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酰基辅酶A: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acyl-coA: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是催化甘油三酯合成最后一步反应的关键酶,包括DGAT1和DGAT2两种;阐明其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对于找到控制中外猪种脂肪沉积能力差异的基因十分必要.本研究分别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分别对莱芜猪和杜洛克3日龄仔猪和成年猪背膘组织中DGAT1和DGAT2 mRNA表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莱芜猪和杜洛克成年猪DGAT1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3日龄仔猪,分别为5.0倍和2.7倍;成年猪DGAT2 mRNA表达量高于3日龄仔猪,分别为27.6倍(P<0.01)和4.8倍(P<0.05).两品种成年猪和3日龄仔猪DGAT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均高于DGAT1.品种间同一发育时期比较,杜洛克3日龄仔猪背膘组织中DGAT2基因的表达量高于莱芜猪,但成年莱芜猪背膘组织中DGAT2基因的表达量高于杜洛克,差异均不显著(P>0.05).提示DGAT2基因可能与中外猪品种脂肪沉积能力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3.
李标 《广西蚕业》1999,36(3):31-33
本阐述了广西蚕种行业的现状和特点,认为生产蚕种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在鼓励蚕种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同时,更强调实施政策保护,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4.
为了筛选贵州省马铃薯疮痂病抗性品种,从黄平和长顺地区采集马铃薯疮痂病病薯,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2株疮痂病原菌HP 2-1菌株和GS 8-4菌株,采用小薯片法进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用于侵染龙薯4号、大西洋、青薯9号和黔芋8号等23个马铃薯品种(系),并分析其发病率。结果表明,对HP 2-1菌株最敏感的品种是延薯4号、09306-82、春薯6号、丽薯6号、费乌瑞它、大西洋和Q 8,发病率均为100%,侵染后小薯片严重变黑坏死,抗HP 2-1菌株的品种是12-1、青薯9号和黔芋8号,发病率分别为57.14%、61.90%和66.67%。对GS 8-4菌株最敏感的品种是东农310、春薯6号和丽薯6号,发病率均为100%,抗GS 8-4菌株的品种为09306-82、费乌瑞它和闽薯1号,发病率分别为38.10%、42.86%和47.62%。  相似文献   
25.
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高海拔地区马铃薯会-2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伟  李标  邓宽平  雷尊国 《农技服务》2011,28(11):1554-1555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马铃薯品种会-2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对会-2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密度,其次是施肥;较高密度和较高的施氮量有利于产量的形成,以种植密度6万株/hm2,每公顷施用农家肥2.25万kg,尿素(N 46%)300 kg,普钙(P2O512%)600 kg和硫酸钾(K2O 50%)450 kg以上,就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6.
以武定狮山为样点,对红托鹅膏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红托鹅膏以聚群生长为主,其子实体分化发育的周期为12 d,从扁球期至成熟期为7 d左右。  相似文献   
27.
广西已经成为我国蚕桑产业实现"东桑西移"战略转移的主要承接区域,因此有条件依托具有区域和规模优势的蚕桑产业实施精准扶贫。在对广西贫困地区利用蚕桑产业扶贫的发展运行机制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对广西主要贫困地区共30个贫困县以发展蚕桑产业扶贫的意愿进行量化测度及影响机制分析。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桑蚕产业扶贫的意愿仍然不是十分强烈,发展蚕桑产业的意愿在不同贫困县之间的差异显著,并且在蚕桑产业的规模层次差异明显、技术水平落后、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短等基础条件下,规模化生产潜力、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组织化程度、内生发展需求4个主要因素分别对发展蚕桑产业扶贫存在着负向、负向、正向、正向的显著性影响。据此从扶贫政策传导机制创新、产业发展路径突破、内生需求与外生拉动、产业发展共时性实践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广西贫困地区通过发展蚕桑产业精准扶贫的愿景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8.
<正>结构调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条主线。水果作为一种大宗副食品,市场化程度高,需求弹性大,结构调整尤为重要。近年来,广西这个水果大省在农业部和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坚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  相似文献   
29.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3种栽培模式对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等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垄双行种植模式有利于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提高,为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0.
1广西荔枝龙眼分布 广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北回归线以南1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属南亚热带区域,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8%,占全国热区面积近1/4。热区年均气温20~22℃,有效积温7000~8000℃,降雨量1100~2800毫米,是荔枝、龙眼、香蕉、芒果等南亚热带水果最佳宜植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