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19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于GIS的湖南省植烟土壤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湖南省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生态环境及植烟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采用组件式GIS二次开发方式,在VB环境下集成MapObjects控件,设计开发了湖南省植烟土壤信息系统.系统提供对湖南省植烟土壤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查询统计等功能,可为湖南省植烟土壤的适宜性评价、湖南省烟草种植区划及烟草行业的生产应用等提供及时、准确、全而的土壤信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2.
延边林区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林区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本文主要对延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变化、延边林业资源优势及政策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延边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从而为实现延边州林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3.
稻草及其循环利用后的有机废弃物还田效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稻草及其循环利用后的有机废弃物还田对稻田土壤肥力、生态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稻草等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无肥(O)和纯施化肥(CK)为对照,设置稻草、菌渣、牛粪、沼渣与减量化肥配施处理(NPK+S、NPK+FD、NPK+CD和NPK+BD),研究4种有机废弃物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CH4和N2O排放、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4种有机废弃物还田均可一定程度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及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水平;有机废弃物与减量化肥配施处理与CK处理相比,早稻略有减产,晚稻略有增产且实际收入也有所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而产投比却明显高于CK处理;有机废弃物还田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增大稻田CH4排放,其中NPK+S处理增幅最大,NPK+FD、NPK+BD处理较小,但均能显著降低N2O的排放;有机废弃物还田可以减少10%—20%氮、磷、钾化肥用量,同时处理有机废弃物6250—22500kg·hm-2,节约能源的同时又减小了环境污染威胁。【结论】兼顾生产、经济、生态环境等效益,建议在南方双季稻种植区采用稻草循环利用后的菌渣、沼渣与化肥减量配施还田。  相似文献   
124.
湖南省耕地土壤的酸化问题及其改良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酸化已经成为制约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比湖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和近年(2006~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壤资料及7个县(市、区)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湖南耕地土壤的酸化现状、成因及其带来的影响,调查发现湖南省耕地土壤酸化明显,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基于此,从耕地质量的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出了改良酸化土壤的对策,建议结合改良技术与管理措施,因地制宜地治理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125.
长沙市郊不同种植年限菜地土壤磷状况及淋失风险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提出长沙市郊蔬菜土壤磷淋失临界值,对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淋失风险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选择长沙市郊3种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测试方法分析菜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磷素淋失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Olsen-P与CaCl2-P和土壤溶液中磷浓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并且随着Olsen-P浓度的增加,CaCl2-P和土壤溶液中磷也随之增加并存在一个明显的突变点。通过分析Olsen-P含量与CaCl2-P含量和土壤溶液中磷含量之间的关系,确定80mg·kg-1为长沙市郊菜地土壤磷淋失的临界值。利用GIS和指示克立格法得到长沙市郊蔬菜土壤超过临界值的磷淋失概率并划分为4个淋失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超过30年的老蔬菜基地(陈家渡)和15年左右种植年限的蔬菜基地(黄兴镇)均存在高强度磷淋失风险,磷淋失风险系数分别为3和2.93。1-2年新开辟蔬菜基地(宁乡)磷淋失风险最低,淋失风险系数为0.06,基本不存在磷淋失的风险。结论长沙市郊菜地土壤磷淋失风险严重,种植年限越长,淋失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26.
为探索治理式休耕对镉污染稻田的治理效果,在湖南“长株潭”镉污染稻田区域设置29个监测点,探讨对照(正常耕种)、一般休耕和治理式休耕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状况、总镉及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理式休耕较不休耕对照土壤有效镉含量显著降低了20.60%,而不休耕对照和一般休耕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治理式休耕较不休耕对照土壤pH值显著提高了0.31个单位,并显著提高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15.34%和14.46%;治理式休耕还分别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有效硫和有效硅含量15.45%、15.28%和10.4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治理式休耕可以有效治理酸性稻田镉污染,并能显著改善土壤酸化,调节土壤肥力,达到改土培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7.
为提高籽粒苋对农田土壤重金属富集的提取效率,基于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了谷氨酸二乙酸四钠([N, N]-bis glutamic acid, GLDA)和次氮基三乙酸(nitrilotriacetic acid, NTA)及其组合(GLDA-NTA)对籽粒苋修复轻中度镉(Cd)污染农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GLDA、NTA及GLDA-NTA处理对籽粒苋地上部生物量、Cd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地上部Cd提取量及根际土Cd形态分布等影响不一。与不施螯合剂相比,施用螯合剂处理籽粒苋地上部生物量均无显著变化;3种螯合剂处理对籽粒苋Cd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及地上部Cd提取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GLDA-NTA处理效果最为明显,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及地上部Cd提取量显著提高40.83%、15.00%及179.67%。此外,施用GLDA、NTA及GLDA-NTA处理对根际土Cd形态分布影响程度不一,其中以GLDA-NTA处理最为明显,水溶态、酸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占比变化率分别为3.28%、22.09%、-26.28%、-1.33%及2.24%。因此,复合螯合剂联合籽粒苋植物修复可高效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