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2009年定远县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新红  龚德荣 《农技服务》2009,26(12):60-61
介绍了2009年定远县玉米螟的发生概况,总结了该虫的为害症状、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2.
利用人工水质染毒的方法,采用组织切片、透射电镜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技术,观察小鼠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及DNA损伤状况,从形态学角度研究不同剂量铬对小鼠雌性生殖细胞凋亡及DNA损伤的影响,目的在于探讨三价铬的繁殖毒性.实验设置对照组及3个处理实验组,分别饮用添加0.24、0.48和0.72 mmol·L-1三氯化铬的纯净水,对照组小鼠饮用纯净水,30d后取材观察.结果表明:除实验一组外,各实验组中小鼠卵母细胞处于凋亡时期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时期的卵母细胞超微结构呈现出线粒体空泡、核膜内陷、染色质周缘化及核固缩等现象.高剂量处理(0.72 mmol·L-1)组彗星比率为21.35%、尾部DNA含量为17.53%、Olive尾矩(OTM)为3.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头部DNA含量(82.47%)显著低于对照组(94.15%XP相似文献   
33.
油菜菌核病的病情调查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新红  丁勇 《农技服务》2010,27(6):725-725,752
介绍了油菜菌核病的病情调查方法、侵染循环及发生因素,并总结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及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4.
综合性大学农科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解剖学是农科院校畜牧学及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公认具有知识点杂乱、枯燥乏味以及难于理解掌握等特点。在综合性大学农科教学改革进程中,如何探索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构建与通识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适应农科专业发展要求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综合性大学农科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期推动农科动物解剖学课程的深度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5.
钙离子对猪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及活力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主要探究钙离子(Ca2+)对猪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及活力的作用。利用计算机辅助精子活力分析仪(CASA)检测、蛋白免疫印迹测定不同Ca2+浓度对精子活力指标及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对精子样品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分布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当Ca2+浓度≤1.0mmol/L时,精子活力和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增高;然而,当Ca2+浓度≥3.0mmol/L时,则明显抑制精子活力和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尤其分子量约为27和34kDa的高丰度蛋白磷酸化程度明显降低(P0.05)。高浓度Ca2+(4.0mmol/L)明显抑制鞭毛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因此,细胞外钙离子对猪精子活力和蛋白磷酸化起到重要调节作用,低浓度Ca2+促进精子活力及蛋白酪氨酸磷酸化,高浓度Ca2+(≥3.0mmol/L)抑制精子活力及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本研究初步明确了Ca2+浓度对猪精子蛋白磷酸化及精子活力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精子获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李新红  李步社 《猪业科学》2017,(10):110-112
伴随猪联合育种的开展及人工输精技术的推广运用,猪精液低温保存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精液低温保存是通过降低或抑制精子新陈代谢、维持精子质膜及顶体结构完整性,延长精子体外存活时间。主要包括:液氮超低温(-196?℃)冷冻保存、4~5?℃低温"冷休克"保存以及15~17?℃鲜精体外保存。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低温保护剂和技术方法的筛选与优化,对猪精液低温保存进行了深入探索。近年来,有关猪精液低温保存过程中抑制猪精子低温损伤、延长精子的存活寿命及提高精子的受精能力等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文就近年来不同保存技术、保护剂及未来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简要概述,旨在为开展相关研究以及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