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6篇
  51篇
综合类   20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51.
番茄耐弱光壮苗钙素配方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的耐弱光性,以自然光(CK,实测光通量密度为855.3~1033.6μmol·s-1·m-2)和50%遮光(CKz,422.2~524.6μmol·s-1·m-2)为对照,研究了50%遮光下全株喷施4种耐弱光壮苗钙素配方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与CKz相比,50%遮光下全株喷施4种耐弱光壮苗钙素配方均可抑制番茄植株徒长,显著提高番茄幼苗茎粗、全株干重和壮苗指数,增强SOD、CAT和POD等保护酶活性,促进光合作用,显著增加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其中配方4效果最好,其平均单果重和单株产量比CKz提高了34.2%和31.7%,可作为番茄育苗的耐弱光钙素壮苗配方。  相似文献   
52.
为防止设施番茄弱光生育障碍,提高弱光季节设施生产中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以钙素为主要元素研制出10种具有提高番茄耐弱光性的复合配方.在番茄植株第1花序的第1花开花后,经弱光(164.05~453.14 μmol·s“·m-2)下施用配方,以无遮光区植株和遮光区部分植株喷洒清水为对照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弱光胁迫下,10种钙素配方均具有显著抑制番茄植株徒长、降低植株高度、增加茎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增加番茄的产量、提高果实品质等作用.其中配方5、配方8和配方10在调控番茄耐弱光性方面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3.
外源钙施用时期对缓解盐胁迫番茄幼苗伤害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钙施用时期对提高番茄耐盐性的作用。【方法】以番茄辽园多丽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提前3d、同时、延后3d)营养液增施Ca2+(10mmol·L-1)对NaCl(100mmol·L-1)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外渗电导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Ca2+-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Ca2+对盐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结果】在各处理中,100mmol·L-1NaCl(T2)胁迫条件下,番茄幼苗的生长较对照(T1)显著受到抑制,上述相关生理代谢受到影响;提前3d(T5)营养液增施钙,在NaCl胁迫时停止增施钙,结果对缓解盐胁迫伤害无显著作用;在NaCl胁迫情况下同时增施10mmol·L-1CaCl2(T3),显著缓解了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伤害,但提前3d增施钙处理(T4),未能进一步显著增强这种缓解作用。【结论】盐胁迫同时增施外源Ca2+具有显著缓解NaCl盐胁迫对番茄幼苗伤害的作用,但盐胁迫之前增施外源Ca2+不具备这种作用,可见外源钙提高番茄耐盐性不是诱导效应,而主要是与Na+共存的离子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54.
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6℃夜间低温处理1、3、5、7d对番茄叶片中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经过夜间低温处理,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处理期间6:00时皆大于对照,11:00时则相反;处理和对照植株在6:00时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皆低于11:00时。番茄叶片中的淀粉含量在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皆较对照有所增加。夜间低温处理使番茄糖代谢酶活性发生了改变,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处理植株的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皆高于对照,而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皆低于对照;处理植株11:00时的所有酶活性皆高于6:00时,对照植株11:00时与6:00时相比转化酶活性降低,而合成酶活性升高。在夜间低温处理过程中处理植株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降低,叶片中11:00时蔗糖增加量小于对照,说明夜间低温处理降低了番茄叶片的蔗糖合成能力。[结论]为番茄设施高产栽培的环境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对天女木兰(M.sieboldiiK.Koch)种子进行变温层积处理,测定其在GA3处理诱导下种子内淀粉、糖含量以及糖代谢关键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GA3诱导下,淀粉作为一种暂时储存的物质不断地降解,层积结束后CK处理淀粉含量最少,降至0.43mg·g-1;层积前期(40d)与层积后期(120d)以积累蔗糖为主,以层积40d时CK处理蔗糖含量最大,其值高达2.3mg·g-1,同期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降低,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化酶(SPS)活性升高;层积中期(90d)果糖和葡糖糖含量随GA3浓度的增加有增强的趋势,以1500mg·L-1 GA3处理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最高,分别为0.33mg·g-1和0.38mg·g-1,此时AI和NI活性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6.
餐厨废弃物作堆肥对盆栽番茄产量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以常规量化肥(CF)、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了餐厨废弃物(FW)、鸡粪(CM)、猪粪(PM)、马粪(HM)、牛粪(BM)等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餐厨废弃物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的效果优于其他有机肥处理。餐厨废弃物、猪粪、牛粪、马粪、化肥、鸡粪、对照各处理番茄的产量分别为863.6 g.pot-1,825.0 g.pot-1,816.3 g.pot-1,766.9 g.pot-1,672.0 g.pot-1,659.1 g.pot-1,616.7 g.pot-1。番茄地上部分生物量变化次序为餐厨废弃物猪粪牛粪马粪鸡粪化肥对照。餐厨废弃物处理番茄Vc、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Vc含量分别比牛粪、猪粪、鸡粪、化肥、对照处理提高7.0%、10.0%、14.4%、14.8%和18.2%;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猪粪、鸡粪、化肥、对照处理提高9.7%、11.6%、19.3%和60.0%;餐厨废弃物处理番茄糖酸比为7.7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餐厨废弃物能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提高番茄产量与品质,在蔬菜生产中可以作堆肥替代部分化肥与其他动物性有机肥,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RNA干扰(RNAi)是近年来发现的由双链小RNA(siRNA)介导的以序列特异性方式诱导同源mRNA降解的新技术。由于其特异性和有效性,已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特异性基因阻断技术,在抗病毒研究中已取得很大成果。内源性RNAi机制在低等动物中的病毒免疫作用已经明确,但在高等动物病毒感染中的研究仍处于讨论阶段。因此,通过人工方法在高等动物体内建立有效的RNAi体系来抵抗病毒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之一。近来,将RNA干扰技术应用于许多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性研究均取得了显著的基因沉默效果,为高等动物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论文就RNAi的作用机制和其在动物病毒病治疗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苯甲酸和肉桂酸对番茄幼苗根部保护酶及膜质过氧化的影响.以珍珠岩作为基质,通过施加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和肉桂酸研究在番茄苗期,不同浓度自毒物质主要成分对其根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物质的作用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和肉桂酸都促进了MDA含量的增加,其中以10 mmol/L的苯甲酸在第20天时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和肉桂酸在处理后的第5天使SOD的活性显著升高,但是从第10天开始苯甲酸促进作用减弱,5 mmol/L和10 mmol/L的苯甲酸转为抑制作用,而肉桂酸则在第20天转为抑制作用;两种自毒物质使POD的活性在处理后的第5和第10天显著高于对照水平,并且低浓度促进作用明显大于高浓度,但是在第20天急剧下降;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和肉桂酸使CAT的活性在处理后的第10天达到最高,但是在第20天完全低于对照水平.可见,苯甲酸和肉桂酸的施用打破了番茄根部保护酶系统原有的平衡,造成了根系的膜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59.
辽沈Ⅰ型日光温室地温日变化规律及其谐波模拟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天气状况下辽沈Ⅰ型日光温室内无作物区和作物区地温的日变化规律及其模拟模型,采用HOBO传感器测定晴天和阴天两种天气状况下辽沈Ⅰ型日光温室内无作物区和种植番茄区不同深度地温日变化,并采用谐波法构建模拟模型,同时进行了拟合性验证。结果表明,晴天日光温室内地温存在水平分布差异,其中,在无作物条件下,日光温室南部地温最高,中部次之,北部地温最低;而在有作物条件下,日光温室北部地温最高,中部次之,南部地温最低;而且无作物区南部和中部的最高地温、最低地温和平均温度均高于作物区,而无作物区北部的最高地温、最低地温和平均温度则低于作物区。阴天日光温室地温的日变化幅度明显小于晴天。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温日变幅逐渐减小。日光温室内表层地温的这些日变化均可拟合为正弦函数,晴天无作物区和作物区的表层地温均可拟合为周期为π/72和π/36的2个谐波的正弦函数,阴天无作物区和作物区的表层地温可拟合为周期为π/72、π/36、π/24和5π/72的4个谐波的正弦函数,其模拟方程经实测值证实具有极显著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60.
以辽宁省北票市志忠甜瓜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的绩效与问题,指出采取出租方式进行土地流转是现阶段最适宜的流转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