不同气候条件,DPC 化控早施氮肥对产量均无不良影响,尤其是在棉花主要生育期间降雨多日照少的年份,化控早施氮肥对产量的形成和增加霜前花比率更为有利。这表明在 DPC 调控下将传统的重施花铃肥的时间提早到盛蕾期或初花期施用是有益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2.
应用^14C示踪活体动力学和离体测量方法,探讨小麦旗叶碳同化产物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运输分配情况和化学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旗叶同化物活跃输出时间为饲喂后1.5d内,^14C同化物输出百分率随饲喂后时间的变化动态,在灌浆前期可拟合为对数方程,而灌浆后期可拟合为直线方程。土壤欠水处理加快了灌浆后期同化物输出,影响同化物在植株各部位的分配比例,其中向根系的分配明显增加。系统化控缓和了欠水的影响,显著缩短了^14C同化物输出半时,促进了同化物输出。  相似文献   
123.
棉花化学催熟与脱叶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棉花化学催熟与脱叶的原理及当前催熟剂和脱叶剂的混用/复配现状,分析了化学催熟与脱叶对棉花产量、品质和种子质量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催熟剂和脱叶剂的使用技术,并对我国各棉区催熟及脱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4.
我国现代植棉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棉花集中成熟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成熟是棉花机械收获的基本要求,系指整株棉花的棉铃集中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成熟吐絮的现象,而集中成熟栽培则是指实现棉花优化成铃、集中吐絮的栽培管理技术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我国棉花集中成熟栽培的理论和技术业已形成,成为现代植棉理论与技术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棉花集中成熟的概念与内涵、关键栽培技术及其生理生态学机理进行了创新性总结。棉花集中成熟栽培要从播种开始,通过单粒精播技术实现一播全苗、壮苗,为集中成熟创造稳健的基础群体;在全苗壮苗基础上,以集中成熟为目标,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综合运用水、肥、药调控棉花个体和群体生长发育,构建集中结铃的株型和集中成熟的高效群体结构,实现优化成铃、集中吐絮。单粒精播能够创造适宜的顶土压力和出苗前的黑暗环境,诱导棉苗顶端弯钩形成和下胚轴增粗关键基因表达,促进弯钩形成、下胚轴稳健生长和顶土出苗;出苗后具有独立的生长空间,相互影响小,形成壮苗。密植与化控降低了叶枝叶的光合作用,诱导激素代谢关键基因表达,改变了内源激素含量和分布,抑制了叶枝和主茎顶端生长,实现了免整枝并促进了集中结铃;分区灌溉诱导叶片合成大量茉莉酸,其作为信号分子通过韧皮部运输到灌水区根系,促进水孔蛋白基因表达,提高了根系吸水能力和水分利用率;膜下分区滴灌、水肥协同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棉花光合产物向产品形成器官的分配比例和棉株化学脱叶率,促进了集中成熟和高效脱叶,在节水减肥的前提下,产量不减,机采籽棉含杂率显著降低。棉花集中成熟栽培理论与技术是新时代棉花栽培学研究的新成果,是现代棉业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展望未来,应在深入研究棉花集中成熟栽培生理生态学机制的基础上,选用更加配套的棉花新品种,创新关键栽培技术,研制新的配套物质装备,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高度融合。同时,还应加强农艺技术与现代智慧植棉技术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棉花集中成熟栽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轻简高效植棉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5.
豫北植棉区麦后直播短季棉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棉争地矛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植棉本身费时费工以及河南绝大部分耕地适宜种植小麦和玉米等因素导致当地植棉面积急剧下降[1-2]。小麦棉花两熟种植是应对棉花面积急剧下降的一种措施。小麦生育后期套种短季棉,可以增加短季棉生长季节、充分利用温度和光照资源,但不适应  相似文献   
126.
冠菌素诱导田间灌浆期冬小麦抗高温的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化学调控的方法,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冠菌素对缓解冬小麦灌浆期高温胁迫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条件下,于灌浆前期喷施0.1 μmol/L的冠菌素,可维持小麦旗叶较高的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片质膜的透性,从而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冠菌素处理还可增强小麦旗叶的光合能力,最终使千粒重提高了9.1%,每公顷理论产量提高了495.75 kg,显著降低了因高温胁迫造成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27.
乙烯利-甲哌 FDA4 复配剂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乙烯利-甲哌 FDA4 复配剂,能起到改善株型结构、促进同化物分配转运和提高产量的综合效果。具体表现为:1)增加气生根数和根系干重;2)缩短节间长度、增加茎粗,降低株高和穗位高,提高茎粗系数;3)促进灌浆初期同化物向根系分配、灌浆中期在地上部营养器官内积累、灌浆后期向产量器官转运,并有利于玉米提早成熟;4)提高双穗率、增加穗数,减少秃尖、增加行粒数,显著提高玉米单产。上述结果表明,乙烯利-甲哌 FDA4 复配剂能起到防止倒伏、提早成熟的作用,在夏玉米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8.
华杂棉H318F1是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几年的试验示范和大田生产实践表明,其结铃性强、结铃集中,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合华杂棉H318F1的生育特点,归纳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选择、播种育苗、平衡施肥、化学调控、防病治虫等主要技术环节,尤其是化学调控应该适当提早开始、并且适当加...  相似文献   
129.
缩节胺浸种提高棉花幼苗根系活力中的活性氧代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国欣棉3号为材料,研究200 mg L–1缩节胺(DPC)浸种12 h对棉花子叶苗根系活力的影响,并从活性氧(ROS)代谢的角度揭示相关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DPC浸种显著增强了棉花幼苗的根系活力,根尖部位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光密度为清水对照的1.3倍,TTC法测定的根系活力和呼吸速率分别较对照增加167%和90%,非损伤微测技术(NMT)测定的K+净内流速率 (距根尖300 μm处)较对照提高36%。吖啶橙染色结果显示,DPC处理根尖伸长区的凋亡细胞数目较对照减少。此外,DPC处理使根系的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氧化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显著高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则降低;H2O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较对照分别降低56%和65%,H2O2原位染色结果也显示其根尖部分的褐色较对照明显减弱。根系组织的ROS代谢得到改善可能是DPC浸种提高棉花幼苗根系活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0.
室内盆栽欣抗4,在棉花幼苗第3片真叶完全展平时(第4叶未展开)叶面喷施甲哌鎓(DPC),研究DPC对棉花幼苗叶片生长的控制与赤霉素(GA)合成早期关键酶柯巴基焦磷酸合酶(CPS)和内根-贝壳杉烯合酶(KS)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DPC处理显著减小棉花幼苗第3和第4叶的叶面积,第4叶叶面积受控制程度较第3叶大;80 mg L–1DPC处理的棉花幼苗第3和4叶中GA4含量分别于处理后4 d和4~6 d显著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80 mg L–1 DPC处理的棉花幼苗第3叶中GhCPS和GhKS表达在处理后1~4 d显著降低,而第4叶中GhCPS和GhKS的表达在处理后1~6 d显著降低。由此可见,DPC通过影响GhCPS和GhKS的表达,降低内源活性GA4的含量,控制棉花幼苗叶片生长,且较幼嫩叶片对DPC较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