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
以东农253为试验材料,在玉米6叶期喷施吨田宝(DTB)、DCPTA和ETH复配剂(KP)两种化控剂,对照为清水。结果表明,DTB和KP均可提高春玉米根系伤流量,特别是生育后期的流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2.34%和129.78%;提高了伤流液中矿质元素的流量,氨基酸的总流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特别是丝氨酸的流量。内源激素IAA、CTK和ABA流量在各时期均有增加;GA流量在乳熟期得到显著提高,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初期均低于对照,之后得到显著提高。对内源激素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改变了激素间的平衡水平;提高了行粒数和百粒重,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89%和21.06%。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根系伤流量及其组分与产量密切相关,表明化控剂具有调控根系伤流量、矿质元素和内源激素流量的作用,对促进地上部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华池县科学养羊,测定了该县不同区域、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和舍饲下的绒山羊毛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并对其日粮现状、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华池县土壤中Cu、Fe、Zn、Mn、Se 5种元素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Fe、Mn、Co、Ni、Cr元素丰盈,可满足动物生长需要.Cu、Zn、Se、I不足,Cd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建议山羊日粮中苜蓿(最大量)占50%~60%,玉米青贮或玉米秸秆20%~30%,玉米、麸皮等能量饲料18%~20%,CaHPO4 1.5%,并适量补充Cu、Zn、Se、I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语言判断矩阵的元素与优先权重的含参数的逻辑关系,并对参数的选取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算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沼肥与钾肥配施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保护酶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沼肥与钾肥配施在东北春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玉米郑单958(紧凑型)和丰禾1号(平展型)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A1(单施沼肥)、A2(沼肥与钾肥配施)和A3(单施钾肥)3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于玉米三叶期后0、8、16和24 d取叶片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并于三叶期后0、10、20和30 d取土样测定土壤酶活性.[结果]在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两供试玉米品种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生长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各处理提升叶片SOD和POD活性的效果表现为A2>A3>A1>CK.随着玉米幼苗的生长,两供试玉米品种各处理的叶片MDA含量逐渐增加,但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整体上可降低叶片MDA含量,且均以A2处理的MDA含量最低.同时,随着施肥时间的推移,玉米根际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均逐渐增加,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提升效果表现为A2>A3>A1>CK.[结论]适当施用肥料有利于提高东北春玉米幼苗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及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其中以沼肥与钾肥配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在非目的品种核桃大树上利用方块形芽接方法,探求与核桃树地径相适应的预留橛数和嫁接芽数,以期为核桃生产中的大树芽接技术提供操作依据。在相同肥力地块选择相同地径水平的核桃树作 为砧木,设置单因素4 处理试验。第1 年短截骨干枝,第2 年在新生嫩枝上采用方块形芽接技术嫁接目的品种芽块。接后从第2 年开始,连续3 年调查核桃树冠直径恢复情况、主干感染腐烂病的情况及单位面积产量。最终总结出合理的留橛数和嫁接芽数。调查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预留橛数越多,嫁接芽数越多,树冠恢复就越快,主干感病越轻,产量恢复也越快。对于地径在20~25 cm内的核桃大树应预留16 个树橛,嫁接40 个芽为宜。试验探求了一套成活率高,树冠及产量恢复较快,且树干不易感病的核桃大树芽接技术,为核桃生产中的大树芽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超级稻干物质积累及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对黑龙江省3个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龙稻5号和龙粳14号及其相应对照品种进行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生育期超级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普通对照品种,其中,分蘖盛期高14.2%~34.0%,拔节孕穗期高16.8%~37.9%,齐穗期高20.2%~35.6%,成熟期高15.1%~18.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生育期的总干物重与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5*~0.97**),孕穗期叶片、茎鞘干物重及总干物重与穗粒数和结实率两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r=0.76*~0.82*)。  相似文献   
17.
利用鲜苹果渣生产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不同比例的苹果渣作平菇培养料,平菇生物产出率分别为71%,77.2%,107.3%,136.9%.试验表明苹果渣平菇生物产出率为71%~78%,苹果渣作平菇培养料效果比不上棉籽皮,用苹果渣替代棉籽皮培养料中麸皮或玉米面等糖类是可行的,且可节省用粮、降低平菇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盐碱胁迫下施加生物炭和减少氮肥用量对甜菜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甜菜抗盐碱栽培及其生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桶栽试验,共设7个处理,其中3个正常施肥处理(各施纯N 180 kg/hm2),分别为黑钙土处理(CK)、盐碱胁迫处理(ALK)及盐碱胁迫下施加3%生物炭处理(N180);4个盐碱胁迫下施加3%生物炭并减少氮肥用量处理,施肥量分别为162 kg/hm2 (N162)、144 kg/hm2 (N144)、126 kg/hm2 (N126)、108 kg/hm2 (N108),在甜菜6叶期开始取样,随后每隔20 d取样1次,共取样5次,分析盐碱胁迫下施加生物炭与减少氮肥用量对甜菜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干物质量的影响。【结果】盐碱胁迫处理显著抑制了甜菜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累积,施加3%生物炭能显著缓解盐碱胁迫对甜菜的影响。N162处理甜菜叶绿素含量较ALK处理高36.9%,N180处理甜菜RuBP羧化酶活性较ALK处理提高16.6%。盐碱胁迫下施加生物炭处理中,甜菜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系统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 (Fv/Fm)、光系统Ⅱ实际光能转换效率(Y(Ⅱ))、光系统Ⅱ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L)、叶片干质量均以N180处理下最大,且随氮肥施用量的减少逐渐减低,但N162处理甜菜的RuBP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Fv/FmY(Ⅱ)与N180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结合试验结果和生产成本认为,在盐碱胁迫条件下施加3%生物炭和162 kg/hm2氮肥能有效提高甜菜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鲜苹果渣青贮与饲喂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苹果渣含水70%~80%,pH3~4。由于鲜渣含水高,酸度大,适口性差,又易酸败,鲜渣作家畜饲料利用难度很大。目前多数果汁厂家作为垃圾处理,费用较高,且造成环境污染。为此,笔者将鲜苹果进行青贮处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青贮技术介绍如下。 1 苹果渣青贮窖壕 鲜果渣青贮窖壕修建要求同其它青贮窖壕相同,不同的是由于鲜果渣含水量比其它青贮料要高,因此窖、壕底部须留较深的凹面,以便果渣水分蓄积。 2 苹果渣青贮技术要点 制作果渣青贮饲料是一项短时间内的突击性工作,要求运输、装填、压实、密封连续进行,各环节的工作要点如下: 2.1 鲜渣与运输 由于鲜苹果渣内残留一定量的糖,在高水分状态下易氧化,造成营养损失,同时易被细菌污染影响青贮质量,所以要随榨随运,及时贮存。2.2 装填压实 对窖、壕青贮要随装随踩,每装30cm左右时踩实一次,尤其是边缘部分踩得越实越好,最好一次装满,如不能一次装满,则须在装填面上用塑料薄膜覆盖,次日再装,应尽量缩短装填时间,减少自然发酵氧化的产生。 2.3 密封 当原料填到超过窖口60cm时,即可加盖封顶,先铺塑料薄膜,再加土拍实封严,覆土厚度30~40cm,做成圆锥形,有利于排水。同时经常检查,防止漏气、漏水。 3 开窖时间及质量判定 苹果渣残留一定的糖,容易青贮。一般30d后就可开窖,若暂不用时,可贮存一年或较长时间。开窖后对青贮质量可作以下判别。  相似文献   
20.
亚麻茎上纤维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明  李彩凤 《中国麻作》1999,21(2):24-26
不同基因型亚麻不同茎段出麻率及纤维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均呈抛物线状,可用Y=A+BX-CX^2表示。高纤亚麻品种不同茎段的出经与纤维含量的均高于低纤品种,其抛物线方程常数项A和一次项系数B均高于低纤品种。茎中下部的纤维贡献超过60%,表明亚麻茎中下部的纤维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