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生物源农药对西葫芦瓜蚜的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选出低毒、高效、残效期长、对作物与天敌无害的杀虫剂药剂量,选择市场所售生物源杀虫剂对西葫芦瓜蚜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藜芦碱均达到了80%以上的防治效果,对西葫芦害虫的防治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通过饲喂含有L—刀豆氨酸的中国白菜叶片,L—刀豆氨酸对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影响表现为:直接杀死幼虫,幼虫体重减轻,幼虫生长发育延缓,蛹及成虫畸形。2龄幼虫对L—刀豆氨酸的反应程度取决于刀豆氨酸的浓度,至少在0.012—0.048mg/cm2范围L—刀豆氨酸与幼虫的反应呈正相关。L—刀豆氨酸对菜蛾幼虫有一定的拒食作用。本研究为探索防治害虫的新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探讨忻州市主要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工作措施,总结马铃薯、糜谷类、辣(甜)椒、叶菜类、茄果类、苹果、梨树、温室大棚、网室病虫绿色防控模式,实践证明,其绿色防控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54.
苹果园桃小食心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桃小食心虫是影响苹果产量和质量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在一些防治不适时或选用药剂种类不当的果园,虫果率一般达20%~45%,在一些多年不采取防治措施的果园,虫果率高达80%以上。有些果园为控制桃小食心虫为害,降低虫果率,采取树上多次喷洒化学农药的办法,虽挽回了经济损失,但  相似文献   
55.
试验表明,6 种增色剂在红富士苹果采收前喷两次,对苹果果实着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着色指数较对照提高37.1% ~41.4% ,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6.
脂肪组织分为两类,一类是白色脂肪组织,而另一类则是棕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BAT)呈棕色,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脂肪细胞内分散着大量小脂滴,线粒体大而丰富,细胞中央有圆形的核。棕色脂肪与白色脂肪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棕色脂肪对扩大动物生态位和增强动物适应外界环境突然改变的能力以及保障幼畜的成活具有重要作用。它还可为治疗人类肥胖以及调节畜禽动物肌内脂肪含量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棕色脂肪组织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发现过程、调控因素和应用等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对棕色脂肪在未来对人类健康以及动物在肉质和生长代谢方面的育种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7.
调查表明,隰县试区酥梨主要害虫有中国梨木虱、梨小食心虫、梨黄粉蚜等,观察了其发生规律与生物学特性,制定了其综合治理目标、原则与策略,进行了关键防治技术的开发、集成与应用,有效地控制了主要害虫的发生为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8.
以螟黄赤眼蜂为研究对象,明确保护释放过程中蜂卡质量对补给米蛾卵寄生和出蜂情况的影响,并探讨能否通过米蛾卵的补给来缩减保护释放的次数。结果表明:当蜂卡出蜂率较高时,释放器内对应补给米蛾卵卡的寄生卵数和出蜂卵数也相对较高,且出蜂率高于85%;两批次放蜂后,放蜂区和未放蜂区内米蛾卵卡的寄生卵数和出蜂卵数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表现为放蜂3次区最高,放蜂2次区次之,未放蜂区最低。研究发现,在中间寄主卵补给的保护释放策略中,蜂卡质量越优,羽化蜂在补给卵上储备的子代蜂基数就会越多,更有利于该技术的实施。中间寄主卵的补给可以给释放蜂种提供临时的寄生场所,但通过中间寄主卵的补给无法有效缩减释放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