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39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引种展示了219科1028属3 448种植物,其中包括42个中 国特有属、362个中国特有种及140种国家保护植物,初步查明有97.9%的植物种类能在世博 园保存,并报道了植物的引种技术。  相似文献   
32.
华夫人是昆明近郊的葡萄主栽品种之一 ,栽培历史近百年。该品种具有极抗病、落果轻、丰产及耐粗放管理等优点 ,但果粒小、味偏酸、鲜食口感较差。1994年秋天 ,我们在昆明呈贡一葡萄园中发现一株华夫人葡萄的果粒明显较其他植株大 ,经过多年的观察与对比试验 ,确定为优良芽变系 ,命名为华变。1 选育过程  1994年 8月在呈贡一葡萄园中发现大粒果芽变 ,1995年 5月取绿枝高接观察 ,1996年早春又从母株上取硬枝进行扦插育苗 ,并与原品种进行对比试验 ,2 0 0 1年 8月 14日取鲜果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 ,该芽变系变异…  相似文献   
33.
云南是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十分突出的省份,是一个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省份,是一个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省份,是一个农业生产水平低、科技含量低、比较效益低的省份,是受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多种制约的省份。结合云南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利用云南资源优势,发展云南特色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分析研究了加快云南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以及发展云南特色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4.
总结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提出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加快和促进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5.
新时期云南农业科技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思路的分析。针对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战略要求,提出了围绕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拓宽研究领域,构建具有云南优势和特色的服务于发展山区四季型农业和沿边外向型优势特色农业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按照“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健康类农产品生产核心心技术等3项先导技术,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实现组装配套和综合试验与示范,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做好科技前瞻性储备”3个层次来推进云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思路及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
强省之基在于县,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强则全省强。云南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85%的人口在农村,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60%的外汇收入和80%的轻工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加快发展云南省县域经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云南省县域经济基本状况云南省现有县区级行政单位  相似文献   
37.
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单项水质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水体呈弱酸性,重金属元素含量顺序为zn〉cu〉cr〉As〉Hg〉Cd。保护区水域的大部分水质指标基本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类水质标准,水质状况良好。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化学需氧量(C0Dcr)和汞(Hg)是影响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水体环境的主要因素,但均未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8.
添加生物质炭对壤土热性质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物质炭添加对一系列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显著影响,然而其对土壤热性质的影响机理仍不明确。本研究结合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控制实验揭示了生物质炭添加对壤质土热性质的影响机理。两年田间区组试验中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施用量设0 t hm~(-2)、25 t hm~(-2)和50 t hm~(-2)三个水平。使用热脉冲法分别在室内控制土壤含水量和田间自然条件下测定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和热扩散系数。同时测定了不同生物质炭处理下土壤容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孔隙分布以及作物生长季表层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添加会对土壤热性质产生显著影响,其主要途径为(1)通过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大孔隙,从而显著降低土壤导热率,对土壤热容量和热扩散系数也有降低效应,但受土壤含水量水平影响;(2)通过改变土壤水力学特性,增加土壤含水量,从而提高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和热扩散系数。田间状态下,生物质炭影响土壤热性质的两个途径同时存在而作用相反,综合效应表现为生物质炭添加小区的土壤体积热容量有增加趋势,且与生物质炭施用量有关;生物质炭添加会显著降低土壤导热率和热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39.
根据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在对本保护区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历史现状分析法和综合指标评分法对其生态系统本身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很好,应列入国家A级优先生态保护区域,加以特别保护。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0.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增加,人们对农田和农产品也投入了更大的关注。然而在工业制造业高速发展的现在,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重,污水、空气污染等都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降低,在受到污染的农田中耕种出来的农产品自然质量会有所下降,不符合现在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基于此,从农田污染现状与主要成因、农田污染对农产品造成的影响以及改善污染现状整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具体措施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