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59篇
  55篇
综合类   256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了新型复式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在不同水力负荷、季节、曝气方式等条件下经过小试试验,分析了该湿地对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在水力负荷184 mm·d-1条件下COD、NH3-N去除率最大分别可达87.2%、68.9%。冬季低温条件下对各类污染物去除率仍大于20%。正交试验分析得知,最佳运行条件是气温28.6℃、水力负荷0.184 m3·m-2·d-1、水力停留时间2.4 d。对比试验表明,采用预曝气方式对湿地净化效果明显优于厌氧处理。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耕地进行不同时间和深度的深松,研究其对玉米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深松能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使其提早成熟,增加0~10cm土层及玉米生育中后期20~25cm土层含水量,建议推广秋季深松,深度40c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的氮肥运筹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农艺性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5(基追比3∶7的优化氮磷钾肥)处理拥有最高的理论产量、冬小麦产量和生物量;从氮素收支平衡分析,T5处理的氮素收支差最小,氮素过量引起的环境风险最低;另外,T5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以及氮肥生理利用率等指标均为最高。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从冬小麦农艺性状、产量、氮素淋溶风险以及氮的利用效率等角度考虑,T5处理是最佳施肥处理,"轻基重追"应该是冬小麦施肥的正确策略。  相似文献   
34.
为阐明葡萄NF-Y核因子的理化性质、进化关系和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本研究从葡萄全基因组中鉴定出24个VvNF-Y核因子家族成员。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编码的氨基酸数目为132~345 aa, pI为4.62~9.83,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亚细胞定位发现葡萄NF-Y基因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进化树可分为3个亚族;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葡萄NF-Y基因家族具有大量核心元件,如光响应元件和响应多种激素和环境信号的元件,且多序列比对分析表明VvNF-Y的3个亚族均含有保守区;此外,选择性压力分析表明8对基因对的Ka/Ks均小于0.5,在进化过程中受到纯化选择作用;qRT-PCR结果表明在500μmol·L~(-1) ABA、10%PEG和200 mmol·L~(-1)NaCl处理时,VvNF-YA2、VvNF-YB3、VvNF-YB4和VvNF-YC3的表达量显著上升,且在10%PEG条件下,VvNF-YA1的表达量也显著上升,其余NF-Y核因子家族成员在受到ABA、NaCl和PEG处理时表达量下降。试验结果表明葡萄NF-Y核因子在参与葡萄不同的非生物胁迫时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为葡萄抗逆性研究提供了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35.
新疆高产棉田喷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气候特点和棉花生长发育规律, 研究了棉花高产优质喷灌技术, 提出了棉花生育期喷灌控制参数是: 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 55% 左右, 在现蕾、开花期应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 65% 。当低于该项参数时即应喷灌。棉花生育期喷灌定额为 4200~4800m 3·hm - 2。  相似文献   
36.
在大田环境下,以5个抗寒性不同的葡萄品种为试材,利用抗寒性评价模型对5个品种进行抗寒性排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期枝条韧皮部可溶性糖及内源激素的含量.研究抗寒性与不同时期枝条韧皮部可溶性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5个葡萄品种抗寒性依次为'左山1号'>'101-14'>'3309C'>'SO4'>'黑...  相似文献   
37.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植被变化的特征与归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被覆盖是旱区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表征和直接反馈。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加剧的背景下,亟需明确植被覆盖的变化状况和归因,但当前研究缺乏对各驱动因子贡献率的量化。为此,选取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1982—2015年NDVI和气候数据,在分析植被时空变化格局的基础上,量化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1982—2015年,流域年均NDVI值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4年间NDVI呈显著上升趋势(+0.60%/10 a),但存在年际变异;1995年发生突变,1982—1995年NDVI显著上升(+1.50%/10 a),而1996—2015年显著下降(-0.40%/10 a)。较1982—1995年,1996—2015年的植被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对植被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2%和48%。采取的贡献率量化方法有效地甄别了不同因子对植被变化的影响,量化的结果表明玛纳斯河亟需采取措施进行植被管理以提升其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38.
39.
研究从我国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出发,通过对江川农场十五作业站无人机作业的走访调查,指出了植保无人机在应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0.
李彦 《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39-240
介绍了刺山柑的适生条件,并分析了我国西部干旱区的气候,经过对比筛选出刺山柑在我国西部干旱区域的引种适生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