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5篇
  6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乡土树种是当地优势树种,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文介绍了河北省乡土树种的自然分布现状、主要乡土树种培育、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2.
为制定防治策略奠定理论基础,经过四年多危害指标的研究,确定了落叶松毛虫对落叶松人工纯林为害量达到1/2时进行防治,每株平均虫口密度以林龄不同确定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53.
该文对枣粮间作地中枣树红蜘蛛──截形叶螨的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4个虫期在自然变温下的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卵的发育起点温度14.8±1.56℃,有效积温为39.3563日度;幼螨发育起点温度为11.5±2.73℃,有效积温为27.84日度;前若螨发育起点温度为11.0±2.089℃,有效积温为42.1347日度;后若螨发育起点温度为12.8±1.87℃,有效积温为37.1日度;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1.2±1.836℃,有效积温为116.2446日度。年发生13代。  相似文献   
54.
为了提高沙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该文提出了一种节水造林新技术-沙地林木超深栽造林技术。该技术通过采用林木深根苗(垂直根系长度超过60cm的苗木)或长茎苗(具有较长主茎的苗木),造林时直接将其根系栽植到保有较多水分的下层土壤,使苗木根系能直接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不仅能够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且苗木生长亦优于常规技术造林苗木。该文对该技术所采用苗木的快速培育、超深栽造林以及栽后管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推进林木超深栽造林技术在干旱半干旱沙地造林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枣红蜘蛛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研究了枣红蜘蛛——截形叶螨的田间调查技术,建立了以有虫叶率估计种群密度的简易估计模型,对该螨的发生期及发生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发生期、发生量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6.
为了探索林木深根苗快速培育方法,以樟子松、沙棘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壤基质配比、土壤水分、灌水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1-萘氨甲酰苯甲酸,简称NPA)对其根系垂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基质配比、土壤水分对樟子松、沙棘根系的垂直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纯沙丘沙,土壤密度1.3 g·m-3)相比,沙丘沙∶泥炭土=1∶2(体积比,土壤密度0.7g·m-3)处理的樟子松、沙棘根系垂直长度分别提高36.6%、27.1%;与水分胁迫处理相比,充足的土壤水分使樟子松、沙棘根系垂直长度分别提高22.0%、20.8%;灌水方式对樟子松苗木根系垂直生长影响显著,下部吸水方式比上部灌水方式提高24.6%,而灌水方式对沙棘根系垂直生长影响不显著;NPA对沙棘根系的垂直生长影响显著,与不施用NPA相比提高30.6%,而NPA对樟子松苗木根系垂直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7.
赤峰市罕山林区森林防火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述了赤峰市罕山林区森林防火的现状和所遇到的困难,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
随着近两年猪肉价格的连续高位运行,养猪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养猪业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新上了很多养猪户(场),一些以前没有养猪经验的人员也加入到养猪行列里来,这些新加入的养猪户在母猪难产的处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  相似文献   
59.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盐碱土的治理改良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且取得了丰硕成果.分析盐碱地治理改造的主要经验,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以灌排为主的水利工程措施,通过抽提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发展灌溉,淡水淋盐,大面积的盐碱土地得到改良治理.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林木超深栽在沙地造林中的可行性,为提高干旱半干旱沙地造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在对永定河下游沙地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进行监测的基础上,以白榆为造林树种,开展了深根苗与普通苗的不同栽植深度﹝1m(超深栽),0.6m(深栽),0.3m(常规)﹞的造林试验。[结果](1)沙地下层土壤的水分含量较高并相对保持稳定;(2)沙地林木超深栽显著提高了造林成活率40%以上(p0.01)。特别是使用林木深根苗进行超深栽时,即使在无灌水的条件下亦取得了很好的造林效果(成活率94%);(3)林木超深栽显著提高了苗木的高生长,但对胸径生长的促进作用仅在使用深根苗时观察到。[结论]超深栽技术适用于干旱半干旱沙地造林,建议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