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对阿坝州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现状、成效和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针对退耕还林及其后续工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阿坝州地区退耕还林后续工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62.
【目的】系统地揭示油麦吊云杉天然种群种实表型性状间的变异差异性,为油麦吊云杉的种质资源收集、遗传保育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4个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种群13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种群间和种群内表型多样性以及表型性状间变异的相关性。【结果】①通过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表明,在种群间,种实性状的平均变异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神木垒(20.02%)正干沟(19.20%)油房沟(19.16%)大川(13.70%),神木垒种群变异程度最大,正干沟和油房沟种群间差异性较小,大川种群变异程度最小。种群内,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针叶(19.50%)球果(15.86%)种鳞(15.26%)种翅(13.60%),针叶性状变异最明显,球果和种鳞的变异较小,种翅性状变异程度最小。②从相关性分析中表明,种实表型性状种鳞长、种翅宽、球果宽三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种群内变异起重要作用;其中,种群内多样性变化程度高于种群间,是主要变异。③根据聚类分析,4个种群的13个表型性状可分为3类,第一类为油房沟与神木垒,种群的球果质量较大,针叶饱满厚实,均值较高,种鳞、种翅呈短窄型;第二类为大川,球果呈狭长扁短型,种鳞、种翅较大、针叶呈短窄型;第三类为正干沟,种鳞、种翅变化不稳定,球果质量最小,且分布海拔为最高。【结论】油麦吊云杉种实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63.
小麦赤霉病在河南唐河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并对当地常规防治药剂产生了抗性。为了筛选出防治该病效果较好的替代药剂,以常规药剂多菌灵单剂为对照,选择了4种新型复配制剂对当地小麦赤霉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发现,在两次施药后,30%戊唑醇·福美双悬浮剂90 mL/667m^2、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50 mL/667m^2、20%氰烯菌酯·己唑醇悬浮剂100 mL/667m^2、45%戊唑醇·咪鲜胺可湿性粉剂35 g/667m^2 4个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均在7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其中,以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处理的防效最高,达80.2%;4个复配剂处理区的小麦较清水对照区增产率也均在30%以上,增产效果也明显优于多菌灵。  相似文献   
64.
桢楠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4年生桢楠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在0.5 g·cm-3以上,60 ~80 a间达到最大值0.54 g·cm-3.40年生的桢楠木材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端面硬度属中等;随着树木年龄增加,顺纹抗压强度、冲击韧性、抗劈力、顺纹抗剪强度、端面硬度随着树木年龄增大而增加;在80年生时木材冲击韧性属高等,端面硬度很硬.如果兼顾其它指标,在桢楠栽培经营中,木材利用成熟期初步确定60 ~80 a.  相似文献   
65.
粗枝云杉纸浆材种源林分区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粗枝云杉天然分布区的地理、气象因子统计分析 ,证明年降雨量以及降雨月份分布不是影响粗枝云杉生长的主要因子。不同的种源林分间总年平均径生长量、前 30年年平均径生长量、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长 /宽比值差异显著。经过综合分析 ,在四川省将粗枝云杉纸浆材种源林分划分为 4个种源区  相似文献   
66.
以佯黄竹(学名待定)、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和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4个竹种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研究了丛生竹发笋成竹期内不同组织(部位)的5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总体上,激素含量的高低顺序均为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油菜素内酯(BR),但活性高低可能正好相反;2)从组织(部位)上的分配看,IAA、CTK、BR三种激素在笋体或幼竹上、中、下部含量基本相当(除佯黄竹外,1a生竹叶片中的CTK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组织),而ABA中部≥下部上部,GA中部上部下部;3)五种激素表现出较强的协同作用,且与组织生长分化的活跃度相关,其中,IAA、ABA和GA在笋-竹发育过程中大体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CTK和BR则呈"先高后低"或"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4)丛生竹内源激素随其发育阶段的变化可能是细胞分裂、节间生长和抽枝展叶的迫切程度决定的,其中,ABA可能与对水分的需求程度及立地水分条件有关,而GA控制笋-幼竹高生长的专一性较其他激素强。研究可为丛生竹林生长与产出的激素调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7.
无性系指一株树木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培育出来的所有植株总称。无性系林业包括了无性系选育和无性系繁殖,并大规模地采用无性系苗造林。无性系林遵循了有性育种、无性利用的策略,保持了母本优良遗传品质,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林相整齐、便于管理等特点,是获得最大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手段。同时还具有遗传改良快、选育周期短、能加快良种化进程等优点,是林业发展的总趋势。2002年我省农业育种攻关项目“三板材”新品种引进和选育子专题开始了四川桉树无性系林业试验研究,经过选优、幼化、引进等工作程序,建立了16个无性系的采穗圃和多个无性系…  相似文献   
68.
巨桉人工实生林胸径平均相差16.32 cm,最大可达26.7 cm,标准差变异幅度为2.5~6.1,平均为3.6,表明巨桉实生林林分胸径自然变异幅度较大。在四川巨桉4~10 a生的人工林内,采用小标准地法,初步选择巨桉优良单株26株,其胸径是林分平均胸径的128%~192%,平均为153.2%。  相似文献   
69.
不同筋力类型小麦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的品质性状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河南省不同地区(郑州、原阳、洛阳、信阳)选取不同类型的土壤(旱地、稻茬)、上种植的6个不同筋力类型小麦品种,测定分析其11个品质性状,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其中变异较大的是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弱化度,其次是沉降值。小麦品质性状受不同土壤类型的影响较大,在不同土壤类型旱地(两合土、粘土、砂壤土、壤土)和稻茬土上表现为:随着土壤粘度的增加,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增加,随着土壤质地由砂→砂壤→壤土其含量增加。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弱筋型品种适宜在稻茬或多雨地区种植,而强、中筋类型在旱地种植品质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70.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提高动物采食量及日增重、改善胴体品质、增强机体免疫、抗氧化以及缓解应激等生理功能。本文主要综述γ-氨基丁酸在畜牧生产中的生物学功能,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